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15年来,在中菲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菲经贸合作取得长足进展.在中国-东盟关系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2005年.两国贸易额达175.6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2%,增速居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首.比1991年更是增长近45倍.成为推动中国-东盟贸易发展的主力军.菲是中国第18大贸易伙伴,中国则已成为菲第3大贸易伙伴,截至2005年4月.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印尼第四大贸易伙伴国,而印尼则是中国的第18大贸易伙伴国。中国印尼贸易互补性强,发展潜力巨大。目前,中国主要向印尼出口电器、电子设备、机械设备、家居用品、纺织品和摩托车,而印尼则主要向中国出口原油、天然气、棕榈油、纸张、纸浆和木材等。  相似文献   

3.
中韩两国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韩国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和主要进口国,中国成为韩国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进口国。文章以中韩贸易结构为切入点,从数据中描述中韩进出口不同商品类别的比重和贸易结构的变化,分析其原因,并对进一步优化中韩两国贸易结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与印度尼西亚是友好邻邦.传统友谊源远流长。中印尼关系在中国周边外交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经贸合作历来是中印尼双边关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且成效显著.为双边关系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了强大动力。1985年两国签署恢复直接贸易的谅解备忘录后,当年双边贸易额即升至4.3亿美元。特别是1990年两国复变后,双边留易期取得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当年就达到11.8亿美元,自比以后,中印尼贸易额每年以两位数增长,1992年突破20亿美元大关。由于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及西方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中印尼贸易额一度呈下降趋势.出现了负增长。但是,这一趋势在2002年得到扭转,两国贸易额上升到79亿美元。2003年双边贸易进一步恢复,并突破100亿美元大关。近年来,双边贸易额一直保持高速增长.2005年达到167.89亿美元(有关数据见咐表)。印尼目前为我国第17大贸易伙伴,我国则是印尼第四大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5.
中韩两国一水相隔,文化习俗接近,经济上有强的互补性。现在,中国已成为韩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及主要海外投资对象,同时,韩国也是中国的第六大贸易伙伴。中韩两国经贸合作关系前景十分广阔,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我国与韩国、两国交往历史悠久,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隔绝几十年,直到1992年8月。两国建交后,经过双方努力,经贸往来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冯杰 《进展》2004,(10):13-13
蒙古既排斥中国,又在感受着来自中国的温暖。在蒙古所有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只有对中国实现了顺差。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盟博览》2006,(11):98-98
自从与东盟1991年正式建立磋商对话关系后,发展与东盟的关系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既定目标和重要组成部分。双方签署了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于2O10年建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5年,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额达130O多亿美元,今年1至6月,双边贸易额达727亿美元。同比增长21.7%:东盟对华实际投资总额达到31亿美元,中国2005年对东盟成员国投资为1.58亿美元。东盟与中国已互为第四大贸易伙伴。迄今为止在南宁连续成功举办的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推动了双方商业界的交往。促进7中国和东盟闻的贸易和投资。设想中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8.
中国已经同东盟、智利等多个国家和组织建立自由贸易区。文章研究了中国对自由贸易伙伴的出口地理方向,并进行了贸易结合度指数和贸易引力模型分析。发现随着与FTA伙伴的贸易关系日益密切,出口市场多元化的趋势正在形成;贸易结合度指数分析显示中国对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和缅甸等FTA伙伴的出口高于预期水平;FTA有利于中国扩大对FTA伙伴的出口。  相似文献   

9.
巴西是中国在拉芙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也已成为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巴贸易互补性强。本文简要概述了两国的资源禀赋。通过计算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以及中国与巴西的竞争互补指数来分析两国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性和互补性。发现中国与巴西的贸易结构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和较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和新加坡产业内贸易与规模经济存在着一种长期的均衡关系,新加坡生产企业的规模经济对产业内贸易的推动作用大于中国,中国和新加坡生产企业的规模经济与产业内贸易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规模经济促进产业内贸易.  相似文献   

11.
2001年爆发的中日贸易战是因日本政治、经济等诸多矛盾挑直的,中国随即出台了对日本震动很大的回应措施。由于双方互为最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因此,一方面都是经过权衡而非轻易出手,以致贸易冲突不会很快休战;另一方面,出于利害关系,双方都不会把贸易战任意延续下去。同时,我国应从这次贸易战中认真吸取教训。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内地与香港是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准确把握两地贸易类型、特征及发展趋势,对于推进相互间贸易向更大规模更高水平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1997~2006年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从总体上看,中国内地与香港间的产业内贸易发展较为迅速,但仍处于较低阶段;从结构上看,两地间主要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阿接地反映了中国内地在国际分工中仍处于较低的位次.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在新挑战下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构想.东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板块,而新加坡则堪称重中之重,在"丝绸之路"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小觑.进一步深化中国与新加坡之间的经贸合作符合新时期新常态的背景要求,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笔者对《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签署前后的贸易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两国经济和双边贸易带来了积极的正面效应.要促进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区深化发展,应积极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优化投资环境;深入开展政府间合作;优化贸易出口结构.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迅速发展,预计今年双方的外贸额有望超过2000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东盟国家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中非经贸关系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中国已经与53个非洲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在47个国家投资设立了480家企业,非洲已成为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但双方在产品档次和结构、收支状况、贸易平衡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抓住非洲经济复苏的契机,用心开拓市场,中非经贸关系必将有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欧盟已成为我国双边贸易中第一大贸易伙伴,但中欧贸易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反倾销问题。欧盟是最早发起对华反倾销的地区,“反倾销”已严重影响中国对欧盟贸易,中国应积极促成欧盟总体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并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经济和法律环境,同时积极协助企业做好应诉工作。中国的企业也应采取应有的对策,如积极应诉、联合应对和理性应对。  相似文献   

17.
欧盟是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双方的贸易额仅次于日本、香港、美国而位居第4位,但值得注意的是:欧盟是迄今为止对我国输出产品进行反倾销追诉最多的地区。尤其是最近一段时期以来,欧盟接连对我国棉坯布、箱包及鞋类产品进行了反倾销立案调查,已经影响了我国该行业对欧盟出口的10%~①,严重挫伤了我国该类商品出口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双方贸易的正常进行,给双方贸易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因之,分析研究欧盟反倾销法的不公正性和实质,并及时采取相应对策,对推动中欧双方公平贸易行为,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欧盟贸易保护主义的实质中国…  相似文献   

18.
贸易伙伴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一直是出口国地区出口环境的重要不利因素,近年来,江苏省外贸出口形势喜人,但其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壁垒对其自身的影响及其应对之策向来较少研究。本文从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种类及比较入手,对江苏五个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政策进行了细致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的中国对外贸易摩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主要贸易伙伴特别是发达国家与我国的贸易摩擦日益加剧,中国成为世界上遭遇反倾销调查和诉讼最多的国家。贸易摩擦的表象因素是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顺差较大而且呈加速扩大之势,其深层因素则是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的国家间利益博弈,中国在贸易摩擦中的被动态势反映了发达国家的话语霸权。  相似文献   

20.
新闻简报     
中国已成澳国最大贸易伙伴5月6日,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发布消息称,中国已成为澳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数据显示,2007年澳中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比2006年增长15%,达580亿澳元。澳对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