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吉林农业农村经济信息》2005,(6):19-19
由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选育的超级稻“两优培九”在创新育种方面取得突破,成为我国第一个将两系法与亚种间杂交合为一体的杂交稻,表现出超高产潜力,标志着我国杂交水稻育种进入超高产时代。 相似文献
3.
程式华,1958年11月出生,浙江遂昌人,汉族,中共党员,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全国超级稻研究与推广专家组执行组组长、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农业部超级稻新品种选育与示范项目首席专家、浙江省水稻重大专项(8812计划)首席专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曾荣获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4.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人们一直在追求提高水稻高产的目标。本文首先介绍了水稻超高产的关键栽培及调控措施,然后分别从四个方面研究提出了水稻超高产栽培关键技术及调控的具体措施,旨在为我国超高产水稻的研究和种植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6.
7.
水稻的种植及其后续的加强育种管理一直是我国农作物发展的基础.在天津水稻种植中,播种面积及产量,分别占据粮食总播种面积的42.7%、32.8%,所以水稻的育种非常重要.本文就天津市水稻育种的发展趋势与对策展开讨论,阐述水稻育种的重要性,研究如何在水稻育种后对水稻实现有效的种植. 相似文献
8.
1月21号,"中国(福建)东方种业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示范推广"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我国著名水稻育种家、福建农业科学家刘文炳向全国示范推广其超高产优质杂交稻的新品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10.
近年来,随着小麦品种和栽培技术的不断升级,小麦亩产量有了很大提高.本文根据超高产小麦栽培试验结果,总结出小麦实现超高产的主要栽培技术与管理措施,对于指导小麦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灌阳讯今年以来,灌阳县在去年取得中、晚稻全区单产最好成绩的基础上,今年再建立百亩公关点4个,千亩展示片3个,万亩示范区2个,累计实施创建高产示范面积8.5亩。为了保证创建目标实现,他们采取了有力措施:首先,实施三个强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升周至县小麦的综合生产能力,探索小麦高产超高产的栽培技术措施,我们通过超高产试验、小麦新品种试验示范和高产示范户的产量调查等方法,总结出了适宜周至自然环境的超高产途径:1、高肥力土壤是超高产的前提条件;2、高产品种、配方施肥、精细播种、及时冬灌、“一喷三防”是超高产的五大关键技术.3、主攻穗数,增加粒数,稳住千粒重是小麦超高产的方向,产量构成成穗40万穗/亩以上,稳粒数42粒/穗以上,千粒重42-43 g.组装集成相应的栽培技术亩产可达600 kg以上. 相似文献
14.
15.
用热血辉映党性,用执着谱写华章。钮中一,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育种专家,怀着对党的赤诚之心,把水稻育种工作当成毕生追求,几十年如一日,矢志不移。他像候鸟一样追赶着太阳,南来北往育种。他埋首于育种田间地头,成为秋日里默默的丰收者,诠释着新时期共产党员的理想与追求。 相似文献
16.
从2000年第一期目标的亩产700公斤、2004年第二期的亩产800公斤、2011年第三期亩产926.6公斤,到2014年的亩产1026.70公斤,我国杂交水稻育种研究在14年里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四连跳"。实际上,这些成绩绝不是只存在于实验室里的数据,科研成果转换成生产力,也不是数字变化这般简单。"第四期目标的实现,意味着我国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又提升了一个档次。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2010年7月26至30日,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到广西考察杂交水稻千亩连片超高产栽培示范工作,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亲切会见了袁隆平。考察期间,袁隆平亲自到桂林、宁明等地的田间地头进行实地察看和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18.
土壤出现盐渍化是现代化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盐胁迫能够对农业作物的产量、蛋白质的合成以及光合作用带来严重的影响。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生产面临的局势越来越严峻,耕地的盐碱化对水稻的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对杂交水稻在不同生育阶段的耐盐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不同阶段内言行的分析,对不同的育种策略进行探究,促进水稻的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作物在育种环节较为复杂,其中涵盖诸多信息,稍有不慎就会限制作物产量.目前,在现代农业领域中存有诸多育种技术,这些育种技术在各种技术的加持下,整体性能和效果得到显著提升.为了更加了解育种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实践,本文以育种技术为基础,阐明其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实践价值,继而提出其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实践状况. 相似文献
20.
农业生产所采用的水稻新品种类型与社会经济及生态条件变化的诱导密切相关。本文通过浙江省历年育成并在生产上推广的水稻品种特性的实证分析,得出随着化肥供应量的增加,肥力水平的提高,不断诱导出一些矮秆抗倒的品种;随着病原菌生理小种的变化,不断诱导出一些生育期短的适宜于多熟制种植的品种。矮秆与早熟品种的选育滞后年限为4年,抗病品种的选育滞后年限一般不超过4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