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介视点     
银行收紧房贷 在房贷收紧趋势已成定局的情况下,暂停房地产个人贷款、延长放款期限,收紧开发贷等行为,似乎已成为各家银行机构的“规定动作”。  相似文献   

2.
正房地产金融环境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自年初始,多家中国股份制银行出台措施收紧房地产开发贷款和按揭贷款的发放,显示房地产行业的变局在融资一端已露端倪。两会期间,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撰文指出,平台融资和房贷是今年首要的两个风险,尤其是房贷,要高度关注重点区域和重点企业,继续强化"名单制"管理,严防单体风险传染和扩大。业内人士认为,部分银行退出三四线城市房地产融资业务的力  相似文献   

3.
在经历了近一年的沉寂后,各大商业银行再次向房地产企业频频抛出“橄榄枝”、 无论是中信银行REITs“微观”实验、夹层融资,还是建设银行的“个人房贷证券化”、农业银行的“接力房贷”,抑或中国银行的“直客式房贷”、招商银行的“个人循环授信业务”、深发展银行的“双周供贷款”……个中无不渗透出一个信号:房地产信贷再次成为各大商业银行争抢的肥肉。 各大银行的垂青能否令笼罩在地产商头上的黯淡色彩逐渐消退?地产“钱途”会否柳暗花明? 《房地产导刊》近日联手中信银行,并邀请了银行界、地产界重量级人物,从不同角度,详细剖解各大银行在房地产开发贷款、房屋按揭贷款、融资平台等方面的多元化创新之举,破解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单一之困局。 在实务操作者与专家的谈锋中,不难发现,银行高高筑起的融资门槛正在悄悄下降,而“嫌贫爱富”的银行将更钟情于优质资信企业,那些发展能力强、开发业绩好、有一定品牌优势、经营规范、信用良好的房地产企业更将“钱景”辉煌!  相似文献   

4.
新政以来,政府重拳出击楼市,楼市下行趋势渐渐显山露水,而以房地产贷款为主要业务的银行放贷风险也随之升高。由于近年来我国的房贷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扩张,至今还没有经过一个完整的楼市波动周期的考验,因:此,增强对房贷风险的判断和防控被提上银行的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产市场》2007,(6):109-109
在部分城市房价高企之时,银行对房贷业务的风险警惕程度正日益提高。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在日前召开的上海市金融形势分析会上明确提出,要“密切关注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和房地产价格走势,加强房地产企业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的资金流向监控”。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产市场》2006,(8):32-34
银行银监会双重监控不良房贷近期,来自银行方面的数据显示,商业房贷不良贷款有悄然增加态势。主管部门负责人最新的发言显示,房地产开发贷款将受到更为严格的监控,而住房贷款依然在鼓励范围之中。上海银监局7月20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上海商业房贷不良贷款增加了1.1亿元,房贷整体质量呈下降趋势。在整体贷款质量提升的同时,房地产贷款却呈现出完全相反的走向。截至6月末,中资商业银行个人住房不良贷款余额16.6亿元,比年初增加1.1亿元,不良贷款率0.67%,比年初增加0.09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在上海银监局发布相关…  相似文献   

7.
事件     
《东南置业》2010,(7):15-15
房贷压力测试启动 银行预设房价极端跌幅60% 监管机构日前向北京、上海、深圳、重庆、南京、杭州、广州七城市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下发通知,新一轮房地产贷款压力测试已经启动。  相似文献   

8.
《东南置业》2007,(9):40-40
杨少锋给我们列出了这样一组数据:截止到今年6月30日,银行的开发贷款加上居民的房贷余额共4.3万亿。根据《央行2006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发布的数据,去年同期,上述数据是3.4万亿。也就是说,这一年时间,银行往房地产投入了9000亿的资金。再加上公积金贷款等金融手段,银行投入到房地产的资金高达1万亿。其中4000亿贷给开发商,6000亿贷给购房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3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次日起,取消商业银行对于个人住房贷款的利率优惠,根据最新的房贷利率,个人房贷年利率最低将提高0.2个百分点。同时,对于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的城市或地区,个人房贷的最低首期,将由目前的两成提高到三成,具体调整方式将由各个城市的银行自己决定。  相似文献   

