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1 毫秒
1.
目前,国有大中型煤炭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亏损加大且居高不下,“三角债”增加,资金极为紧张,普遍发生欠发职工工资,债务沉重,还贷、纳税发生困难;下岗人员增多,减人提效并未收到显著成效。效益较差是管理粗放、素质不高的必然结果,而企业管理工作的好坏集中反映在效益上。当前,企业管理工作出现下滑,主要表现在:(1)部分或不少的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上不去,有的上去了又跌了下来,  相似文献   

2.
1 转换经营机制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需要创造两大外部条件:一是要有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这是企业最重要的环境条件.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才有可能使企业不再去找市长,而去找市场,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二是在管理上,要完成政府对企业管理方式的转换.从根本上说,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管理模式,一方面上级部门仍然管得过细过繁,另一方面,企业“等、靠、要”已成为习惯.这两方面转换没有解决,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就将成为一句空话.国有企业经营机制主要应实现三大方面的转换:(1)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要实现由  相似文献   

3.
最近几年,一些国有企业忽视和放松了企业管理工作,一些国有企业面对市场经济,原有的管理工作不能及时转轨,没有找到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强化内部管理的契机或突破口,致使企业管理处于新旧管理体制交替过程中的不适状态,造成企业资金利用率低,产品质量不高,消耗降不下来,产供销脱节,劳动生产率不高,甚至严重亏损。从国家有关部门对部分亏损企业的调查结果看,由于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亏损的占sl.71%。这说明亏损企业主要是管理落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强企业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酒钢公司的…  相似文献   

4.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颁布实施,加快了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步伐。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企业普遍加强了产品开发、营销、信息等方面的工作,涌现了一批市场意识强、竞争能力强、经济实力强的先进企业。但是,必须看到,某些地区、某些单位,忽视苦练“内功”,放松内部管理的倾向十分严重。管理工作“滑坡”,质量问题突出,责任事故频繁,经济效益下降,原材料消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地质勘探存在的主要弊端是吃国家事业费的“大锅饭”,忽视地质成果和经济效益,同时,生产一线长期缺员,上下级之间,以及管理、生产、辅助部门之间联系不紧密,工作不协调,管理工作薄弱,特别表现在生产和管理上岗位责任不清,工作职责不明,经济责任不落实,分配关系不合理,奖罚不明等等,以致“干好干坏一个样”,甚至“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捣蛋  相似文献   

6.
从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现状看,由于承包责任制的不完善,在企业经营目标刚性约束的情况下,成本管理却出现了软约束,这种硬与软的尖锐对立,造成了企业成本管理的职能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一、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疲软的成因经过六年总承包,煤炭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宏观与微观的比例失调、企业内部与外部关系紧张等诸因素的影响,企业缺乏降低成本的内在动力和外部压力,抑制了成本管理的积极性,致使成本成为制约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1.高度集中的承包制,加剧了成本管理疲软。目前煤炭企业实行  相似文献   

7.
在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成长壮大,朝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迈出了前所未有的步伐。当前,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的攻坚阶段,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集中暴露出来。如相当一部分企业还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经营机制不活、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管理水平不高、生产经营艰难,经济效益下降等。本文从管理的角度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国有企业管理现状  相似文献   

8.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已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既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总结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我们也应当注意到,有些国有企业的改革,只是致力于企业制度创新,而忽视企业的管理创新;只是简单地把“工厂制”改为“公司制”,而不是坚持“三改一加强”,配套推进,综合治理。虽然是“制”改了,但企业的管理思想、方法、手段依然陈旧,管理效能依然低下。其结果是治表没治本,欲速则不达,企业的经济效益并没有达到预想的目标。究其原因,与  相似文献   

9.
国有大中型企业被我们国家称为“国宝”,而在国家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这些国宝在运行中普遍都碰到了困难。特别是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新旧体制转换中的深层次矛盾暴露得越来越充分,国有大中型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相当一部分企业对此不适应,突出表现在思想观念、运行机制、组织结构、管理方式都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生产经营运行质量和效益下降,亏损增加、拖欠严重、结构调整滞后、产品档次低、品种少、价格高、竞争能力差,一些企业陷入难以正常运转的困境。这种状况不仅从总体上抑制了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也制约了全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来说,  相似文献   

10.
“九五”期间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重点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局长张佑才最近说,“九五”期间,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点是一把握一个中心,完成三项首要任务」,即围绕国有企业改革这个中心环节,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基础管理工作.具...  相似文献   

11.
解决国有企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体制改革,进而提高经济效益。一、国企改革的现状如何增强活力,提高经济效益,是国有企业近几年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追求的目标,但从总体发展情况看,由于这一改革涉及面大,始终没有找到有效的途径,致使国有企业的活力不足,经济效益不高,集中体现在资产负债率过高、资产流失严重、权责不明、政企不分、产权制度不明晰、效益不佳等,始终是困扰国有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1.经济效益依然不佳。“八五”期间,纺织行业同其他行业的国有企业一样,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有了较大发展,…  相似文献   

