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集约农业的本质应是通过农业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能量和物质转化来实现农业高产高效的。因此,它不仅包括在一定的土地面积内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精耕细作,而且还应包括技术含量种养业之间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只有在此意义的集约农业,才具有发展集约农业的广阔前景。本文即红河州边疆山区(简称边区)为对象试述有关边区发展集约农业的问题及其途径。  相似文献   

2.
解决山区粮食问题的出路究竟何在?面对现实和在山区农民的商品经济观念孕育成熟之前,采取“固定耕地,集中投入,科技上山,提高单产”的办法,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第一,人平固定一亩土质较好的耕地作为基本农田或“当家地”,不会回到“以粮为纲”的老路。山区,特别是高山地区,幅员辽阔,人口密度小,不仅人平占有非耕地面积大,而且人平占有耕地的面积也相对较大。以四川万县地区为例,海拔在1,000公尺以上的地  相似文献   

3.
(一)洪雅县张村公社,总面积7.5万亩,8个大队,31个生产队,489户,2,573人,耕地1,780亩(不包括开荒地),人平0.7亩.山高坡陡,自然灾害频繁,粮食产量长期低而不稳.林业资源丰富,有林地4.4万多亩,人平17亩;荒山1.8万多亩,人平7亩.过去由于单一经营粮食生产,毁林开荒2万多亩,人平口粮却不到400斤,人平分配收入只有50—60元.全社生产靠贷款,吃粮靠返销,生活靠救济,劳力大量外流,最多的一年搬家下山的达130多人.1980年8月,经上级批准,这个公社试办了林工商联合企业,实行"以林为主,林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有19个市,其中广州、深圳市是中央计划单列市,潮州市是省计划单列的副地委级的市。有76个县和相当于县的38个区。1639个乡镇。人口6346万,土地面积17.75万平方公里,耕地3777万亩,人平耕地6.2分,人平比全国少了一半。  相似文献   

5.
增加农民收入 ,减轻农民负担 ,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农村稳定 ,而且关系到扩大内需方针的落实 ,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因此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农民的增收减负问题 ,把增加农民收入和减轻农民负担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来抓。根据“多予、少取、放活”的精神 ,在目前农民增收困难的情况下 ,免征农业税 ,则是一项增加农民实际收入、减轻农民负担的有效措施。同时 ,免征农业税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1 我国人多耕地少 ,农村人平有效耕地不到 1亩 ,有的地方只有几分地 ,不足 1亩的耕地基本上只能养活农民自身…  相似文献   

6.
中江县永门区地属浅丘,人平耕地只有8.4分,1980年有一户试种蘑菇.1982年种菇户发展到86户,遍及6个公社、85个生产队.到今年春,全区种菇的已发展到2,950户,占总农户的14.5%,种菇面积104万平方尺.鲜菇产值可实现104万元,种菇社员人平收入80多元.永门区蘑菇生产所需的菌种、栽培技术过去都由德阳县八角生物化学厂提供,盐渍蘑菇的加工,销售也靠该厂协助.随着蘑菇生产的迅猛发展,菌种需求、技术推广、产品运送以及蘑菇的加工、收购等都出现了新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就会阻碍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泸县位于川南浅丘地区,有耕地110.88万亩,其中稻田占耕地的83.58%,人平耕地不到0.8亩.土壤、气候条件适宜于水稻生产,种植双季稻有较长历史.我县复种指数高,耗地作物面积大,70年代前期,稻田施肥水平很低,多是"白水秧"、"卫生田".以后化肥增加,施肥水平提高,但化肥占施肥量80%以上.因此,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肥料效益差,不仅早、中稻坐蔸面积增大,晚稻赤枯病也严重,粮食产量徘徊.1979年水稻总产只5.8亿斤,平均亩产还不到700斤.  相似文献   

8.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十三大提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四川省委(1989)4号文件也指出:"农业生产要有新的突破,根本在于科技进步".我们四川省人口众多,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相对较少,全省人平耕地只有9分,仅占全国人均占有量的60%,而每年人口在增加,耕地在减少.因此,增加农作物产量,主要应走依靠科技,扩大复种,提高单产的路子.建国以来,我省粮、棉、油产量成倍增长,主要通过更换良种、改进栽培技术和改革耕作制度,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实现的.近年来,我省粮油减产,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武胜县充分利用全县一江四河74条小溪的11.73万亩天然水域和81座中小型水库、3863口山平塘、411节石河堰的2.93万亩工程水面优势发展水产业,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产业化格局。1997年全县成鱼产量5562吨,1998年突破  相似文献   

