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实际利率决定理论中,大多以货币、实体经济因素来解释实际利率的变动,没有考虑到股市波动对实际利率的影响。本文认为,在股市波动较小时,利率和股市波动之间符合传统的反向变动关系假设,而在股市波动较大时,股市的强波动可能通过以下两个渠道使二者关系变为正向变动关系:股市的强波动性对货币供求产生影响的直接渠道,通过收益率差异而导致其与实体经济互动的间接渠道。使用我国2002年~2007年的月度数据实证表明:1.股市波动较大时,实际利率与股市波动正相关,较小时负相关;2.实际利率的83%变动可以由其自身历史数据、货币因素和股市波动来解释,货币供给、股市波动能够对实际利率产生显著持久的影响;3.股市波动既与实体经济相背离,又无法通过货币供给因素、利率因素解释,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00年1月1日—2008年7月31日期间的股票市场数据、债券市场数据和货币市场数据为基础编制股票收益率指数、债券收益率指数和现金资产收益率指数,通过对上述三指数均值方差最优化方法来实证分析中国养老基金的战略资产配置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养老基金需要配置30%左右的股票资产来提高长期收益水平,投资股票不仅可以抵御通货膨胀对养老基金的侵蚀,还可以分散基金投资风险。建议社保基金监管部门放宽对个人账户基金和企业年金的股票投资限制。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转型与货币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从一般到特殊"的动态建模方法对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货币需求函数进行了再估计,通过引入市场化进程相对指数作为衡量经济转型的制度变量考察货币需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利率和经济转型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尽管1978—2007年间30年的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经济体制和金融体系发生了较大的转型,但通过引入适当的制度变量,仍然可以得到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本文建立的货币需求动态模型证实了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转型无论长短期都是拉动货币需求增加的因素,通货膨胀是解释货币量的有效外生解释变量,短期内利率变量对实际货币需求影响不显著,但其确实显著地进入了长期货币需求关系。  相似文献   

4.
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导致的资本外逃、恐怖融资等行为,会增加非法交易者对具备交易匿名和便捷属性的数字货币需求,使其成为放大金融犯罪的新型工具.本文通过采用ARDL和NARDL模型,实证分析地缘政治风险指数对5种数字货币收益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地缘政治风险指数对数字货币收益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地缘政治风险指数升高时数字货币收益率会随匿名性的提升而增大;短期内,地缘政治风险对数字货币产生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效应.进一步指出,只有严控数字货币与法币的跨国兑换渠道,加大数字货币跨境交易打击力度,才能有效防范数字货币金融犯罪风险,维护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5.
黄笑言 《当代经济》2016,(4):106-108
本文在VAR模型的基础上,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法考察了我国货币供给冲击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表明:正向货币供给冲击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均无效;负向货币供给冲击可以在不影响经济增长的情况下有效缓解通货膨胀压力;我国存在“通货膨胀螺旋”效应.  相似文献   

6.
自2006年5月份以来,随着股市的持续繁荣,居民储蓄存款不断流入股市,导致居民储蓄存款出现了巨额的下降或同比少增。这种储蓄存款的下降或少增不会造成货币流动性过剩,并  相似文献   

7.
股票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其正在成为影响我国货币需求和货币政策的重要因素,鉴于此,本文研究了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发现股市上涨在短期内会增加M1的需求和减少M2的需求,在长期会减少M1和M2两者的需求,股市冲击对M1需求的影响具有持续性,对M2需求的影响不具有持续性.研究建议中国人民银行应适度关注股市波动对货币需求与货币政策的冲击,尤其应预防经济陷入股市泡沫与高通货膨胀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8.
文章选取2001年~2009年期间中国股市市场和国际股票市场7个主要股指的每日收盘数据,采用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分别对国际主要股指与我国上证综合指数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各国股票市场收益率之间的存在相关性;英美股市对亚洲各股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香港、日本、新加坡在亚洲股市中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实证检验的方法,分析证券交易印花税历次调整的影响.通过对历次印花税调整前后若干天收益率的方差对比,分析股市波动的显著性,从而得出印花税政策有效性减弱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逻辑分析得出,股市的膨胀具有合理性;股市波动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是内生的;股市在短期内通过影响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作用于货币供给.通过对我国股市波动影响货币的实证分析,支持了股市波动影响货币供给的结论,同时我国股市也具备不同于成熟市场的"新兴+转轨"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肖洋  倪玉娟  方舟 《经济评论》2012,(2):97-104
本文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向量自回归方法分析了1997年1月至2011年6月我国股票价格、GDP、通货膨胀率和货币政策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在中国,股票价格对通货膨胀的效应为正向,即股市上涨能带动通货膨胀水平的上涨。股票市场对GDP的影响短期内主要表现为替代效应,长期来看,则是财富效应和投资效应占主导;同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对股票价格均有影响,但影响均不显著。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利率变动导致货币供应量和股票价格发生变化。而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影响着通货膨胀,也一定程度影响利率和股票价格。通过广义脉冲响应发现,中国人民银行紧缩性的利率政策并不能抑制股票价格上涨。增加货币供给短期内能够推动股市上涨,但长期对股市仍没有效果。  相似文献   

