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远远 《价值工程》2005,24(9):37-39
运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理论,分析了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五家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国物流企业的特点及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可以归纳为人力资源营运能力、生产能力、交易能力、技术创新及发展能力、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每个要素都有相应的财务评价指标,这些财务指标构成了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财务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AHP)是评价这些财务指标的一个好方法.文章通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三家物流企业进行实证研究,并对它们的综合核心竞争力进行排序,从中选出最优的企业,同时,对落后企业提出建议,以便进一步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物流运输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物流运输企业核心竞争力内涵、特性及要素的分析,进行了道路货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培植的途径,分析了评价与培植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吴琳  张丽娟  和谐 《物流科技》2014,(1):121-125
以"顾客价值"为切入点,结合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特征和行业环境,对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提出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五个主要核心竞争力。并根据以上分析构建了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模糊综合模型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文章最后对A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实证分析,在验证该方法可行性的同时,希望通过评价结果使企业认清自身的竞争能力,找到缺点与不足,为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基于灰色层次模型的物流企业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信息化水平、人员素质、企业规模、成本费用、客户服务水平、管理水平等六个方面建立了评价物流企业的多级指标体系。通过专家评分的方法得出物流企业各项具体指标的强弱情况,把层次分析法(AHP)和灰色系统理论结合起来建立了灰色层次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某物流企业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6.
仓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郢  毛海军  程日盛 《物流技术》2005,(7):46-48,51
通过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分析研究,结合仓储企业的行业特点.从物流业务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资本运营能力四个方面构建评价仓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并应用综合模糊评价模型对仓储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依据中小物流企业资源整合的要求,分别从客户资源整合、信息资源整合、能力资源整合、组织资源整合中得出若干指标。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理论,建立了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具体实例论述了多层次灰色评价方法在中小物流企业资源整合能力分析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16,(24):104-106
为分析和评价物流企业竞争力,通过建立评价体系,分别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企业竞争力做出评价与排序,并对评价结果加权平均。进而为考量一定区域内企业竞争力辐射范围及其占比,文中运用断裂点理论得到各企业的竞争力辐射半径并分析了基于断裂点理论下的影响范围占比,两次评价结果较为接近。因此,企业在培养竞争力的同时可兼顾辐射范围,并根据权重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9.
首先概述了物流企业竞争力构成的基本因素及其相应的财务评价指标,从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本运营、核心产品服务的生产经营能力、营销服务管理能力以及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其竞争力大小的重要变量,接着应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物流企业竞争力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以上述竞争力因素作为一级评价指标分解和衍生了细化的二级可量化的财务指标,以此作为下一步实证研究的矩阵构造向量,最后基于AHP层次分析法对物流企业竞争力从财务指标评价的视角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0.
钱玲英 《物流技术》2012,(21):347-349
首先概述了物流企业竞争力构成的基本因素及其相应的财务评价指标,从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本运营、核心产品服务的生产经营能力、营销服务管理能力以及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其竞争力大小的重要变量,接着应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物流企业竞争力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以上述竞争力因素作为一级评价指标分解和衍生了细化的二级可量化的财务指标,以此作为下一步实证研究的矩阵构造向量,最后基于AHP层次分析法对物流企业竞争力从财务指标评价的视角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1.
范江  张玉坤 《价值工程》2012,31(36):13-14
本文基于物流产业下的公路货运运作体系的货运企业以及与之相关联的货运站场、货运信息交易市场三大模块进行罗列分析,其中侧重解析现阶段公路货运企业系统的既存瓶颈与集中问题。进一步明确物流振兴背景下的公路货运运作企业的宏观价值、持续提升货运站场更新改进的综合实效、稳步优化货运信息交易市场整体效益。从而在全面完备地组建构筑集货中心、分货中心、转运中心以及加工中心这一综合集约式的运作体系的前提基础之上,最终快速协调地实现公路系统货运运营企业体系的稳定、持续、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12.
姜玉蕊 《物流科技》2014,(4):133-135
国际货运代理实训课程基于工作过程;以企业和岗位需求为导向,注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文章通过对国际货运代理课程的特点分析,具体说明国际货运代理开设实训课程的必要性,阐述国际货运代理实训课程设置的目的,分析国际货运代理实训课程讲授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理论建立公路货运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车辆载重程度对货运需求、车辆使用决策、车型演化、车辆运输成本以及路面性能的长期动态作用,继而进行车辆重载运输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估。最后形成一套完整的公路货运车辆重载运输对社会经济影响的系统化研究方法。基于实例的仿真结果表明,在货运车辆普遍重载的条件下,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动、路面厚度的提高、路面维修间隔期的改变和公路税费标准的调整均不会对车流轴载水平乃至公路货运系统的运行产生根本性影响。在实施车辆载重限制后,系统行为又表现出以下重要特征:反直观性、远期与近期利益相矛盾、系统绩效受车辆载重标准与产业结构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龙颖  戴子文  周立新 《物流科技》2010,33(10):133-136
货运代理商的选择合适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物流业务的顺利完成。针对某跨国公司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多的特点,从实用角度出发,充分发挥企业物流专家的经验,提出了货运代理商的加权评分法,并且设计了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入AHP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实例分析结果表示,该方法比直接评分法更能体现企业选择货运代理商的差异性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在铁路货运营销中运用价格策略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晶 《物流科技》2006,29(4):60-62
价格是市场营销组合的重要因素。铁路货物运价制度运用得当与否直接关系着吸引运量的多少和使路运输企业利润的高低。并影响着运输市场营销组合的其它因素。根据营销环境的变化,灵活调整价格,科学制定价格策略,才能使企业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分析现行运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在铁路货运营销活动中运用价格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孙冰  李柏洲 《物流科技》2003,26(2):47-50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BP网络的企业产品创新状况评价模型,文中对指标体系的构建、神经网络结构的选择、网络学习的算法流程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并用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具体运用。经检验,该模型的学习能力较强,训练结果比较准确。该模型的建立为评价企业的产品创新状况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分析并确立了城市货运交通枢纽优化布局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了定量指标、定性指标隶属空间确定的方法及指标权重向量的确定方法,建立了城市货运交通枢纽模糊评价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我国铁路货运组织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文章通过借鉴国内外著名企业的成功模式与案例分析,阐述了在商品丰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对用户市场的掌控能力是企业在整个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首要因素,并提出了中国铁路货运组织改革的具体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工业企业经济增长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艳艳  顾平 《价值工程》2008,27(5):14-17
在经历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一系列环境、社会等问题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方面,这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经济增长质量。从企业的层面上对经济增长质量进行研究,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环境质量和社会效益六个方面比较全面的构建了评价工业企业经济增长质量的综合指标,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