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警惕新农村建设中农民负担的反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轻农民负担,近些年来中央下了极大的决心,历史性地取消农业税,并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使农民的负担空前减轻。但是,目前一些地方以新农村建设的名义强制向农民集资进行村庄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加重农民负担最为明显的新问题,需要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当取消要求村里资金配套的地方政策,坚决制止向农民摊派集资、加重农民负担的旧做法。  相似文献   

2.
最近,笔者到基层进行了一系列调研,看到当前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同时也为基层出现的一些认识和行动上的偏差深感担忧. 中央1号文件下发后,各地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一些同志,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没有全面认真领会中央文件精神,导致了思想上和工作上出现偏差,如一些地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俨然成了"楼房化"、"别墅化"的代名词;个别地方脱离农村发展实际,甚至不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强行让农民拆房搬迁或给房子"穿衣戴帽",农民出不起钱,就让贷款举债搞建设;还有的地方农民刚盖了新房,又统一规划,要求在新居民点盖房;有些干部不是从当地群众"所需"做起,让群众得到实惠,看到曙光,而是热衷于搞"花架子",搞"政绩工程",一味做表面文章,"兵马未动,宣传先行",八字还未见一撇,在电视和报纸上已"有声有色",群众对此强烈不满;有的地方农民盼望的事干不了,不愿干的事强迫干,挫伤了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农民的情绪与民生直接相关,农民情绪好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央政策好和地方创造性工作。江苏省把"三化"战略作为江苏新农村建设总的指导思想,把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农村新五件实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和主要载体,把高效农业规模化作为江苏新农村建设的第一工程,形成具有江苏特色的新农村建设道路。理性分析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提出探索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探索村企互动,探索农民合作经济的进一步保护农民的良好情绪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选择,是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途径,是引导亿万农民走向富裕的正确决策。可是由于一些干部认识上的偏差,有的地方把建设新农村这本经念歪了,因而陷入了误区。  相似文献   

5.
对新农村建设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纠正"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的做法.其根本途径是通过造就新型农民,统筹城乡发展,发展现代农业等推动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2006年以来,新农村建设已经全面展开。我国农村地区差异明显,中部传统农区的政府,怎样根据本地区的特点,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条件、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入手,逐步改变农村落后的状况;是这类地区启动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作。本文是对河南省鹤壁市推进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和面临问题的初步调查,并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农民历来追求的理想目标。中央提出,建设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二十字方针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增加农民收入四大任务,是对新农村建设的丰富内涵、科学标准最完整的诠释。全面地、准确地、完整地理解其精神实质,是摆在当前实际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什么是新农村,怎样去建设新农村,在什么地方建设新农村,只有把这些问题搞清了,新农村建设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新型农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必须加快农民教育培训立法,出台和完善农民培训的扶持政策;各级政府应当把培养新型农民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必须改变农村信息传播方式;必须全面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和培育农村新风尚。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是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农民致富、社会和谐为目标的政策体系。政策措施有取消农业税、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增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财政支出、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这些政策措施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改变了农民生存状况;同时,新农村建设间接增加了农民外出务工收入,提高了农民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份额。但在现实中,仍有一些政策措施与新农村建设目标的要求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在于发展经济,富裕农民。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强调,要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向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广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途径,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这既抓住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关健环节,又体现了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民增收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一、"三难"、"三缺" 当前,各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农村面貌不断改善,农民生活不断提高.但相比而言,作为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的农村文化建设却显滞后,在不少地方文化投入明显不足,文化生活不够丰富,文化氛围不够浓厚,出现只见新村不见新风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在这方面韩国有许多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文章介绍了韩国新村运动使韩国的农村、农民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分析了韩国农民成长为新型农民的原因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杨骏  崔军伟 《理论观察》2007,(4):103-104
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以农民为主体,以"富农"与"教农"为两翼。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障,"富农"是激发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动性的基本要求,"教农"是提高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力的现实需要。两翼齐飞方能凸显农民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4.
把农民中等收入者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是科学监测新农村建设进程的重要环节,关于二者关系的研究对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新农村建设为农民中等收入者的培育提供平台、农民中等收入者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中等收入者的培育与新农村建设处于同一历史进程中三个方面,阐述了农民中等收入者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王锋 《黑河学刊》2010,(10):72-74,9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其内涵深邃,意义重大。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应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深化农村全面改革,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走新型的合作化道路,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王丽荣 《发展》2014,(6):33+51-33
正泾川县采取领导包抓、部门帮建、项目支持、党群互动、结对帮扶等措施,扎实开展"百点带面"党建综合示范工程创建活动,有力地推进了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一、主要做法(一)强化领导抓责任。把实施"百点带面"党建综合示范工程作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成立了由县委常  相似文献   

17.
杨自忠 《发展》2015,(1):55+57
张掖市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在农业发展中也面临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城镇化进程缓慢、农民持续增收后劲不足等突出问题。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张掖市总结推广甘州区前进村"生产专业化、生活社区化、环境田园化、农民知识化"的"四化"村模式,探索建设集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新农村建设为一体的综合试验示范区,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这个富有张掖区  相似文献   

18.
“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首先要增加农民的收入,使广大农民成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文章就三农问题概念、现状进行阐述,并提出了一些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全国各地纷纷以新农村建设20字要求为指导,开展其新农村建设,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通过积极发展生产、培育新型农民、倡导精神文明、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等措施,在新农村建设中呈现出"经济发展、村民"生活富裕、干群团结、社会事业长足发展"的喜人景象.文章通过调查实践,在认识新农村建设理论的基础上,论述了西充县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路径和成效,为其他地方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笔者对永兴县农民"文化温饱"问题产生的原冈及其负面影响进行了较为深入地调查与思考,试图寻求解决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的"文化温饱"问题的对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