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企业存货清查是通过对存货实物查对并与账面资料比较,确定各项存货的实存数与账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企业进行存货清查盘点,应当编制“存货盘存报告单”,并将其作为存货清查的原始凭证,待查明损溢原因后进行处理。具体账务处理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经过存货盘存记录的实存数与账存数核对,编制“存货盘存报告单”。若账存数小于实存数,为存货的盘盈,借记“原材料”账户,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反之,若账存数大于实存数,为存货的盘亏,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贷记“原材料”账户。第二步:根据“存货盘存报告单”所列金额,查明…  相似文献   

2.
企业存货清查是通过对存货进行实物清点并与各存货明细账上所记录的结存数进行核对,确定各项存货的实存数与账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企业进行存货清查盘点,应当编制"存货盘存报告单",并将其作为存货清查的原始凭证,等查明损溢原因后进行处理.具体账务处理分两步进行.  相似文献   

3.
四、存货的审计(一)存货审计的内容及要点1.存货期末结存数量的审计。为了验证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表上所反映的存货是否确实存在,除了将记录存货的总账与明细账进行核对达到账账相符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存货的实际结存数量进行盘点,并对存货质量进行鉴定,这是存货审计的一项重要审计步骤。盘点前,审计人员应协助被审计单位制定存货盘点计划,确定盘点人员、盘点日期和盘点方法,并对盘点过程中需要用的各种度量工具进行检验。盘点开始后,审计人员应对整个盘点工作进行观察和监督,必要时可亲自参加盘点工作,以确定盘点结果的真…  相似文献   

4.
日常财务审计中,发现有不少单位由于会计核算不规范,在对存货进行清查时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存货盘盈、盘亏无论属于何种原因都记入“其他收入”或“其他支出”,造成企业财务状况不能得到真实反映。存货清查通常采用实地盘点的方法,即通过盘点确定各种存货的实际库存数,并与账面结存数相核对。盘点结果如与账面记录不符,应于期末前查明原因,并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股东会或董事会)批准后,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盘盈的存货,应冲减当期的管理费用;盘亏的存货,在减去过失人或保险公司的赔款和残值后,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属于非常损失…  相似文献   

5.
乡镇企业改组为股份合作制时,必然要对企业原有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在清查中发现财产盘盈盘亏等情况时,必须按规定上报批准后,才能处理,因此财产清查结果的帐务处理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在审批前,应根据有关“帐存实存对比表”等原始凭证中列明的财产盘盈、盘亏和毁损的数字,编制记帐凭证,并据以过人有关帐簿,使各项财产的帐存数与实存数相一致。 第二,经审批后,应根据产生差异的原因和批复意见,编制记帐凭证,并据  相似文献   

6.
目前,一些地方在清产核资过程中,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出现了很多账实不符情况,笔者就当前账实不符的"三资"如何进行账务处理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村集体资金的账务处理村集体的货币资金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在村级财务实行乡镇经管站委托代理制度的县区称"代管资金",实际是乡管村用)。在清查货币资金时,要把截至清查盘点日所有的收入开支全部下账后,方可清查。清查核实后的平衡关系式是:现金实存金额  相似文献   

7.
正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往来款项等财产物资进行盘点或核对,确定其实存数,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会计专门方法。其意义在于保证账实相符,提高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切实保障各项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8.
在合作社的日常经营管理中,由于自然损耗、计量误差、管理不善甚至记错账务等原因,容易造成账实不符。而在日常的财务管理过程中,我们却往往重视账务资产的核算,忽视合作社物资的账实是否相符。为加强合作社物资管理,应组织合作社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存货进行清查盘点,一旦发现有盘盈、盘亏情况,在查明原因后,应及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相似文献   

9.
《农村财务会计》2005,(4):33-37
第七节财产清查一、财产清查概述(一)财产清查的意义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往来款项的盘点或核对,确定其实存数,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加强财产清查工作,对于加强企业管理、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二)财产清查的种类1.按  相似文献   

10.
村集体经济组织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物资、现金的实地盘点和对银行存款、往来款项的核对,确定其实存数,查明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和往来款项的实存数与其账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村集体经济组织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物资、现金的实地盘点和对银行存款、往来款项的核对,确定其实存数,查明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和往来款项的实存数与其账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明确规定:村集体经济组织要及时、准确地核算现金收入、支出和结存,做到账款相符。要组织专人定期或不定期清点核对现金…….  相似文献   

