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部财会》2005,(11):56-56
在青岛啤酒集团车间的一个角落,因工作需要,工人需要爬上爬下,因此,放置了一个活动梯子。用时,就将梯子支上;不用时,就把梯子移到拐角处。为了防止梯子倒下砸着人,工作人员特地在梯子旁写了一个小条幅:"请留神梯子,注意安全"。  相似文献   

2.
王浩 《企业文化》2012,(12):40-42
最近,《读者》杂志刊登了一篇名为《梯子》的短文,说某合资厂的工人在用完梯子以后就靠在墙边,为防止梯子倒下伤人,就在旁边挂了一块“注意安全”的牌子。外方管理人员看到后,建议把“注意安全”改为“不用时请横放”。这一改效果大不一样:因为前者只是提醒你不要被伤害,  相似文献   

3.
幽默笑话     
《劳动月刊》2012,(9):63-63
高考后遗症 昨天中午路过某处建筑工地的时候,看到靠在墙边的一把梯子,突然想起了2012年高考安徽语文卷的作文题“梯子不用时请横放”。于是,我小心翼翼地把梯子放下来,然后昂着头骄傲地走了,心想高考题出得就是有内涵。没走几步就听到屋顶有民工用嘹亮的嗓音骂道:“我X你妈的高考,老子今天干一上午活,梯子被放倒六回,、”  相似文献   

4.
在青啤集团车间的一个角落,因工作需要,放置了一个活动的梯子。用时就将梯子支上;不用时就把梯子移至拐角处。为了防止梯子  相似文献   

5.
时下,有一句“口头禅”在一些领导干部中挺流行,那就是当下属人员来请示某项工作时,领导往往随口一句:“你看着办吧!”别小看这“看着办”三个字,它却让下属人员特别是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大伤脑筋。因为既然领导没有当场表态的事,除了一些本身就很容易解决,无须领导拍板的事外,往往也就是不好办或拿不准的事,比如:单位本来有不准公车私用的规定,但当某领导家属来后,想要办公室安排一辆车送他们回家,办公室干部请示分管领导时,分管领导就一句话“你看着办吧!”。遇到这种情况,咋办?这就需要具体经办人灵活掌握了,你办好了,领导就高兴,办砸了…  相似文献   

6.
孟宪红 《国土经济》2005,(9S):30-31
2000年的时候,我随一个经贸代表团到一家大型石化跨国公司洽谈一个项目.外方在洽谈前安排了一个厂区参观。外方人员带我们去的第一个地方的时候经过了一个走廊.走廊的两边是鱼缸,里面一些鱼儿在游来游去。我们开始并没有在意,以为不过是公司为了美观而养的一些观赏鱼,不想外方人员在鱼缸旁停了下来,向我们介绍说这是本地特产的一种鱼,味道特别鲜美。一会我们中午的午餐中大家就会品尝到。大家听了都很高兴,很多人都走近前去看了看这种鱼的模样。忽然他又话锋一转,大家知道鱼缸里的水是哪里来的吗?  相似文献   

7.
前几日从新闻里听说了两件跟“保险”沾边的事:一是,一个工人在工厂的电梯里被砸成下身瘫痪,终身残疾。这件事本属“雇主责任”,老板要负责,但老板却跑了。可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啊,结果“庙”也“跑”了。老板为了逃避责任,一夜之间竟把工厂搬走了。受伤的工人连起码的工伤保险都没有,全家顿时陷于生活窘地,连饭都吃不上了。  相似文献   

8.
基层小事     
《英才》2013,(10):34-35
上楼梯时,刘永行一定要紧紧抓住扶手;坐车,第一件事系安全带。他的司机甚至养成习惯:7人座的商务车,只要有一个人没有系好安全带,车子绝不会发动。在《英才》记者跟访的近12小时里,刘永行的手机一直开着,但却没有一个电话打进来。据说,下面的人很少主动打电话找他,"公司所有的问题,都按程序走,找部门经理就能解决,不用找我。"  相似文献   

9.
梁冬梅 《英才》2005,(6):80-80
周末约采北京红石网景科技开发公司的CEO林松,他说下午就行,于是干脆问他周末是否会抽出一点儿时间打理家事。林松说他选择了拥有6年历史的美式管家(中国)服务有限公司为自己打点家务。“因为家里没有老人,不需要请专职保姆或者管家。现在,这种流程化的管家服务,效率高。”林松还注意到一个细节,管家公司员工的服装都没有口袋。事情虽小。但在他眼里看来很重要。起码,这从程序上减少了财产安全的隐忧。在采访中,林松还为我们讲述了一件  相似文献   

10.
经济幽默     
我不干有个懒汉什么都不愿干,谁也不愿雇他。他只好求告亲友替他介绍一份最轻松的工作。这人考虑了一下,说:“那你就去看坟地吧!说实在的,没有比这更轻松的事了。”懒汉愉快地走了,但没过多久就回来了,并且愤愤不平地对介绍人说:“我不干了,这活太不公平了!他们都躺着,却让我一个人站着!”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企业家》2006,(20):127-127
“天上掉下馅饼,总要砸中个人吧,一不小心被评委看上了,只有接着比赛”,潘诚这样调侃自己进入12强的比赛成绩。这是一个有着真诚、务实等鲜明性格特点的选手。他坦言自己从一开始对马云就没有陌生感,他甚至对马云开玩笑地说:“你这么瘦,我们都不敢创  相似文献   

