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艾滋病的流行与传播方面,全世界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同仁们已共同认识到,流动人口数量和规模的日益增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促进因素,中国情况也不例外[1].相对固定人口而言,流动人口是一个特殊群体.人口流动的本身与艾滋病并无因果关系,而是其与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传播因素相结合,才真正导致了艾滋病的加速传播[2].因此,掌握艾滋病在流动人口中流行的危险因素,可为开展最有效、针对性强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本文对流动人口中艾滋病感染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初步梳理,并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2.
在艾滋病的流行与传播方面,全世界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同仁们已共同认识到,流动人口数量和规模的日益增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促进因素,中国情况也不例外[1]。相对固定人口而言,流动人口是一个特殊群体。人口流动的本身与艾滋病并无因果关系,而是其与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导致大量的人口由中西部流动到东部,由农村流向城市,也由此产生了大量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论文以河南省流出人口作为样本,采用了频率描述、统计描述、相关性分析和交叉列表分析,对流出人口的现状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对流出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和户口性质等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流出人口中中青年人口占有很大比例;女性流动人口在流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流动人口中低学历占绝对比重;流出人口中未婚和初婚人群所占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4.
部分城市政府与专家学者常把"流动人口"与"问题人口"挂起钩来,并因此直接导致了一些不利于流动人口生存与发展的社会政策的出台。就流动人口与盲流、违法生育、违法犯罪、城市环境污染与公共资源供给紧张等几个常见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探究了流动人口问题产生的根源。明确指出中国流动人口问题部分是被人为建构出来的,并通过媒体而得到迅速传播与不断放大,从而给社会以误导。  相似文献   

5.
中国流动人口问题的建构与误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部分城市政府与专家学者常把"流动人口"与"问题人口"挂起钩来,并因此直接导致了一些不利于流动人口生存与发展的社会政策的出台.就流动人口与盲流、违法生育、违法犯罪、城市环境污染与公共资源供给紧张等几个常见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探究了流动人口问题产生的根源.明确指出中国流动人口问题部分是被人为建构出来的,并通过媒体而得到迅速传播与不断放大,从而给社会以误导.  相似文献   

6.
基于“六普”、“七普”资料,运用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对336个地级以上城市的流动人口空间分布与集聚特征进行分析;利用地理探测器,探究2020年流动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人口流动规模空间差异明显,整体上呈现空间集聚,但集聚程度有所下降。(2)东部发达地区的人口集聚区逐步发挥溢出效应,流动人口由核心区向周边辐射;中部地区的空间分布不均范围进一步扩大,人口流出空心化程度加强;西北地区的人口流入显著性增强。(3)地理探测器因子探测结果表明,经济与就业因素是人口流动的核心驱动指标,第三产业对流动人口的吸纳能力更强;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交通因素都可显著解释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异。(4)地理探测器交互探测结果表明,社会保障因素、高等教育因素分别是省际流动人口、省内县际流动人口的重要的交互解释项。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流动也逐渐频繁起来,外来的流动人口成为了城市人口的一部分,并与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的关系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该文从宏观方面分析了我国人口流动的现状以及流动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并提出了协调流动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在推拉理论框架下,从个体特征、经济特征和社会融入特征三个维度分析了东北地区人口流动、居留及落户三阶段决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东北户籍流动人口以域内流动为主,居留意愿显著高于落户意愿,其中域外流动人口的居留和落户意愿显著高于域内流动人口;户口性质、宅基地权益与人均GDP是影响人口流动决策的主要因素;年轻、已婚、农业户口及高学历人群更倾向于长期居留并落户;承包地可以提高域内居留意愿,但对落户意愿产生抑制;子女随迁是区域外落户的首要考虑因素,参加医疗保险则是区域内落户的主要原因;社会融入特征变量是提升东北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主要因素,经济特征变量与流动人口的落户意愿关系更加密切。  相似文献   