10.
岳池县兴隆乡断碑村七社,在10年前因修水库淹没了田土170多亩,仅剩30亩瘠薄地和6个光山头.当时,集体财产只有13头耕牛,两处保管室和75元现金,因此先后有16户社员搬走.然而,经10年的艰苦努力,这个社1991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26.6万元(人平1632元),比1982年的5.1万元增加了4.2倍,其中集体统一经营收入10.3万元,占总收入的38.7%,人平632元;农户家庭经营收入16.3万元,占总收入的61.3%,人平1000元.目前,全社有集体果园3个,年产水果达5万公斤;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一个,商店2个,年产20万匹砖瓦窑一口,采石场3处,载重12吨的运输船一艘,集体房屋面积832平方米,固定资产达17.44万元,比1982年的1.14万元增加了14.3倍.  相似文献   

11.
一、武胜县实施大豆工程效果好 武胜县大豆工程经过三年的发展,目前已间种7333公顷,净种667公顷,年产1万吨.该县实施大豆工程经历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一、四川土地资源的特点 1.人多地少矛盾突出,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四川幅员面积8.5亿亩,人平8.5亩,比全国少40%,有耕地9,512万亩,人平0.92亩,比全国少1/3。全省可供开垦的宜农荒地很少,而且都分布在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开垦利用难度大,四川是全国人多地少最为突出的省分之一,人地矛盾十分突出。 2.土地资源分布与人口分布很不匹配。西部高原和南部山地约占54%的幅员面积,只有6%的人口;东部盆地只有46%的幅员面积,却居住着94%的人口。  相似文献   

13.
磐安地处浙江中部,山多地少,人称"九山半水半分田",人均水田仅0.5亩,每年需要国家返销粮1000多吨。近几年来,随着该县经济的不断发展,非农建设用地的增加和耕地偏少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缓和这一矛盾,协调好"吃饭与建设"的关系,努力实现全县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该县党委、政府采取了"开源与节流"并举的措施,一手抓"耕地冻结",一手抓"造田造地",在全县发出了"亩田必造,分田必开"的号召。两年来成绩显著,共计造田造地1684亩,完成"九五"计划任务数的71.4%。1997年实现耕地总量净增加404亩,达到了预定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4.
荣县龙潭镇地处浅丘,人平耕地1.3亩,人平产粮647公斤,1987年,在粮食、饲料价格上涨,养猪比较效益下降的情况下,这个镇大抓科学养猪,带领农民走出了养猪低谷。  相似文献   

15.
一、我县耕地现状及递减变化1989年末,渠县有耕地995404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1.11%;总人口1273322人,人平耕地0.78亩,劳平耕地1.7亩。人平耕地和劳平耕地都低于全国、全省、全地区的平均水平。建国初,全县总人口824703人,耕地总面积  相似文献   

16.
巴中县三江乡民主村6社由于修建电站,占地较多。目前,全社人平土地仅5分,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他们围绕土地做文章,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发展路子,实现了粮、经同步增长。1983年以来,全社人平产粮稳定在400公斤左右,人均产值收入每年以100元的速度递增。1990年全社总收入达30.52万元,其中,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宣汉县南坝区积极探索出了一条发展集体经济解决农民负担问题的新路子。这个区共有六乡一镇,农业人口11.4万人,除农业税外,1989年总共应负担1626444元,人平14.26元,占当年人平纯收入292元的4.8%。他们依靠发展集体经济解决农民负担72.65万元,人平减轻负担6.37元,农民人平实际负担为7.89元,占纯收入的2.7%  相似文献   

18.
山区潜力极大雅安地区位于四川盆地西缘,属盆周山区,概称:“八山一水一分田。”全区总人口131万人,总面积2,288万亩,其中耕地占8.9%,水域占2%,森林、荒山、草坡占89.1%。人平耕地2.4亩,但非耕地却有16.1亩。雅安地区要在农村实现十二大确定的战略目标,捆在小块耕地上做文章是不行的,  相似文献   

19.
族地区粮食购销市场化后,注重粮食安全,是粮改中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一、甘孜州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1.实施天保和退耕还林工程后,耕地减少,产量下降该州2001年减少耕地3.5万公顷,粮食减产0.78亿公斤,人平144.5公斤。五年内退耕还林(草)7.3万公顷,人平减产306公斤,人平生产粮食只有150公斤左右。国家基本建设用地增加,全州耕地面积还会减少,粮食生产空间越来越狭小。全州人口按平均7.8‰递增,每年将增加人口7100多人。粮食供应缺口增大,粮食安全不可忽视。2.粮食需求增加①实施退耕还林(…  相似文献   

20.
我县地处嘉陵江中游,川中偏北部.农耕地127万亩,农业人口126.5万人,人平耕地一亩.土质肥沃面积仅占全县总面积的10%;其余90%以上为紫色土,尤以遂宁组红榕紫泥为多,占全县总面积三分之一以上,红石骨子土保水保肥力弱,加之植被稀少,森林复盖率只占6.8%,造成水、土、肥大量流失.在盐溪河测定:洪水期间河水悬移质含量每方达2.3公斤,折每平方公里每年流失泥沙1,031吨,相当于6.9亩耕作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