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的影响及效果。方法在2011年2月至2012年10月我院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0例,根据对其运用的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急诊护理路径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抢救及恢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诊断、急诊停留、抢救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卧床、住院时间,住院期间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抢救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可有效的减少患者检查及抢救时间,提升了临床抢救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因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39例经确诊即升压处理,并在X线透视下行IABP支持急诊PCI,术中在罪犯血管干预处理,术后送CCU监护病房。护理重点观察血压、心率、呼吸、心电、血氧饱和度、尿量的变化,同时镇静、纠正缺氧、利尿,稳定血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全程抗凝监测。结果观察组21例经IABP辅助治疗护理后血压上升,心率减慢,多巴胺用量减少,与无IABP辅助治疗的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经严密护理监测可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方法随机选取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比实施全面护理前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病死3例,抢救成功率为91.2%,平均住院时间(14.2±1.3)d;观察组患者病死1例,抢救成功率为97.0%,平均住院时间为(8.4±0.9)d。两组抢救结果及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52.9%,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85.3%,后者患者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措施在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具有非常明显的应用效果,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院外抢救的护理。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院外急救的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因心跳骤停导致抢救无效病死的患者为3例,其他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过系统的院外抢救护理,抢救成功率达93.3%。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做到早发现并及时抢救等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心肌梗死并发症的发生,挽救患者生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桡动脉行急诊PCI的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对其进行围术期护理。结果患者均手术成功,无1例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时间为(7.5±1.2)d,出院后随访3个月,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经桡动脉行急诊PCI的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既能减轻患者痛苦,又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手术后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行支架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护理路径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术后不同阶段进行护理,制订护理路径表格,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常规护理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1.3±1.2)d,护理路径组平均住院天数为(7.4±1.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路径组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行支架手术的患者实施路径护理,可有效减少平均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缩短康复时间,同时也增加了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和谐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10月收住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5例,针对其不同的心理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经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后,治愈20例,好转13例,死亡2例;平均住院时间为18 d。该组患者中认为心理护理有利者占51.4%(18/35),基本恰当者占45.7%(16/35),有害者占2.9%(1/35)。结论心理护理可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问题的出现,可促进患者日后的身体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0年3月至2012年2月68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措施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例,干预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恐惧程度、气喘缓解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干预组患者恐惧程度、心率恢复时间、气喘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的治疗结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不仅可提高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而且改善患者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并探讨碘胺酮对于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共收治的100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而治疗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护理干预,在治疗一个疗程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50例患者中,显效32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为96%,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运用碘胺酮的方式来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来说,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的意义,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采取何种临床治疗护理方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更好。方法挑选2010年12月~2012年12月于我院进行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患者80例,其中40例采取常规护理结合综合护理的方案,进行临床治疗护理,归入A组(实验组);40例仅采取常规护理的方案,进行临床治疗护理,归入B组(对照组)。对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均好于B组,其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护理联合综合护理,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显著,极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佐匹克隆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对16例急性佐匹克隆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经抢救均康复出院。结论早期通过洗胃、导泻及应用活性碳等方式阻止消化道内毒物吸收,通过大量补液、利尿及血液净化,加速毒物排泄。加强对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测,采取药物及对症等综合治疗措施,进行心理干预,做好皮肤、口腔、呼吸道及安全等基础护理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与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综合护理干预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70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一体化综合护理模式实施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抢救时间、护理满意度、护理操作质量及配合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在急救护理中实施一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对于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栓塞患者的急救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肺栓塞患者72例,其中35例患者采用常规急救及护理方法进行治疗为对照组;37例患者采用抗凝栓介入治疗及心理干预护理方法进行治疗为观察组。分别以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焦虑度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抗凝栓介入治疗方式结合心理干预护理,可有效提高肺栓塞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焦虑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正确、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我院急诊科2011年1月~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总结在积极抢救治疗的同时所给予的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及预防感染等综合性护理措施及其重要性。结果 60例患者通过综合治疗和护理后,患者全部治愈,无1例死亡及医疗纠纷。结论在积极抢救治疗的同时,给予正确、有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有助于迅速控制病情、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对患者的伤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死亡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较短、死亡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期间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康复进程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急症,其发病急、死亡率高。本文从急性心肌梗死识别、早期溶栓治疗、介入治疗以及急救护理要点等方面总结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护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诊昏迷患者的护理方法,旨在改进和完善。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急诊昏迷患者384例,对其急救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通过急诊抢救护理后,366例患者抢救成功,18例因来院时病情较重,失血过多而抢救失败。结论急诊昏迷患者的病死率虽然较高,但护士若能正确接诊,并在第一时间施以及时有效的抢救护理措施,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心内科介入治疗后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84例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次数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内科介入中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减少了并发症发生情况,增加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AMI)主要是冠脉内不稳定动脉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而导致,整个过程中,炎症反应占据重要地位。而近年来,随着临床对他汀类药物的深入研究,其抗炎作用已得到充分认可。本研究通过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应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血清中胎盘生长因子(PlGF)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的抗炎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10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心导管室接受急诊PCI治疗的发病6h内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102例。所有患者经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