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俞素梅 《商场现代化》2014,(25):210-211
说起GATT第20条一般例外的成功适用,人们常常会想到1998年加拿大诉欧盟的石棉案,作为在WTO成立以后第一例成功援引第20条一般例外获得成功的案例,它是WTO处理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对于帮助我们把握今后WTO协调环境与贸易关系的发展趋势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从一般例外条款GATT第20条b项的适用条件,到介绍石棉案的案情,再将二者相结合,通过详述石棉案如何成功的运用GATT第20条,试图得出GATT第20条b项得以成功运用的经验和启发。  相似文献   

2.
中美知识产权案已进入WTO争端解决程序。中国有关知识产权保护和实施措施是否违反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世人拭目以待。本文拟对该案所涉TRIPS协议条款,做进一步的条约解释,以期探讨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在国际贸易中作用凸显,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文章通过对1995年以来WTO争端解决机构裁定的五个TBT典型案例,尤其是2012年三个典型案例的分析,从WTO争端解决机构对TBT协定附件第1.1条、2.1条、2.2条和12.3条的解释和适用,对"技术法规"、"非歧视义务"和"不必要贸易限制"等关键条款进行分析和厘清,分析TBT协定适用趋势,为我国运用国际规则应对有关TBT贸易争议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WTO争端解决机制为所有成员的贸易争端提供了多边解决的平台,但当一个WTO成员在通过诉诸WTO采取多边救济程序的同时,是否还可以采取单边的临时救济措施,换句话说是否可以进行单,多边轮流救济?欧共体商用船舶贸易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我国加入WTO以来,反倾销这种“合法”的贸易保护措施已成为一些国家实施歧视性贸易壁垒的重要形式,从而引发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反倾销的研究,本文首先就我国学者的研究进行了综述。2005年我国四大维C生产商共同面对了一起反垄断案,这是海外针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垄断诉讼第一案。这一案引发了反倾销与反垄断关系的新思考,本文在对反倾销和反垄断进行了简单的经济学比较分析后,探讨了它们的发展趋势,得出针对我国的反垄断可能会蔓延,但仍将以反倾销为主的结论。最后,提出了一些应对贸易摩擦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当今国际社会,发达国家通过多种渠道将劳工权益保护的要求和自由贸易相结合。尽管WTO本身对是否将劳工权益保护问题纳入到WTO贸易协议中持不积极的立场,但是与劳工权益保护相关的贸易争端却极可能诉诸于WTO。从欧共体诉美国"301条款"案、印度诉欧共体普惠制案以及美国对中国彩电采取反倾销措施案中,都可以看到涉及劳工权益保护的贸易争端在WTO发生的可能。于此,WTO必须解决对此类案件的管辖权以及法律适用的问题。发展中国家应当警惕此类问题的发生,并利用WTO的相关规定,维护自身的权益。  相似文献   

7.
WTO裁决的有效执行,关涉WTO的权威和存续价值。随着中国在WTO被诉和败诉案件的增加,如何执行WTO裁决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本文旨在对WTO争端解决中国败诉案执行相关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分析中国败诉的原因、败诉案执行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败诉案执行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而对中国败诉案执行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因资源出口限制措施引发的WTO贸易与环境争端开始涌现。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案是其中典型的代表。该案中各方的争议以及争端解决机构的裁决体现了WTO贸易与环境争端解决的一些新特征。通过分析该案可以对资源出口限制措施与WTO规则的冲突有很好的认识。该案体现了WTO在维护贸易规则的同时日益关注资源与环境保护。就我国而言,该案凸显了协调国内法律与政策和WTO规则的必要性,也启示我国应合理进行资源出口限制,在国际贸易谈判中维护自身利益。  相似文献   

9.
"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口措施"一案,是中国加入WTO后第一次作为被诉方参与法律审查程序的经历。尽管这一争端经过专家组和上诉机构的审查,中方在主要问题上败诉,但是分析案件审查过程中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对WTO规则解释和适用,一方面有助于中方执行争端解决机构裁决,并制定更加合理的产业政策;另一方面便于监督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对WTO规则的适用。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所谓超WTO义务("WTOplus"),是指WTO某些成员所承担的高于普通成员所承担的WTO义务。随着中国出版物案、原材料案和稀土案中一再出现的"GATT一般例外条款对《中国加入议定书》的可适用性"之争持续升温,超WTO义务问题也日益引发各界瞩目和重视。WTO法律体系怎么会产生超WTO义务条款呢?多数学者都认为,超WTO义务起源于加入议定书和被纳入加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