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国各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程度有很大不同,农村金融需求存在不平衡性,使得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落后于农村经济发展,给"三农"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很多障碍.因此,在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只有协调发展政策金融和商业金融,才有利于农村金融的长远发展.本文从我国农村金融主体的角度分析了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分析政策金融与商业金融的关系,提出应协调发展政策金融与商业金融,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
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进一步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要求.如何建立惠及"三农"的金融支持长效机制,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支持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以渭南市辖区10县(市)金融支持"三农"发展为例,在分析存在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县城金融机构建立支持"三农"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正规性的农村金融组织严重不足,农村金融体系结构与运作机制存在缺陷,机构网点少,产品和服务单一,支农功能不强,农村资金外流严重,"三农"贷款难等。针对上述问题,必须并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立以政策性金融组织为基础、商业金融为发展方向的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包括构建分工合理、投资多元、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和业务品种比较丰富的农村金融产品体系,增强为"三农"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4.
促进城镇化进程的农村金融体制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的有效推进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从体制角度看,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滞后是制约农村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分析表明,农村金融体系内部结构的缺陷及外部支持环境的缺乏是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金融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因而,与城镇化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应主要从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内部结构,包括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市场体系、服务体系、监管体系等,以及从完善政府职能、创造良好的金融运行环境入手,增加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供给,加快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从供需角度对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仍然存在着金融网点少、服务空白点多、金融服务品种少、服务水平低等问题,无法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本文从农村金融的供需角度入手,分析了农村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金融产品创新,大力发展农业保险、期货、担保业务等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金融的现状、问题及出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种种体制上的原因,中国在“三农”上的金融扶持力度一直存在总量不足与低效的困境,如政策性金融杯水车薪,束缚于体制樊篙下难以自拔;商业性金融天生就普遍歧视农业,大量“惜贷”,而农村合作性金融别异化成为小型商业银行,成为商业银行名副其实的农村派驻机构;民间金融举步不前,徘徊于体制关隘之外。以“三农”为经,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为纬,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背景,分析目前存在于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的种种纰漏,并结合中国“三农”之实际提出一些完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议,解决“三农”融资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经济决定金融,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金融的有效支持。"三农"问题的核心在于农民收入问题,农村金融得不到长效的发展关键在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本文从探讨收入作用于金融发展的机制,并结合中国农民收入的特征,来分析今后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取向。  相似文献   

8.
魏艳艳 《西部金融》2013,(11):64-66
本文以陕西省商洛市为例,在回顾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成果,指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从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培育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金融效率视角的中国农村金融体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农村金融效率低下已经成为中国金融体制的“软肋”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障碍, 因此必须从金融产权、金融结构、金融价格、金融业务、金融业内部管理、外部环境等方面入手, 全面推动农村金融创新,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国农村金融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0.
冯涛  王元 《西部金融》2007,(10):70-72
本文在对农户信贷市场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在农户信贷市场的比较优势进行了探讨,提出"三农"问题中的金融服务问题之所以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关键在于农村现存金融服务体制安排的错位.解决农村金融服务问题必须从改革现存体制安排作为突破口,一方面要促进非正规金融的合法发展,另一方面要构建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发挥优势互补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需要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村金融是构成一国宏观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说,自金融改制以来,我国的农村金融发展已有了良好的基础.但通过对农村金融发展覆盖面、农村贷款情况、小额信贷情况、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性、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发展等方面分析来看,可以发现,我国农村金融的困境日益凸显,农村金融落后已成为制约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瓶颈.随着农村金融改革整体推进,构建完善的"三农"服务金融体系应该是科学发展观在农村金融中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2.
制度范式下的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金融对经济的核心作用,农村金融成为发展农业生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存在许多缺陷,形成了一个相对低效的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使得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农村金融改革的实质,是要建立一个有效配置金融资源的农村金融市场,创造一个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民间金融共存共生、协调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之所以要着力解决农村融资难这个老问题,原因在于农村金融市场的特殊性导致的农村金融市场发育中的市场逻辑未被认识和突破: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抵押物缺乏、特质性成本与风险、非生产性借贷等基本问题,并带来了农村金融市场自然发育状态下的“市场失灵”和“负外部性”,为政府介入提供了充分条件。但政府介入的结果,往往以正式金融安排取代非正式金融安排,由此,又导致政府介入后的“政府失灵”。两大“失灵”,使得农村金融机构“离农化”和农村资金的“非农化”成为常态: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研究中,应认识这一市场逻辑鼻并进行反市场逻辑的操作以彻底改变农村资金流向。  相似文献   

14.
广西田东县是我国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的第一个县,4年的改革试点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我国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的"田东模式"。"田东模式"的实践表明,健全农村金融市场主体,优化金融支付的结算环境,加大农村信用基础环境建设,积极引导农村信贷产品创新,构建农业经营的利益保障和风险分散机制,是破解我国农村金融服务难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发展乡村产业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根基,是巩固提升全面小康成果的重要支撑,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农村金融不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动力源泉,其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农业效率、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甘肃省农村金融存在体制发展不完善、风险分担机制缺失、农户信用意识淡薄、农村金融人力资源储备不足、乡村干部思想观念落后等问题。基于此,适时提出加强党对农村金融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激发农村金融支农活力、创新涉农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完善农村金融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发展农村绿色金融、优化农村信用环境、推行农村文化金融等发展路径,全方位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农村金融信贷制度变迁的法经济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巨大,农户缺少合格抵押品,信息不对称,信用担保贷款不畅。农村金融机构惜贷,农村资金"非农化"现象严重。唯有国家金融干预,实行利息贴补,变革农村信贷担保制度,大力发展小型金融贷款组织,才能形成有效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彻底改变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唐珂 《西部金融》2013,(10):59-6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近年来,农村金融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支持和金融部门自身努力下得到快速的发展,并在促进“三农”持续健康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在"多取少予"、"多予少取"、"只予不取"理念下不断调整和改革,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政策体系。这些政策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减少了农村贫困人口。然而,现行财政支农政策存在缺乏长远规划、目标不清晰、投入力度不够、支出结构不合理、资金使用绩效差等问题。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目标,财政支农政策应当有长远规划和明确的目标,确保财政资金投入的数量,调整财政资金使用方向,加大绩效评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完善和创新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新型城镇化以及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我国三农发展正处于深刻变革时期,三农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重大且深刻的变化,其中金融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尤为关键。吉林省金融对农业的支持仍有不足,具体矛盾表现在由总量不足转变为总量不足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并且结构性矛盾正在逐步凸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最有利推手。吉林省在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方面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暂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20.
广西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上了新台阶,极大地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要发展与扩大广西农村金融改革成果,破解农村发展难题,尚需在培育农村金融需求、推进"三农"保险试点、建立长效机制和宣传教育培训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