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空经济是依托机场优势而建立起来的。在整个临空经济区的打造当中,四川双流县因其拥有双流国际机场而蓬勃发展起来,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纵观国际、国内大型枢纽机场的临空经济区建设,双流临空经济区还远远不足。临空服务业发展的滞后限制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临空经济区的提升,因此,打造高品质的临空服务业是临空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作为航空经济在机场周边的空间投影,临空经济是航空经济最突出的表现形式,其发展的科学性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科学性的判断通过效率评价进行研究,多基于投入产出数据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进行的。本文在临空经济区经济效率定义的基础上,通过对临空经济区进行系统结构分析,得出了临空经济区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即包括机场因素、腹地资源因素、结构因素三个方面。通过建立由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18个三级指标构成的临空经济区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在全国范围内选取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天津五个具有代表性的临空经济区作为样本,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临空经济区经济效率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可行、有效,并根据评价结果为我国临空经济区经济效率的提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郑州临空经济区是我国经济战略布局重要环节,现阶段发展势头良好,得到中央与地方政府政策扶持,拥有地处中原的区位优势,但同时面临激烈的区域竞争、省内资源与环境负荷大、科教文卫事业欠发达等诸多挑战。省政府明确将郑州临空经济区功能定位为:“国际物流中心”、带动相关行业发展与升级、内陆开放门户、区域经济引擎,笔者认为首先建设国际航空货运中心,集中精力发展信息产业,寻找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陈宇  杨征 《生产力研究》2013,(12):103-106
文章从分析临空经济区现状与存在问题入手,在把握大都市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律和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根据建设世界城市国际门户的目标要求,提出首都临空经济区发展的四大对策措施:构建创新发展平台,增强城市国际机能,培育特色临空产业集群,建设总部型高科技园区。  相似文献   

5.
试论昆明临空经济区的产业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机场的作用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机场不再仅仅是客流和货运的基础设施,往往因为机场的综合带动性而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为此,从实际出发,昆明新机场建设要深入分析昆明发展临空经济的要素条件,并进行科学的产业选择,积极进行昆明发展临空经济的产业布局。  相似文献   

6.
在阐述临空经济区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以广州市花都区新白云国际机场为例,阐述广州新白.-X-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模式和规划,从产业、生态环境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分析临空经济区对整个大区域的辐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从国际经验看,全球经济控制中心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依托于大型枢纽机场。从世界级城市的发展经验看,伦敦、东京、纽约、香港、新加坡等城市都是从依托海港“大进大出”,发展到依靠机场“快进快出”,在航运和贸易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上升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商务中心。本文分析北京临空经济区的建设,对胶州临空经济的定位、发展提出了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选取11个反映服务业竞争力的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和GIS技术,利用PASW.Statistics.v18软件对海西经济区20个地级市2008年的服务业竞争力水平的空间特征作出综合评价。海西经济区服务业竞争力高的地区主要集中于沿海地区。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差距大。厦门地区和福州地区是沿海服务业竞争力的两大高值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服务业发展内部结构优化水平及城市化水平等是驱动海西经济区各地区服务业竞争力的空间特征形成的主要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子通过影响产业结构状况,引导不同的区域政策,影响各地区的服务业竞争力。服务业内部结构状况通过各服务行业产生不同的附加值,影响服务业竞争力的空间特征。城市化水平因子通过城市建成区面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以及城市吸引创意阶层介入的能力,影响海西经济区内服务业的空间特征。  相似文献   

9.
概括临空经济区发展研究的现状,选取反映武汉临空港(东西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13项各类经济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力图解释该区域在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论表明,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总量因子、产业增长因子和建设增长因子对区域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一结论有助于该区域在武汉临空经济区建设大框架下制定产业发展战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发展临空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空产业集群是指航空运输相关产业或依赖于航空运输的产业在临空经济辐射区域内形成的产业集群。临空产业集群是临空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的表现,其形成和发展过程具有一般企业所不具备的动力机制。临空工业自身的特点决定其需要通过产业集群获得竞争优势,这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因;航空物流枢纽的货物集散功能增强了临空企业的集聚节约增量;而机场与产业集群的良性互动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积极推动是临空产业集群形成的外部动力。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间的互动关系已逐渐成为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威斯康星思想"出发,探索高校核心竞争力评价要素,得出了核心竞争力是高校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战略,是学校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并就广西高职院校与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互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广西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服务北部湾经济区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企业是推动和发展经济的主力,企业要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所具有的开发独特产品、独特技术以及独特营销的能力。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是一个过程,是把企业的许多创新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发展战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提高核心竟争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一、信息技术对现代企业发展和经营的影响1.表现在对企业人才素质的要求上。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一方面,企业要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技能和劳动素质;另一方面,企业要增加对劳动者的岗位培训成木和继续教育成本。因此企业在招收员二…  相似文献   

13.
供应链核心企业的经营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处供应链的整体效益,因此,构建基于供应链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提高其效益的有效途径.文章在研究基于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征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该核心竞争力的四类形成要素和三阶段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4.
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高级形式。根据核心产品的世界制造份额及企业的核心资源存 量,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和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临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空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已经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和实业界的普遍关注。文章在对临空经济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北京市建设临空经济的经验与不足,以期为国内其他地区发展临空经济提供决策借鉴。  相似文献   

16.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保持企业处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一个发展成功的企业必定有其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发展模式。本文主要论述企业核心竞争力特点、构成要素,并浅谈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截至2013年6月,我国已提出58个临空经济区的规划与设想,但整体而言我国临空经济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外临空经济的发展可追溯到1959年爱尔兰的香农国际航空港自由贸易区,至今已有54年的发展历程。国外临空经济发展的做法对我国有一定启示,即基于全球视野,进行顶层设计;完善软硬环境,形成系统服务;优选临空产业,促进产业集聚;创新发展模式,打造航空都市。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六大经济区竞争力与发展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研究中国六大综合经济区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数学模型对六大经济区竞争力进行测定评价.六大经济区的综合竞争力从强到弱排名为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中原经济区、海西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和江苏沿海地区;人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子从强到弱排名为珠三角、长三角、海西、江苏沿海、成渝、中原经济区;六大经济区经济规模因子从强到弱排名为长三角、中原、成渝、珠三角、海西、江苏沿海地区.深圳、上海、广州排城市竞争力前三,资阳、阜阳、亳州排后三名,总体上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竞争力强,中西部地区城市竞争力较弱.文章最后根据概况和竞争力提出各经济区的发展定位.  相似文献   

19.
临空经济演进的动力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动力机制是驱动临空经济演进的力量结构体系及其运行规则,基础性动力、内生性动力和外源性动力是推动临空经济演进的三种动力,然后依据三种动力在不同阶段的作用差异性所产生的演化路径.提出了"基于时间成本的区位选择机制"是机场极化空间阶段的形成机制,临空产业综合体空间的演进机制是"基于专业化分工的临空产业链群的网络协同机制"和"基于机场竞争优势获取的资源要素需求机制",知识创新空间阶段的演进机制是"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临空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地方政府纷纷培育临空经济作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本文在对国外研究方法进行扩展的基础上,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和相关公司报表及调查问卷教据分析临空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并以首都机场临空经济为倒,分析其对北京市产出和就业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2006年首都机场临空经济贡献了北京市GDP的8.6%,并影响到80万个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