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戎梅  王永中 《金融评论》2015,(2):84-99,126
基于主权债务可持续性内涵的分析,本文对主权债务可持续性的理论评估与经验检验领域的文献作了全面梳理和深入探讨。已有文献对主权债务可持续性的理论评估大致遵循三条思路:一是债务比率法,要求债务比率不会随着时间发散;二是现值预算约束法,要求政府当前和未来支出的现值不超过当前和未来收入的现值;三是债务阈值法,要求债务负担不超出适度规模或政府耐受水平。经验检验大都沿用两种传统方法:一是依据累积债务和财政赤字(或盈余)的平稳性检验来判断债务可持续性;二是依据政府财政收支的协整关系来判断债务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
<正>希腊债务危机的救助方案似乎并不被看好。债务显然已经成为欧元区继金融危机之后的又一个噩梦……希腊债务危机开启了欧元区继金融危机之后的又一个噩梦。货币政策缺位环境下对财政刺激的过度依赖是这次欧元区债务问题的根本原因。金融危机背景下各国为保护实体经济而激增的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使问题浮出水面。使用衍生品交易掩盖债务问题的希腊被曝光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大、范围广、边界模糊,且许多相关数据并未公开,估算难度大。近年来,隐性债务规模越来越大,仅仅依靠显性负债率不能有效地显示出重庆市地方政府负债的水平。想要准确估计出重庆市地方政府负债水平,需要计算出隐性债务的规模,再计算出综合负债率。通过总结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类型,评估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规模,进而计算重庆市地方政府的综合负债率,可以直观地反映重庆市债务的水平。利用基于非线性财政反应函数的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模型,得出重庆市综合负债率上限即“警戒线”,然后用当前综合负债率与综合负债率上限作比较,能够看出重庆市的综合负债率是否已经超过了警戒线,或者接近警戒线,如果超过或者接近警戒线,那么即面临债务风险,旨在通过测算重庆市目前的综合负债率上限来分析重庆市债务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4.
由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债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在阐述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及结构的基础上,提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一个具有内生增长机制的三部门世代交叠模型,讨论了政府举债为公共投资进行融资时经济的长期均衡;同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考察了我国的均衡政府债务规模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特定条件下,经济系统存在一个正的均衡政府债务-产出比重,该债务比重水平明显受到公共投资—产出比重、公共投资的债务融资比重、民间资本产出弹性等参数的影响。但是,均衡政府债务比重并不是无限上升的,当上述参数超过特定临界值时,经济系统无法达到均衡,政府债务-产出之比将持续上升,财政将不可持续。另外,当民间资本产出弹性较低时,较高的均衡政府债务比重可能导致经济运行动态无效率。数值模拟结果还显示,基于不同的假设情形,我国的均衡政府债务-产出比重均在不同程度上高于当前实际的政府债务规模,这为我国在未来期间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均面临公共债务规模过大的问题,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缺乏合理的财政预算理念。文章以美国为典型考察对象,对财政预算理念的四次变迁进行了归纳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美国各届政府在相应预算理念指导下的财政政策施行及财政收支情况。文章进而指出,自20世纪大萧条以来,尽管美国政府财政政策理念不断转变,但财政赤字问题始终没能得到有效解决,这造成美国公共债务余额不断增长。因此,面对当前日益严重的公共债务问题,文章提出了一个重构财政预算理念的框架。  相似文献   

7.
王凡一 《经济纵横》2021,(10):85-92
地方政府通过发债可弥补财政赤字,保障收支平衡,帮助经营性融资项目和资本性融资项目在短期内获取大量资金,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但随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债务风险也会不断累积.由于邻近省份的经济增长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地方政府性债务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和集聚效应.我国应推行差别化的地方债务政策,严格地方债务限额管理,依托资金调拨弱化省域间债务风险传染,加强关联省份债务信息披露,以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相似文献   