12.
笔者基于VAR模型和MGARCH模型,利用总量数据,对基金投资活动与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及其溢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基金的投资活动与股票市场波动之间存在双向影响机制,基金投资活动已开始对股票市场的波动形成影响,但基金没能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从波动溢出效应看,基金投资活动与股票市场波动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但溢出效应较小。  相似文献   

13.
股票已是中国居民主要的财富之一,股票投资也理应成为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通过股票投资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有利于居民收入多元化和扩大消费需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是,中国股票市场存在低投资回报率、低现金分红比率、高市盈率和偏高的市场风险等现状,弱化了股票投资对居民财产性收入的贡献。实证研究也表明股票投资收益率、现金分红同居民财产性收入、社会零售商品总额相关性不够显著。股票市场投资增值功能缺失、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股票投资主体的不成熟和股票市场投资工具单一化是造成股票投资对居民财产性收入贡献不足的主要原因。为了发挥股票市场的投资和分散风险功能,应在扩大股票市场规模的同时,明确股票市场的投资功能和定位,完善股票市场的发行机制,优化投资主体结构,加强发行主体和投资主体的培育建设。  相似文献   

14.
借助余弦相似度概念,定义并创设了房地产市场景气度评价变量,据此在短期条件下基于消费者均衡理论,依据斯卢茨基方程测度了各商品支出对股票投资收益率变动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从而揭示了房地产市场对股票收益率变动的响应过程及其关键因素。研究发现,短期条件下,当股票投资收益率提高时,资金在房地产市场与股票市场间的流动受限,投机性房地产支出变动只有收入效应,无替代效应,导致短期房地产市场偏离长期均衡状态;当投机性房地产需求收入弹性高于临界值时,房地产市场对股票市场波动呈现正响应,且投机性房地产需求收入弹性和银行储蓄率越高正响应越强,由此印证了我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强关联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股票市场交易型的价格操纵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研究中国股票市场的交易型价格操纵问题。我们推广了Mei、Wu和Zhou(2005)的模型,研究在市场不允许卖空的条件下,交易型价格操纵发生的条件。我们的主要结果有:(1)非充分理性投资者的存在和有限套利的制约是交易型价格操纵获利的重要原因,投机者套利能力越弱,操纵者的价格操纵越容易获利;(2)当市场中投机者的总禀赋大于0时,即使不允许卖空,价格操纵者依然可以操纵价格来获得利润;(3)如果市场监管者无法杜绝操纵者通过对敲等手段来拉抬股价,则在市场中引入卖空机制反而可以减小股价对基本面的偏离程度,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限制操纵者操纵股价的空间;(4)在股价被操纵的过程中,存在一个建仓期和抛盘期;操纵期内换手率更高、股价波动更大;在建仓期,回报率与换手率,换手率与回报波动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5)我们利用中国股市的数据检验了我们的结论,发现理论结果和实证数据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16.
货币政策会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发挥其政策效果,并借助一定的传导机制,影响一国经济的各个层面,其供应量的变动对资产价格的变动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应用VAR模型,选择一定的变量以及对数据进行整理,对货币供应量对我国上证指数的影响力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货币供应一般通过进入经济实体和股市两种途径影响股票市场,M1的增减方向与股市涨跌方向基本同步,M2对上证指数波动的贡献率最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股票市场真实回报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即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我国股票市场真实回报下降;在短期,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股票市场真实回报波动贡献大,而在中长期美国的通胀、产出冲击贡献大;美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经由美国股票市场价格示范效应传递的机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ffects of interest rate and foreign exchange rate changes on Turkish banks' stock returns using the OLS and GARCH estimation model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interest rate and exchange rate changes have a negative and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conditional bank stock return. Also, bank stock return sensitivities are found to be stronger for market return than interest rates and exchange rates, implying that market retur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dynamics of conditional return of bank stocks. The results further indicate that interest rate and exchange rate volatility are the major determinants of the conditional bank stock return volatility.  相似文献   

19.
货币政策信息作为一种对整个市场或者整个行业都产生影响的宏观信息以及同时为市场参与者获知的公共信息,其信息的公布必将对股票市场的价格行为产生影响。把利率政策作为货币政策信息的代表,可以用来测度利率政策公告的即期效应,借鉴这样的思路,我们选用事件研究法方法来研究我国存贷款利率调整对股票市场的公告效应,发现存贷款利率调整宣告会对股票市场的价格和波动产生显著的影响,但利率调整宣告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并不确定。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行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BCAPM)的基础上,通过借鉴Watanabe(2002)的方法,建立了GJR-GARCHM(1,1)-M模型,充分考虑中国股票市场处于分割状态的现状,使用基本覆盖A股、B股和H股市场全部交易历史的市场指数日收盘价数据,对A股、B股和H股市场的反馈交易行为进行研究和比较,结果显示:A股和B股市场都存在显著的正反馈交易效应,反馈交易行为主要取决于波动率水平和市场涨跌两个因素;与成熟股票市场类似,H股和红筹股市场的正反馈交易行为不显著;A股市场的反馈交易行为受市场涨跌因素影响更大,而B股市场的反馈交易行为主要由波动率水平决定;深市比沪市更容易出现正反馈交易者主导市场的现象。文章的研究不仅对行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的成立提供了经验性证据,而且对投资经理的实践操作和政策制定者的监管调控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