12.
“九五”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重点确立"九五"期间,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点是把握"一个中心,完成三项首要任务",即围绕国有企业改革这个中心环节,努力完成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基础管理工作。具体来讲,在全面完成全国清产核...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何在?撇开种种议论,让我们看看现实: 据权威部门对2000多家亏损国有企业的调查,结果表明,政策性亏损占9.9%,宏观原因亏损占9.2%,而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亏损却高达81.71%! 答案很明确,在国有企业亏损的诸多因素中,经营管理不善是其主要症结。同时也向我们昭示:搞好国有企业的关键是强化内部管理。 然而,近年来一些企业恰恰“冷落”了内部管理,管理思想、方式跟不上新形势,“以改代管”、“以包代管”、“以罚代管”等错误倾向比较普遍。部分企业领  相似文献   

14.
对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几点看法(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几点看法(上)周叔莲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迫在眉睫经过改革,确有一批国有企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换了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了活力;但是,从整体看当前国有企业的形势是相当严峻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有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改革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当前一些国有企业存在经济效益不佳,亏损严重,活力不足等很多问题和困难。这一方面是由于企业的外部环境即传统计划经济下政企不分。权责不清,产权关系不明确,企业负担过重等因素造成的;但另一方面从企业的内部看,缺乏科学的管理体制是造成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佳,亏损严重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我国国情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是目前国有企业应抓好的重要事情,也是搞好国有企业的关键,笔者认为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6.
<正> 计量管理工作是各项工作的基础,是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加强企业管理,就应首先从加强计量管理工作入手,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核算有一个较科学的依据,做到“数出一家,量出一门”。因此,加强计量管理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计量管理包括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从产品设计、开发、安装和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和各种应用方面的管理,是在保证计量器具以及其它各种检验设备、测量设备和试验设  相似文献   

17.
企业管理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基础管理工作应为系统工作之基础,企业管理之本。当前,国有企业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刻,一些企业由于忙于转机建制,忽视了企业内部基础管理工作,基础管理薄弱问题十分突出,有的已因此而造成严重后果。据国家有关资料统计,在我国大部分亏损企业中,除了政企不分、产权不明等原因外,基础管理工作薄弱已成为影响企业发展和生存的最主要问题。这表现在,企业管理者对基础管理工作重视不够,企业基本规章制度不全或陈旧过时;职工业务水平低;成本管理无核算;材料物资管理混乱;内部各种牵制制度松散;财务…  相似文献   

18.
企业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了以包代管、以包代教的现象,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是企业推行经营承包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同时是关系到改革能否取得胜利的大问题。所谓以包代管、以包代教,其后果就是经营者只注重眼前经济效益的完成,不注意社会效益;通过包代替管理工作,忽视企业发展后劲、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职工生活的改善、科学技术进步;忽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企业生产经营处于盲日状态,短期行为严重。“包”而不实,“包”而不管。这些弊端在我们的企业各个层次里不同程度地存在,阻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题记:建筑企业利润持续走低,一直是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的话题,很多人把问题的症结归咎于市场恶性竞争。其实,在恶性竞争之外,还有一个可怕的“漏斗”,即忽视对隐性成本的管理而给企业利润造成的流失,即便是如此,多数企业仍然对此“麻木不仁”。隐性成本影响的何止是经济效益所谓隐性成本,是指在项目部运作管理过程中,由于人文的因素,对员工的情绪产生直或间接影响,由于这种因素引发的负面效应,有形或无形地(更多地表现在无形)影响到施工经营的正常进行,造成效益流失。隐性成本包括忽视发现成本、周边环境成本、技术散发成本、员工心理成本等…  相似文献   

20.
王艳洁  张杰 《工业技术经济》2000,19(6):123-123,F003
我国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以来,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决定企业兴衰的根本因素不是产量和规模,也不是“优惠政策”,更不是帐面利润多少和成本高低,而是整体意义上的财务状况,即财务在企业中是否居于中心地位。但是,由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尚未完成,企业经营者对财务管理地位的认识程度是不平衡的。不少企业未能发挥财务部门在经营决策中的参谋作用。而把财会部门仅仅看作专司“簿记”职能,重视规模、产量和帐面利润,而忽视资金流动性,大量流动资金被挤占,其结果是利润和产量大幅度下降;在机构及设置上仍是生产、供销、投资、财务等部门各自为政,中心不明确,各部门互相扯皮,各项工作质量下降,严重削弱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对企业管理必须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这一命题进一步探讨,以使国有企业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实质上尽快步入现代企业行列。 一、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