10.
央行的房贷加息最大的受益者恐怕就是商业银行了,由于房地产贷款大多有房地产资产作为抵押,而且迄今为止房地产信贷的违约率非常低,因此商业银行大都把房地产信贷视为优良的贷款品种,并且都在不遗余力地扩大房地产信贷业务。  相似文献   

11.
最近,关于深圳出现"断供"危机、银行不良房贷过千亿元的传闻炒得沸沸扬扬,引起了各界的高度关注.为此,深圳银监局专门召开了深圳市房地产贷款情况新闻通气会,表示深圳银行业个人房贷业务目前还处在正常状态,风险可以控制.……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一段时间,有媒体报道:部分城市二、三套房贷有松动迹象。继上海、南京等地的银行放松第三套房贷后,深圳、北京部分银行也已悄然放松二、三套房贷款。更有媒体披露,上海、昆明的部分银行甚至从未执行过第三套房贷的禁令,只要首付不低于5成,第三套房贷即可放行。  相似文献   

13.
房地产:整体性降温 房地产景气正在出现缓慢调整。住宅新开工面积增速持续慢于施工面积,显示房地产投资意愿正在下降;住宅投资增长慢于整体房地产投资增长,显示住宅投资有整体性降温趋势;商品房销售额大幅“放量”;房地产银行融资比重下降,表明金融机构对房贷趋于谨慎。  相似文献   

14.
进入2006年,在住房贷款门槛渐次提高的同时,为了争取市场份额,住房按揭贷款市场上也先后出现了不同银行推出的众多房贷新产品。 了解这些新的房贷金融产品的特性与贷款要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选择和确定适合自己的住房按揭贷款方案和理财规划。  相似文献   

15.
地产时讯     
《东南置业》2010,(1):120-121
美国商业房贷仍有风险 被视为本轮金融危机“发源地”的美国房地产市场正在酝酿新的风险。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至少有两个领域可能威胁到美国楼市甚至整体经济的复苏,一是优质房贷,另一个则是商业不动产贷款。专家认为,一旦这两枚“定时炸弹”被引爆,将给美国金融市场和经济带来新一轮打击,但引发“二次衰退”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16.
面对房贷断供的业主,银行不应该一刀切地为了回笼现金将住房拍卖。国家发改委特邀研究员、深圳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国世平教授建议对于那些无力支付月供款而被迫断供的购房者,银行不妨采取包括减少每月偿还额,延长贷款偿还期,或者暂停偿还贷款几个月等措施,采取比较弹性的做法,共渡楼市下跌面临的难关。”国世平教授透露,国务院调研小组赴深圳专程调研深圳房地产市场对于银行风险之时,其应约参加了调研小组的座谈会,目前正为之写一份报告,内容就涉及上述所言。  相似文献   

17.
正减少房贷可以降低银行与房地产市场的风险传导,可以逼出民间真金白银的存量资金进入市场。但市场投资者是精明的,如果银行贷款资金不进入房地产市场,贷款成本节节上升,民间的真金白银也就放慢了进入市场的脚步。幸运的是,中国房地产市场杠杆率不算高,不会出现美国式因房地产而引发的次贷危机式崩盘。  相似文献   

18.
梦贷法则     
最近有一个有趣的发现:那些成功还掉房贷的人,职业素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目标感更强,自律能力和持续行动的意识也显著提高。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能力拜银行所赐。由于贷款银行提供的强约束,令贷款者在贷款期限内聚焦于一个目标持续行动.直至摘下房奴的帽子翻身得解放。那么,如果借用“房贷”机制——向梦想负债——是不是可以有效提高梦想实现率呢?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简称为“房贷新政策”)对商业银行发放的房地产开发贷款、土地储备贷款、个人住房贷款、个人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等七大方面作了进一步规范,提出了更为明确和严格的贷款条件。综合来看,央行“房贷新政策”的出台,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一是从2001年底以来,在经济学界、房地产界以及政府决策部门开始关注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的问题;二是2002年底,央行对各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业务进行了大检查,结果不容乐观。因此,央行“房贷新政策”的推出,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着明确的制度背景…  相似文献   

20.
《山东企业管理》2011,(9):76-76
从建行开始,多家银行开始上调首套房贷,将首套房贷上浮5%到10%。这是压在房地产市场的又一根稻草。当然,绝不会是最后一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