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介绍了农业产业化的四种主要类型和产业化经营的五个效果。提出了培育主导产业、扶持龙头企业、建设商品基地、抓好科技推广、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完善经营机制六大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万宝瑞一90年代是我国实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二步战略目标的重要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影响整个战略任务的实现。今后6年,粮食总产要增加1000亿斤,棉花增加1000万担,肉类和水产品分别增产1000万吨,农...  相似文献   

3.
浅议农业人才培养与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本文主要阐述了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及农村人才队伍现状 ,为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从高等农业院校加强农业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九五”时期,我省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绝大部分农民生活实现了温饱有余的历史跨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克服了产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保持了稳定发展的势头,为维护社会稳定和推动各项改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长期短缺的农产品供给实现了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业生产结构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逐步调整和优化;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九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5.
加快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西部地区经济运行的7个特征,西部地区由于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转换速度缓慢,造成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相对落后,提出通过发展高产优质高铲低耗农业、发展乡镇企业的支柱产业来加速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研究艾云航近年来,我国有些地区,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现代农业转变,在认真总结完善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经营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实施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7.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当今中国普遍存在的现象。笔者认为,我国近些年来出现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大规模流动和转移的主要动因在于农村存在着对农业来说无价值投入的剩余劳动力及城乡间的条件、收入差别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巨大吸引力。一句话,正是城乡之间劳动力的成本和差...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是"十一五"最后一年,是"十二五"谋划之年。要抓住时机,深入研究,把握趋势,科学谋划,做好"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工作。第一,科学把握"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方位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逐渐成为农村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促进农村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分析了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提出了提高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质量的措施,以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深化改革真抓实干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刘江一、认清形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去年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4%,工业增加值增长21.1%,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改革步伐明显加快,价格进一步...  相似文献   

11.
构建我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课题之一,分析我国农村金融现实情况,借鉴国际经验,发展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合作金融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在当前条件下,结合我国农村浓厚的乡土社会特征,构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基本思路是:在相关法律制度的支撑下,综合利用政府的组织协调优势和群众融资的民主优势,立足于村,因地制宜,自下而上建立适应我国农村实际的合作金融组织和制度。  相似文献   

12.
创新粮食安全思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中国粮食的特殊性范围已基本原先的整个粮食缩减为居民的口粮,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根据口粮的特殊性要求进行生产保证,如何根据非特殊粮食口粮的性质要求进行二路竞给,如何根据市场变化的要求进行粮食安全风险的认知与防范,就成了未来中国能否在保证粮食安全与成本优化之间进行有效平衡的创新要点。  相似文献   

13.
盛邦跃 《中国农史》2002,21(4):53-59
关于近代中国农村经济的基本特征问题是经济史学界长期讨论的问题之一。作者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 ,应用“均衡与非均衡分析”的方法 ,提出了 2 0世纪 2 0~ 3 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初期的非均衡发展”的观点 ,并从“农产品商品化与农村经济构成的不平衡发展”和“农民收入与农民生活水平的不平衡增长”二个方面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农村养老保障的理念与制度安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农村养老保障以家庭为主,同社区保障、国家救济相结合,重申了农村家庭养老的主体作用。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家庭老传统的国家,尽管在现代意识流的影响下,以家庭为社会构造根基的“伦理本位”观遭受冲击,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家庭养老提供了一定的辅佐作用,但在老龄化与高龄化社会,建立在家庭功能基础上的家庭养老与社区养老责任不可或缺,进行适当的政策调整与重塑孝道文化是农村养老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5.
发展庭院经济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玉田县发展庭院经济、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提出了解放思想、放宽政策、搞活市场、抓好服务等4项发展庭院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对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从农民税费负担的分析入手,分析了农业税收阶段性的变化趋势,提出农业税费制度的改革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城市偏向的分配政策,坚持公平,效率的原则,建立城乡统一的税制,取消农村各种形式的收费。  相似文献   

17.
产业结构调整一直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题之一,但是这种立论一直缺乏计量依据。笔者设计了一套方法对广州郊县农村经济结构、农民收入来源结构和结构调整的贡献的测算发现,产业同步增长与结构调整对农村经济具有不同的意义,都需要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8.
基于"和谐"理念的宅基地置换模式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许多地区的城市化进程遭遇了严重的土地资源瓶颈,而宅基地置换因能有效地缓解用地需求压力而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即以上海市松江区为例,对现行的宅基地置换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探询了现有置换模式的不足,并基于"和谐"的理念构筑了新的宅基地置换模式,以期能对保障农民在宅基地置换中的权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积极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相似文献   

20.
乡村社会治理的要义在于建立一个由双主体即履行政府职责的公共财政和代表乡村居民的乡村社区财务构成的乡村公共经济。本通过分析乡村公共经济的现状,提出了实现双主体治理乡村社区所需的制度保证,即民主理财机制的健全和乡村社区的重新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