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宽带业务是中国电信实现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的基础。也是实施全业务运营的基础。中国电信2008年10月接手CDMA网络后.当年12月在全国打响了全业务运营的第一枪。之所以能够如此快地推出全业务运营.主要是基于中国电信良好的宽带网络,通过宽带业务来融合发展移动通信和iTV业务,同时保有固话业务。 相似文献
2.
作为移动通信行业的领先者,中国移动能否实现企业盈利最大化依赖于两大市场战略:是确定客户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二是如何把这些产品和服务以最有效的方式传递给客户。要实现两大市场战略,就要通过客户细分来识别和量化销售机会,选取科学精确的细分方法,为设计和生产产品或销售产品找到准确的目标市场。对于中国移动而言,基于客户细分的精细化营销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层出不穷的新业务推广上,能否结合业务特点寻找相应的目标客户,将是新产品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客户认可、实现规模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过去城市邮政网络一直沿用一地一个中心的体制。在现代化飞速发展的今天,这种体制对提高邮政的吞吐处理能力和运递时限受到极大的限制。任何范畴的管理体制都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不断的更新。邮电体制也是如此。仅举市内电话网络一局制被多局制取代为例, 相似文献
4.
基于聚类算法的客户细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户细分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了,方法也有很多,现在普遍被电信企业采用的是基于ARPU和基于社会特征的客户细分法。基于ARPU的客户细分法操作简单,但无法把握客户对不同业务的需求特点;基于社会特征的客户细分法采用统计学方法,通过一个或几个变量,如客户年龄、消费层次、在网时长等,将客户群体分为不同的组。当变量增加时,分组数大量增加从而难以管理和操作,所得的分组也就不能反映该组的内在特征。本文中,笔者介绍一种可对客户多种描述特征进行综合聚类的客户细分方法,其中采用的关键技术是聚类算法。此方法可使客户的细分数量既在可管理的范围内,又尽量让同一细分群的客户具有相似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6.
服务营销是企业为充分满足消费者需要在营销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活动,它包含纯粹的服务产品营销和基于实物产品的服务营销两类。前者如邮政、金融、旅游、教育行业的服务,后者如IT行业、家电行业产品的售后服务。 相似文献
7.
运营商正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和发展压力——离网率居高不下、增量市场放缓、ARPU值和利润持续走低。客户选择在增加,对服务越来越挑剔。提高服务和营销水平,保持客户满意并持久忠诚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9.
黔东北大山深处的苗族聚集区长兴镇,2014年春节的热闹程度似乎远超往年。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外出务工者纷纷返乡,年节气氛日渐浓郁。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各村寨的斗牛、赛马以及男女青年“游方”、对歌等富有民族特色的节庆活动此起彼伏,给大山深处僻静的小镇和村寨带来了少有的喧嚣。 相似文献
10.
在商业模式的创新中,最有影响的是GE的服务经济与IBM的系统解决方案。近十年来,中国企业开始以GE、IBM为标杆着手进行转型,系统把握客户需求,提出了"为客户创造价值"、"成就客户"等理念。如今,为了更进一步满足客户需求,有一些企业将目光瞄向客户的客户。笔者将这种现象定义为"客户一体化"。 相似文献
11.
12.
针对邮政企业收并银行储蓄网点的债务承担问题从法律的角度作了较具体的分析,其中对债务承担的方式和债务承担的法律效力作了定性阐述,目的是使邮政企业依照法律程序合法地承担银行转让的债务。 相似文献
13.
14.
电信业是典型的服务业,电信服务即电信产品.从这个意义上说.电信服务有着更宽泛的“服务”含义。一般来说,电信服务范围覆盖从设计、生产、销售到使用的全过程,其中每一个阶段都涉及诸多客户感知的质量诉求。 相似文献
15.
16.
怎样才能吸收更多的储蓄款傅华我国邮政储蓄已突破了600亿元,而工商行的余额则已达到了3000亿元,差距是很大的,这除了邮政储蓄开办的时间短外,还有一些人为的因素。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人有钱不愿意存到邮政储蓄来,这些人中甚至包括一部分邮政... 相似文献
17.
章阐述了邮政金融创新宏观上的制约因素,分析了当前邮政储蓄本身在金融创新上的制约因素,并对邮政储蓄金融创新作了探讨性的展望。 相似文献
18.
19.
20.
邮政要扭亏为盈,必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明确了解邮政的客户群在哪里,哪些是最重要客户客户需要什么,怎样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等。邮政客户服务中心系统是一个面向客户的、建立在呼叫中心基础上的综合型智能业务平台。下面就邮政客户服务中心系统如何面向客户发展业务谈几点看法。 一.树立“以客户为中心”观念,建立新型邮政客户服务体系 现阶段邮政业务各系统之间相互独立,客户用邮信息以业务种类来划分。其结果是:各系统之间无法共享丰富的客户资源,不能为客户提供全面的用邮服务,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应利用邮政客户服务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