8.
随着欧洲主权国家的债务危机发生,引起各国对政府债务问题的高度重视和警惕.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面临着负债规模大、透明度低、管理机制薄弱,如果不能及时控制风险,风险将会从地方转移到中央,威胁国家经济安全.因此我们应该按照完善财政体制-加快政府会计改革-完善相关法律来防范地方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9.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急剧扩大,财政支出的压力增加,给我国财政带来积大风险,从而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协调发展,对此,我们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压缩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减轻财政负担,降低财政风险,为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从2009年开始,为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中央投入了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一时间各地方政府纷纷匹配投入巨额资金,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直线上升,为今后地方经济发展埋下隐患.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规范地方融资方式势在必行.本文针对当前地方政府债务举借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权债务危机经历了由新兴经济体向发达经济体的迈进,其影响程度越来越大,影响范围也由最初的区域性扩展到现在的全球性。对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这两类样本的主权债务危机成因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债务负担率对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主权债务危机都存在显著影响;通货膨胀和国际储备对新兴经济体主权债务危机有显著影响,而对发达经济体的影响不显著;人口老龄化和政府财政赤字对发达经济体的影响显著,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不显著;滞后一期的GDP增长率对发达经济体的主权债务危机有影响,对新兴经济体影响不显著。最后,本文针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提出一些防止债务危机发生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影响因素及化解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断蔓延的欧洲债务危机,加重了各界对国家主权债务问题的担忧.而近期中国各级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同样引人关注.尽管我国法律法规对地方政府举债限制比较严格,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合理.事实上,地方政府通过公开或隐蔽渠道,直接或间接地举借了大量债务.现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在某些局部已经显现,潜在的风险也不可忽视.本文在分析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后,提出了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中国加快经济建设步伐,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球性经济危机,国家的政府性支出大幅增加,部分地方政府自身财力无法维持其支出。于是地方政府大量举债,使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不断增加,并在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中出现了大量问题。分析了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最后试着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希望对完善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严士通 《时代经贸》2007,5(12):25-26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目前正处于失控边缘,规模呈加速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健康发展,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要做到标本兼治,必须从理顺体制入手,深化改革,建立良性发展机制,同时加强债务管理,规范举债和偿债行为,有效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促进地方政府债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严士通 《时代经贸》2007,5(12X):25-26,28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目前正处于失控边缘,规模呈加速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健康发展,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要做到标本兼治,必须从理顺体制入手,深化改革,建立良性发展机制,同时加强债务管理,规范举债和偿债行为,有效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促进地方政府债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探讨了主要经济体以及全世界的长期财政前景。文章认为,如果当前的税率或政府的退休和卫生保健惠民工程没有发生变化,未来25年政府债务规模将在大多数发达经济体和许多新兴经济体中增长到危险和不可持续的水平。虽然对于主要的经济体来说,在经济增长不出现任何大的、出乎意料的负面震荡的情况下,危险区很可能还比较远,大约会发生在今后10~25年时间内,但如果允许政府债务继续增长,利率最终将上升,从而挤出生产性投资,降低经济增长率。严重的经济下滑有可能迅速推动政府债务水平上升到危险区间,并极大地增加爆发危机的可能性。因此,政策制定者现在就应该开始计划进程,将政府债务调整到可持续的轨道。当前计划中的预算削减应该延迟到2013~2015年执行,额外的预算削减措施也应该从2016年开始实行。此外,应该立刻在控制退休和医疗成本方面达成一致,认真解决这个威胁到增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从全球主权债务危机看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金融危机后,各国主权债务问题浮出水面。从冰岛债务危机到迪拜债务危机,再到欧元区债务危机,欧美发达经济体的债务风险凸现。虽然中国政府的债务还处于安全界限之内,但地方政府债务膨胀到令人担忧的地步,如何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了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地方政府职能的视角衡量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并从研究政府职能的相关理论入手,分析了我国目前政府行使职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合理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考虑金融发展水平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影响的基础上,构建了以金融发展水平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门槛面板模型。实证研究发现,金融发展水平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存在“门槛效应”,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门槛值也较高;金融发展水平中等的地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门槛值相对较低;而一旦地方政府规模超过最高“门槛值”,地方政府较难通过金融市场来缓解债务压力。因此,长期来看,地方政府应将债务控制在一定适度范围内,并加强债务风险管控能力。  相似文献   

20.
基于可流动性资产负债表的我国政府债务风险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沈沛龙  樊欢 《经济研究》2012,(2):93-105
政府资产是政府债务顺利偿还的基础,当政府资产低于其负债时,政府债务将面临一定风险,因此基于政府资产负债的视角,本文结合中国实际首先编制了一个简化的政府"可流动性资产"负债表,然后,分析了1998—2008年我国政府仅考虑直接债务时的政府债务风险,并且对2009—2010年的政府债务风险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2003—2006年因外汇储备急剧增长使我国政府债务风险总体较小且比较稳定,但因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政府债务风险在此期间前后的两次金融危机中都比较大,金融危机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显著。研究还表明,积极的财政政策对短期降低政府债务风险具有明显效果,且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具有相似性,即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几年内政府债务风险会因积极的财政政策而经历"大—小—大"的变化过程。最后,通过引入政府或有债务,分析了具有或有债务时的政府债务风险。本文认为,只要我国政府的或有债务规模不超过24万亿元人民币,则我国的政府债务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