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实验从味精废水、朽木、活性污泥以及实验室现有菌种中筛选出8种菌种,考察了每种菌的絮凝条件及絮凝效,从中筛选出几种优势菌株,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得出它们的培养条件及絮凝效果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对津市地方风味腐乳中的菌种进行分离与扩大培养,分离出三株毛霉,两株根霉。固体扩大培养时,每克料的孢子数应不少于100亿个,菌丝及料为纯白色或灰黑色,无杂菌污染;液体扩大培养时,菌丝生长健壮、旺盛,呈纯白色或灰黑色.无杂菌污染。  相似文献   

3.
取脂肪吸脂术分离的脂肪细胞,在胰酶和胶原酶的作用下分离、培养ADSC并对其进行增殖能力、干细胞表面标志的测定以及转录因子水平的检测.分离、培养的ADSC在光镜下呈圆形、贴壁生长,可见小的胞浆突起.经细胞增殖曲线绘制,细胞在1~3d处于生长适应期,而3~6d处于对数生长期,8~10d后细胞增殖明显减缓.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表面标志结果显示分离培养的细胞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而不表达造血干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表面标志.对培养的ADSC检测其转录因子Nanog和oct-4的表达,结果显示体外培养的ADSC在第15代仍可稳定表达Nanog和oct-4.  相似文献   

4.
一株脱酚菌的分离鉴定及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炼油厂污水中分离到一株能分解苯酚、耐高温的细菌。细胞杆状,周身鞭毛、有芽孢,兼性厌氧,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培养温度在40-50℃时分解苯酚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5.
随着建筑的体积和功能性的增加,建筑物对地基的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桩基的承载能力、降低桩基造价、推广工作性好的桩基技术成为建筑行业的建筑技术的一个关键。人工挖孔桩适用于地质复杂、环境恶劣的条件,具有桩体承受压力大、成桩成本低廉、易于普及和推广等特点,是我国进行建筑项目地基工程的关键技术。本文介绍了人工挖孔桩的技术特点,说明了人工挖孔桩技术的应用范围和条件,提出了人工挖孔桩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6.
经理股票期权是西方公司普遍采用的长期激励工具,本文对我国引入ESO制度的必要条件和我国实施ESO的障碍的研究综述发现,对ESO制度引入我国企业所必备的条件和面临障碍的分析和研究是比较全面的,但这些研究都是从一般性或者说是从所有我国企业的角度出发进行的,缺乏基于具体行业、企业如何实施ESO才能使其发挥应有的效力的研究。未来研究的方向应该是结合企业的产权特征、公司治理结构、企业所处行业的特征等方面,针对我国企业引入和有效实施ESO制度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环境污染、用地紧张、资源利用效率低以及服务质量管理难度大等是自然资源型景区规划与管理中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与景区的前后台总体结构失衡有关。借鉴金融业的经验,结合服务系统前后台结构理论,提出了以后台功能分离与服务共享中心、建立为主要内容的景区空间新结构,为解决景区这些问题提供新思路。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结构应用的条件并据此构建了应用决策模型。在决策模型中引入了基准经营单位的概念,用以表述和测算景区内各类旅游企业的经营规模及其总和,再采用环境质量成本和服务提供成本两个经济指标作为考量新旧结构各自效果的主要依据,而后通过这两种成本的比较分析确定有效实施新结构模式的基准经营单位数量的最小值,以此作为景区是否采用新结构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平台以高校为依托,组织教师、管理者、学生、企业、社会等多方面资源,以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最终目的。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平台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问题进行问卷调查,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密切相关,在统计上具有显著性。完善高校创新团队运作机制,增加高校学生参与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的实践机会,继续推进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平台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软技能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等方面能力。目前,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软技能方面尚存在不足。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必须构建并提升软技能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研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社会人才需求情况,建立了毕业生就业的行业分布、岗位设置及对应的能力要求。研究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群各岗位能力要求的培养方式、手段。修订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培养方案,构建了阶段性、分层次、模块化教学体系和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操作技能训练为核心,层层递进,逐渐提升的专业实操技能训练体系及实践技能考核模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就业逐渐呈现非正规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自发地选择从事兼职、自营业、自由职业者等就业模式。美国、欧洲诸国和日本等国的非正规就业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增加,80、90年代迅速增长。本文基于1988-1999年欧洲诸国、美、日等10个国家的非正规就业增长的数据,从经济发展背景、供需平衡、规制缓和以及就业政策、社会保障、税收、劳动法制法规等制度层面比较分析欧、美、日的非正规就业增长的根源,以期启示我国更健康地促进非正规就业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