9.
流动人口作为城市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公平不仅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要求,对实现全民健康和共同富裕也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使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基于健康经济学模型对流动人口健康不公平的表现及形成机制进行验证与解释。研究发现: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存在显著健康差异,且在使用PSM、工具变量和安慰剂检验的情况下依然稳健。当考虑流动时长的影响时,这种健康差异进一步表现为流动人口在流动初期的健康优势及流动后期的健康劣势。机制分析发现,流入地落户门槛对外来人口筛选是形成其健康优势的重要原因;而健康劣势则是由异地医疗方面的制约所致,且参保地点和医疗距离在其中起主要约束作用,基本医保制度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这种健康差异,促进了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之间的健康公平。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流动政策的转变,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快速增长。在此背景下,聚焦人口流动的消费市场,对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2011-2021年我国32个大中城市数据(人口净流入城市),探讨人口流动对消费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口流入对大中城市消费市场规模扩大具有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具有异质性。具体而言,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大中城市,人口流入促进了消费市场规模的扩大,而在西部地区人口流入对消费市场规模的影响不明显。机制检验发现:工资水平在人口流动影响城市消费市场的过程中具有中介效应。人口流入提高了大中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增加了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从而对消费市场规模扩大产生积极影响。基于此,挖掘流动人口消费潜力、完善流动人口就业市场、提高流动人口收入,是扩大消费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口低生育水平的日趋稳定和流动人口数量的与日俱增,我国人口计生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矛盾的焦点逐步向流动人口方面转移,围绕流动人口计生管理与服务内容的弄虚作假现象也日显突出。因此,在创新机制、构建和谐计生的新形势下,积极采取措施,及时有效地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查假治假工作,应引起各级领导和人口计生部门的高度重视。1现象与后果近年来,在各级领导重视和人口计生部门努力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但是,由于流动人口流动变化的特殊性和人口计生部门管理力量及服务手段的局限性,使流动人口方面存在的问题比…  相似文献   

12.
6月出版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0》指出,2009年中国流动人口数量达到2.11亿人。报告指出,未来二三十年,人口流动将呈现4大基本态势:一是流动人口规模不断增加,但增速逐步放缓。报告显示,如果中国人口流动迁移政策没有大的变化,到2050年流动人口规模可达3.5亿人左右,但每年新增流动人口由近600万逐步下降到2050年的300万左右。  相似文献   

13.
农村人口流动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河北省与我国其他省市一样,流动人口由改革开放初期较为单一的流动模式向多元化流动转化,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河北省在农村人口流动上表现出特有方式。本文首先对河北省农村人口流动的各方面特征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这种特有的农村人口流动模式做原因剖析,从一个更加广阔的视野上和更深的层次上认识和把握农村人口流动规律,对农村人流动宏观和微观调控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一次又一次被政府部门提案,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也是重中之重,如何利用美术教育对流动儿童心理安慰与治愈,并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儿童健康成长,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从八十年代末改革开放开始,随着城市建设与发展,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由此城乡结构由二元转化到三元化特征的社会格局。具不完全统计,2016年我国流动人口总数为2.45亿人。  相似文献   

15.
马众  贺娜  唐银 《科技转让集锦》2012,(19):270-270
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出现大量的人口流动现象,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加,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流动人口大量涌入,人口总量不断增长且老龄化加快,对城市管理不断提出新的挑战。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对北京市流动人口管理政策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根据北京市的流动人口管理政策进行分析,为完善北京市流动人口管理政策提出各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解决我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义的流动人口不仅包括流动的农村人口,还包含异地(以户籍为界定)就业的城镇人口。真正有困难需要解决的群体是农村流动人口的子女。随着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镇的流动已经逐渐成为迁移,以家庭为单位的转移的比重越来越大,其子女义务教育也成为被社会日益关注的严重问题。根据目  相似文献   

17.
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外出1天以上的大陆流动人口总数已超过7000万人。有人按年增长率10—15%计算,目前,大陆流动人口总数已达1亿左右。据北京市调查,60年代中期流动人口仅10几万人,到1982年翻了一番多,达到30万人,到1989年又猛增到131万人,7年间流动人口增加了101万人,到1993年,流动人口中的外来人口部分已超过15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以上。人口流动或人口迁移是重要的人口社会现象。资料显示,近些年来,美国年均国内人口迁移率为千分之二百,日本和前苏联为千分之六十到千分之七十,印度也达到千分之三十。可以预言,当我国流动人口达到4亿,总人口中每千人中有六十人异地兴家立业的规模时,我国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管理方式、人口与发展将会出现崭新的格局。目前,我国人口流动的现状从表面上看,完全是一种自发状态。然而,人们在做迁移或流动的选择时,恰恰遵循着一种普遍的原则,任何迁移或流  相似文献   

18.
曾经户籍制度是限制我国人口流动的巨大障碍,随着近年来我国对户籍制度所进行的深入改革,人口流动的规模和速度不断增加,人口流动的方向也发生了变化,这对推动我国流动人口结构的合理调整产生了极大的作用,但是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本文对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对农村人口流动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口社会流动成为人口结构变化的新常态。本文以某区为例,从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对流动人口计生基本公共服务现状进行分析,积极探讨流动人口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0.
农村人口的大量流动是新时期农村人口的一大特征.要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农村人口的这个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给以高度重视,并及早进行研究和采取措施加以应对.描述了流动人口的群体特征及其医疗保障现状,并据此提出解决流动人口医疗保障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