12.
确定存货的实物数量有两种方法:—种是实地盘存制;另—种是永继盘存制。 实地盘存制(又称定期盘存制),指会计期末通过对全部存货进行实地盘点,以确定期末各种存货的结存数量,然后分别乘以各种存货的盘存单价,计算出期未存货的总金额,记入各有关存货账户,倒轧本期已销或已耗用存货的成本。采用这种方法,平时对有关存货账户只记借方,不记贷方,每一期末,通过实地盘存点数,确定存货数量,据以计算期未存货成本。 永继盘存制(又称账面盘存制),指对存货项目设置经常性的库存记录,即分别品名、规格设置存货明细账户,逐笔或逐日登记收入、发出的存货,并随时记入结存数。通过会计账簿资料可以完整地反映存货收入和发出情况。在没有发生丢失和被盗的情况下,存货账面数量应与实际库存数量相符。采用这一方法,并不排除对存货的实物盘点。为了核对存货账面记录,加强对存货的管理,每年至少应对存货进行一次全面盘点,具体盘点次数视企业内部控制要  相似文献   

13.
二、固定资产的审计(一)固定资产审计的内容及要点1.审查固定资产账面余额的真实性、正确性。一是账账核对。审计人员应将固定资产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明细分类账与保管卡相核对,看其是否账账相符。如果不符,应进一步审查原始凭证,并询问有关当事人,弄清账账不符的原因。二是实地盘点。盘点工作由审计人员、被审计单位财务人员和负责保管、使用固定资产的人员等共同进行,清点结果应计入“固定资产盘点表”,由参加盘点的人员共同签字。通过固定资产盘点结果与账面固定资产相核对,即可确定固定资产的实有数。对于盘点过程中发现…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外部审计、财务检查,还是内部日常财务管理,现金检查是一项基本环节,盘点库存现金是证实资产负债表所列现金是否真实相符的一项重要程序,是审查现金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技术方法。它通过对出纳员所保管的现金进行实地清查,以确定其实有数,并将其实有数与账面数进行核对,从而确定账实是否相符,有无挪用、短款等问题。盘点库存现金的时间应视被检查单位的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一些村合作经济组织不太重视村集体固定资产的管理,因而带来了新的问题:账面资产数与实际资产数不相符,有账无物或有物无账的现象较多;管护责任不落实,保管不善;固定资产的添置和报废,不能按财务制度的规定执行,缺少管理和监督;转让或租赁的固定资产,其转让金或租金不能收足等。应切实采取措施,加强村集体固定资产的管理。核清固定资产总量,做到账物相符。村合作经济组织要按照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清查,做到账物相符。发挥固定资产的作用,实现资产增值。固定资产的发包和出租,都要签订合同,确定合  相似文献   

16.
稳健性原则体现于会计核算的全过程。主要包括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仅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1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及期末计价。《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各种存货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记账。”存货的发出可采用后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是以后进的存货先发出为假定前提,对发出存货按最近收进的单位成本进行计价的方法,在物价持续上涨时期,本期发出的存货按照最近收货的单位成本计算,使当期成本升高,利润降低,可以减少通货膨胀给企业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可使销货成本更接近于现行成本,使成本与收入的配比更有…  相似文献   

17.
在通常情况下,为了保证产品生产或商品流转的正常需要,企业必须保持一定数量的存货,因此存货类账户的账面余额应当为蓝字(表示“收入”大于“发出”),即使存货全部销售或耗用,存货的余额也应该为零。如果存货类账户出现赤字余额(表示“发出”大于“收入”)就是一种非正常现象。但检查中经常发现一些企业存货类账户频繁出现赤字余额,表现为:有的数量和金额同时赤字,有的数量为蓝字而金额是赤字,有的数量为赤字而金额是蓝字。一、存货赤字余额产生的主要原因1.存货已经销售,但由于赊账购入货款尚未支付,或者货款已经支付没有及时办理入账手续,…  相似文献   

18.
<正>近些年来,大部分村都能较好地落实固定资产定期或不定期盘点清查制度,达到了账账、账实相符的规定要求。但仍有少数村在其操作中,存在程序简单化、办法不民主、账务处理不规范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和集体资产的安全性,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笔者根据现行财会制度的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就集体资产有关盘点清查程序及结果处理作一简述,供各位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村与村合并中,对资产的盘查、清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处理得不好,将直接导致村级资产的流失,使部分资产处于闲置和半报废状态。因此,要对合并村资产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以期最大限度地盘清资产,盘活资产,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要依据合并村的账册登记,盘点清查村级资产。对村级资产账户中反映的现金、银行存款、应收款、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等,进行逐一核对。根据现金账余额,及时盘点现金库存,发现短少,要求有关当事人及时补齐。杜绝白条抵库现象;银行存款余额要同单位的银行对账单余额相符,发现不符,要及时核对,看是否存在未达账…  相似文献   

20.
错款,是指当日终了或经过一段时期,库存现金的实存数和账存数的差额。倘若现金实存数多于账上结存数,就叫“长款”;反之,则称“短款”。长、短款多是由于出纳人员工作疏忽造成的差错,其危害不小,故应及时查清原因,正确处理。失款,是指办完收付款后,发现现金实存数少于现金账存数的差额。失款一般属于人为损失或自然损失的款项。出纳人员一旦在工作中发生错款或失款,不论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