12.
唐凯林 《英才》2004,(1):92-92
杠杆收购:这是一个没钱人扮演有钱人的游戏,是“个人消费信贷”的企业升级版。游戏的规则不在乎参与者有没有钱,而是能否借到饯。其中最为玄妙的莫过于“四两拨千斤”所营造的震撼,甚至有些摩掌擦拳的发力者自己连“四两”都不到。混合并购:一个人做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永远只做一件事,热衷于混合并购的企业家们就很不安分于只做一件事。“有钱就一定能砸出一个坑”是混合并购者所信奉的真理,如果“人有多大胆,地就有多大产”的  相似文献   

13.
叶子 《东南置业》2014,(12):70-73
装修这件事总让人“痛并快乐着”,这毕竟不是年年有的事,对于广大业主而言第一次的装修犹如“大敌当前”。面对难得的一次生活“规划”,既要美观又要实用,未必专业的你将如何开始?从开始的精心设计到结束时的叹息扼腕,经历过装修的人们总会感到有那么几个角落不甚满意。这一期开始,本栏目将逐一击破装修中的“老大难”问题,为读者朋友们提供最详尽的装修“小贴士”,助您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4.
商海123     
1“企”字很简单 ,一“人”一“止”而已。但要将其“写”得灵活自如 ,并真正领悟个中道理 ,并非易事。有一次 ,正泰公司董事长南存辉对来访的记者说 ,企业的“企”字 ,是由“人”和“止”组成的 ,无“人”则“止”。所以 ,我们非常重视人的工作 ,重视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 ,并给他们提供大显身手的舞台。诚哉 ,斯言。一句看似牵强附会的解释 ,却给人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企业要发展 ,关键在于人 ,没有人才 ,或者人心涣散 ,必然停止不前。所以 ,开明的企业家总是十分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尊重人才 ,善待人才 ,并将其视为企业的宝贵财富。是谓以人为本。2海尔砸冰箱的故事 ,无人不说好。但当初为这冰箱该不该砸的事情 ,很是费了一番周折。有人说 ,不就是使用起来不太方便吗 ,又没什么大不了的毛病 ,好端端的冰箱 ,砸了岂不可惜?张瑞敏则坚持认为 ,既然我们的冰箱“不太方便”,就说明有问题 ,有问题不解决 ,则迟早会被市场抛弃。结果冰箱砸了。这一砸 ,砸出了信誉 ,砸出了质量 ,从而使海尔名声大振。这恐怕是许多人所始料不及的。看来 ,要办好一个企业 ,要成就一番大事业 ,是该有点敢于否定自己、挑战自己的勇气的...  相似文献   

15.
在动物界,大象从不倒下,几乎都是以站立、行走或奔跑的姿态示人。即使生病,也是保持站立的姿态——因为大象体型庞大,一旦倒下,它的内脏就会互相挤压,再加上本身的重量,将会使自身受到更大的伤害。所以,除非到生命的终结,大象是不会倒下的。而我们脆弱的人类是不行的。我们这一生总有倒下的时候,因为疾病、挫折或灾难,在精神上或肉体上颓然倒地。这一点也不可怕,倒下了,喘息片刻,调整一下,积蓄力量,重新爬起来,继续赶路就是好样的。可怕的是倒下之后,一蹶不振,从此再也站不起来。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父亲请一个拳击师培养自己儿子的男子汉气…  相似文献   

16.
一个人躺在地上,如果他不想起来,那么十个人也拉不起他来,即使起来了也马上会趴下.所有的动力都来自内心的沸腾.如果你做不到一件事,无论是寻找爱人、还是减肥,都是因为你还没有真正想做.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心理小游戏.来,纠集起十来个人,然后找一个人来扮演那个躺在地上的人,不用找体重特别沉的,那样容易影响咱们这个游戏的真实感.请这位朋友赖在地上,大家用尽全力把他拽起来……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著名漫画家方成先生有一幅漫画叫《武大郎开店》,店小二对应聘者说:“我们掌柜的说了,比他高的都不用!”听说你们几位都曾在“武大郎”手下做过事,我想请你们谈谈这方面的感受。听说沈亮很会注意——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时代》2004,(7):44-45
在中国的跨国公司会越来越像跨国公司CNT:跨国公司的全球价值观和原则在中国应用时,存在着怎样的“变形”?姜汝祥:这就是文化的变形。中国本质上讲是农业文化,我们都没有经过工业革命的洗礼;而跨国公司来到中国代表着西方的工业文明,这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变形”的一个重要的逻辑起点。对跨国公司来说这种“变形”其实是很痛苦的一件事。如果按西方工业文明的办法来管理中国的生意,那就意味着要在中国改造人的民族性,这太难了。但如果不改过来,跨国公司统一的职业道德体系和战略体系就没法保证。这种结果会导致跨国公司在不同发展阶段呈现…  相似文献   

19.
晓红 《成功之路》2012,(10):28-30
开车的人都知道,开车在外小擦小碰的事总是无法避免。事虽然不大,修起来却是非常费功夫,放到修理厂没个丽三天弄不好。对于开车开惯了的人来说,突然不能开车就跟没了腿一样,难受12004年,一次刮擦经历让兰建军萌生了一个想法:能不能开一个专门处理小刮小擦的“微修”店,只做“表面工作”,不深修,顾客等两三个小时就能取到车,  相似文献   

20.
“森林中的一棵大树倒下了,而当时周围并没人,那么大树倒下时有没有声音呢?”这是被称为“管理大师中的大师”的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在《管理沟通》一文中引用的一个古老命题,而这个命题也是禅宗、伊斯兰教和犹太教都曾经提出的一个共同问题。今天对于这个问题,管理学家们给出的正确答案是一致的——没有声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