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邓小平同志于1988年9月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和科学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作用的最新和最高概括,也是对世界经济特别是生产力发展新情况、新趋势的画龙点睛。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状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生产力诸要素全面渗透、融合。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开发高技术和建立高技术产业为特征的新的产业革命迅猛发展,世界技术发展随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即高科技时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先导作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分子是掌握、推广和应用科学技术的主要力量。因此,要发展科学技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邓小同志依据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变化,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创新与发展。这一论断它在本质上揭示了现代科学技术对发展生产力、社会经济、社会进步所具有的重要变革作用。因此,深刻认识和理解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所体现的价值作用,对于提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皆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在社会主义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又一次重大的历史性转变,也是指导今后各项工作的行动方针。科技转化为生产力需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科技转化的生产力提供了现实的客观机制,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又进一步加速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一、科学技术只有通过转化才成生产力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对马克思生产力学说的重大发展.众所周知,科学  相似文献   

5.
过去,人们认为人才就是科学家、工程师、艺术家、管理者……人才这个概念与我们普通工人不沾边。事实上,有技术的工人一样是人才。我们常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只记得科学,而忽略了实现这些科学的技术。其实,技术的"含金量"一点也不比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科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进入80年代,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审时度势,进一步作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这个论断,构成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90年代乃至跨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邓小平同志之所以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因为:——再过5年,人类将跨入21世纪,21世纪将是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世纪,从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关于生产力学说的丰富和发展。认真学习这个原理,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事业,有着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本文拟就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原因等问题,谈些学习的体会,向读者请教。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一九八九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中阐明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是了不起的事情,最后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等重要论断时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人类的伟大实践。这是在当代条件下对科学技术发展及其社会地位与作用的科学概括。正确理解与把握科  相似文献   

9.
1988年,邓小平同志根据现代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发展的新形势,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①这一论断,果断而明确地肯定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占有首要的地位与第一位的变革作用。那么,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所占有的首要地位与第一位变革作用,即特殊重要性,又是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年提出来的,这个论断深刻地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经济和社会领域中的重要地位。但是,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作为知识形态的科学是“一般社会生产力”,它必须进入生产过程,使生产成为科学的应用,才“变成了直接产生产力”;即使是技术,如果不能物化生产工具或应用于生产劳动,那么也不过是以收利的形式而存在的“样品”,产生不出它应有的经济效益。因此,把如识形态力科学技术通过社会生产,变为智力物化形态的生产力,就是我们实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及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多次论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强调“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认真理解贯彻这些思想,对于转换施工企业经营机制,解放和发展建筑生产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深刻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认识。众所周知,生产力最基本的要素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对于科学技术在生产力  相似文献   

12.
在新科技浪潮冲击全球之际,198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总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七、八十年代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学说。本文试就用系统论的观点,探讨生产力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地位和作用的动态变化,论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客观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原理,也是越来越被实践所验证,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的一个真理.1988年邓小平同志总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七、八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学说.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促使我们去思考许多新问题.一、关于科技与劳动力关系的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则表示科学技术被人们创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于1988年9月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这一论断提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重大发展,也是对当今科学技术经济发展关系的高度概括。生产力是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要素以及渗入的科技、管理、信息等知识因素,和它们的结构、方式等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其中,劳动者——人,是生产力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认识到人是生产力的第一因素,才能懂得科技教育对人的再生产意义,这才是实现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工作在"科教兴冀"、建设现代化河北进程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作用.在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期,我们要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省和现代化河北的大目标,进一步加大"科教兴冀"发展战略的实施力度,进一步抓紧抓好全省科技工作,努力使科技工作真正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适应"科教兴冀"和建设现代化河北的迫切需要,适应知识经济的新挑战,使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真正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总结了二次大战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首次提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断,是对我们国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杰出贡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新发展,具有极其深刻的理论内涵,本文试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一下有关的几个问题。一、“第一生产力”与“第一要素”在传统的理论观念中,“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①并且历来被视为生产力中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示:“我们要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是我们党在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上的一个重要发展,是对我国经济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把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地位和变革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早在1885年撰写《经济学手稿》时就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而且科学“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恩格思在悼念马克思时强调,“他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这  相似文献   

18.
现代科学技术具有第一生产力的性质是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作为开放系统辩证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深刻地反映了科学技术决定生产力结构与功能的历史性变化,揭示了在社会生产中劳动者地位与作用的差异性原因,找到了生产力内部形成的自我提高的不竭之源,并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决策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9.
孙子在兵法中把“战争”看作是国家的大事;在经济活动中,技术改造对一个企业来说也是头等大事,它是企业生存安危的主宰,是企业存亡的关键。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学说,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变革作用,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  相似文献   

20.
<正> 党中央早就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为了将这一科学论述应用到实践中去,近年来,浙江龙盛集团公司对引进人才、用好人才、稳定人才和依靠人才来发展生产力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