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绿色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暖,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共同选择。在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是践行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政府政策取向和政策实施力度直接影响着地区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因此政府政策支持度是构成绿色发展指数的三个重要指数之一。2009年是十一五时期重要的一年,  相似文献   

2.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要统筹协调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有必要充分注意并考虑资源丰裕、生态保护、环境压力与气候变化等问题。资源环境承载潜力衡量的是一个地区资源丰裕、生态保护、环境压力与气候变化对今后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的承载能力。它是各地区自然资源和生态的禀  相似文献   

3.
第一产业一直是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第一产业面临着耕地减少、农地污染、农产品安全堪忧等严重问题,直接威胁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  相似文献   

4.
今年前三个季度,福建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一产稳定,二产强劲,三产加快,投资、消费、出口增长协调,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民生继续改善,发展动力和后劲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5.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第二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能源价格的大幅提高和环境质量的急剧恶化也对第二产业的绿色增长提出了新的挑战。本章在分析中国十一五时期第二产业绿色增长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省际和城市差异进行分析,并对十二五时期第二  相似文献   

6.
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在当前备受国际和国内经济学家的关注。从经济结构、经济波动、经济效率、城乡收入差距、资源利用几个方面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区域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信息熵工具,对我国东部地区10省(市)2005年区域经济增长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列第一位,其经济结构优良、科技投入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小、能源利用效率高,经济增长方式正朝着集约化形式发展。最后,根据综合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董利红 《经济问题》2012,(2):40-42,73
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且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采用东部地区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东部地区快速发展的服务业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我国产业部门增长效应地区差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叶依广  曹乾 《经济地理》2003,23(3):304-307
通过对我国各主要产业部门增长率的实证分析,得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率之年平均在90%以上,其中仅工业一项的贡献率为60%左右。同时以工业为重点,运用Kalcor模型分析了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工业部门增长效应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经济增长模型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红继 《现代财经》2003,23(2):56-58,65
城市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现代化的进程,因此,研究中国城市经济的增长是目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围绕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状况、背景及影响因素,建立城市经济增长测量模型,并对目前中国城市经济增长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区际劳动力流动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劳动力由中西部地区的农业部门流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非农部门,满足了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本文通过估计东部地区非农部门的生产函数,得到劳动力投入的产出效率,然后根据区际劳动力流动规模,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区际劳动力流动对东部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区际劳动力流动日益活跃,由中西部地区流入东部的劳动力规模不断扩大,对东部地区非农产业增长的贡献率呈加强趋势,是东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人是自然界进化的产物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始终离不开对环境的依赖。当代社会 ,环境保护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可持续发展问题 ,但在考察环境保护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上 ,不同的测算方法将导致极不相同的环保政策。本文利用美国学者对生产率的比较分析 ,试图说明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 ,其环境污染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应符合流行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相似文献   

12.
陈琳 《经济经纬》2008,(3):24-27
笔者运用标准的计量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特征事实,测算了中国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贡献和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结果显示,中国的经济增长是要素投入和包括人力资本、制度变迁、技术进步等全要素生产率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做出了大约三分之一的贡献.因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并不完全是投入驱动型的,而是真实可靠的增长.  相似文献   

13.
14.
周国富  廖筠 《现代财经》2006,26(4):50-54
由于东、西部地区原有的经济基础不同,因而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时序、广度和深度不同。金融机构的效率和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也不同.使得东、西部地区在储蓄——投资转化的各个环节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最终导致了二者在经济增长速度和持续性上始终存在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物流业与经济增长的倒“U”型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雯倩  袁桂秋 《经济论坛》2011,(11):184-186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本文首先将反映物流水平的多个指标归结为"物流得分"。在此基础上,对北京、上海、山东和辽宁等31个省市进行面板分析,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物流业和经济增长之间有着显著的倒"U"型关系。该关系表明任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不发达物流业,或者超前于经济发展的相对过剩的物流业都不利于经济增长,物流业应该与经济增长之间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周沼竹 《当代经济》2016,(30):47-49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各地的经济都取得了较快增长,但各地的经济增长也呈现出不平衡性.本文选取了2000年~2015年的数据,以山东省为例,将山东境内17个地市划分为半岛地区、鲁中地区、鲁南地区、鲁北地区、鲁西地区五个区域,研究了五个区域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分析了经济发展的动因及制约因素,并针对问题,提出促进山东省经济增长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产业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以东部11省、市为例,采用产业结构贡献度的统计方法,研究了1996—2007年东部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效应。认为东部地区由于产业结构调整进展不一,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8.
基于扩展的索洛模型,采用岭回归方法分年段研究测算近30年和2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因素和变化趋势。结果显示,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举足轻重,科技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市场化和对外开放效应逐渐弱化。建议科学设计并有效执行投资、科技、人口和改革开放等方面的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趋同分析   总被引:63,自引:2,他引:63  
徐现祥  李郇 《经济研究》2004,39(5):40-48
Lucas(1 988,2 0 0 2 )一直强调城市具有不同于国家、省区层面上的经济增长特性 ,但为现有的有关文献所忽视。本文采用趋同分析的标准方法 ,就我国 2 1 6个地级及其以上城市展开讨论 ,结果发现 ,与我国省区趋同模式不同 ,我国城市经济增长存在δ趋同和绝对β趋同 ;从趋同机制上看 ,我国城市层面上同时存在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所强调的趋同机制。本文的发现是稳健的 ,且有助于对我国地区差距的进一步理解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经济增长与就业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问题的提出 最新公布的《2007年浙江省统计公报》显示,初步核算,2007年浙江全省生产总值为18638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2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009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521亿元,分别增长2.8%、15.4%和15.1%。资料同时显示,2007年末浙江全省从业人员325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7.6万人,增长了2.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