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省内黄县石盘屯信用社成立于1952年.该社成立以来,以小额、分散的贷款支持乡村经济发展,在支持"三农"经济发展中实现社会效益和自身效率的双丰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该社逐步建立并坚持了"风险分散机制、民主决策机制、成本约束机制和社农沟通机制"等"四项机制",确保了该社风险分散、年年赢余.到2005年底,该社各项存款2841万元,各项贷款2354万元,盈余5万元,实现了建社以来连续53年盈利.2006年前十个月,该社又实现盈余24.1万元.  相似文献   

2.
茅坪场镇信用社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金融的竞争,齐心协力,合力拼搏,从1991年起,三年共收回1300户贷款,占全部沉淀贷款户的50%,累收利息56万元,百元贷款平均收息率达22.1%,1991年消灭了财务亏损包袱,走出亏损低谷,实现持平后,连续三年盈利。94年发放的各种贷款146万元,到期贷款收回率达100%。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内黄县石盘屯信用社成立于1952年。该社成立以来,以小额、分散的贷款支持乡村经济发展,在支持“三农”经济发展中实现社会效益和自身效率的双丰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该社逐步建立并坚持了“风险分散机制、民主决策机制、成本约束机制和社农沟通机制”等“四项机制”.确保了该社风险分散、年年赢余。到2005年底,该社各项存款2841万元.各项贷款2354万元,盈余5万元,实现了建社以来连续53年盈利。2006年前十个月,该社又实现盈余24.1万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2001年,美良农信社在临高县联社的正确领导和当地党政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以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为指针,强化管理,增进效益,有效的改善经营状况,实现扭亏增盈.至2001年12月末,该社各项存款余额比上年增长7.5%;2001年全年投放贷款159万元,其中投放农业贷款133万元,占比84%;贷款到期收回率达95%,利息清收率达100%,实现扭亏增盈,盈利1.17万元,人均盈利1462.5元.该社取得如此好的成绩,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农村信用社出现了大面积经费亏损,亏损金额逐年上升,导致信用社发展后劲不足,不能有效地支持城乡商品经济发展。而位于象州县经济贫困乡的妙皇信用社,自1984年管理体制改革后,切实发挥其“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增强了自身活力,存贷业务由停滞变为活跃;信贷资金由靠农行支持变为自食其力;经营由亏损变为盈利,1985年至1991年连续七年实现税后盈利累计34.4万元,固定资产由1.1万元增加到22.1万多元,职工的办公设施及生活条件也得到了较好的改善。其奥秘何在?笔者为此到该社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6.
遵照人、农两总行有关文件指示,去年继续委托农业银行县支行对20%的农村信用社1990年度业务经营和财务管理情况进行稽核.从我参加农行柳州分行组织的稽核工作组,对部分信用社开展稽核后发现,某些社由盈利变为亏损社,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对农户贷款不能按年结息,致使利息收入减少,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如柳城县沙埔信用社1989年对农户贷款在实行本随利清收回贷款本息的同时,对一时不能还本的农户实行了按年结息(即留本收息),是年收回农户贷款利息10余万元.而1990年只搞单一的本随利清收回贷款本息,这一年只收回农户贷款利息4.9万元,比1989年少收利息5.5万元,该社由此从盈利社变成了亏损社.鉴此,我认为对发放以农户贷款为主的信用社,应因户、因地、因时制宜地实行按年结息,这不仅对信用社的加强贷款管理有好处,也有利于增加信用社收入,扭转亏损局面.一、有利于增强借款户的信用观念从当前农村借贷情况看,守信用按期还款的农户虽然是大多数,但仍有少数人存在赖债思想,到期贷款不归还的现象.对这些赖债户一时收不回贷款本金而先收利息很有必要,使其知道国有、集体的贷款不还不行,利息更不可不交.从而起到对那些几经催收才勉强或被动还贷的人的教育与促进作用.克服还贷吃亏,消除互相观望思想,增强信用观念,  相似文献   

7.
《上海农村金融》2001,(4):45-46
兴塔信用社从1999年初开始试点办理农户(个人)小额贷款业务,至2000年底,已累计发放贷款319笔,金额1895万元,二年来,该社运用小额贷款的发放,解决了一大批种养业户和私营小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资金困难,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信用社自身的经营业务,实现了地区经济与信用社经营的双赢。  相似文献   

8.
马红 《云南金融》2004,(2):22-23
地处贫困山区的云南富民县东村信用社,1998年底,贷款余额485万元,不良贷款占比达32.2%,并且已连续三年亏损117.9万元,职工人均被扣近万元工资,工作积极性受挫,信用社的社会形象也受到极大影响,经营落入历史低谷。困境中,该社干部职工痛定思痛,仍坚信路在脚下,找准“双降”突  相似文献   

9.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后,基层营业所资产质量低、经营效益差、市场萎缩的矛盾相当突出。如何在贷款审批权上收的情况下,巩固农村阵地,抗衡信用社和非金融机构的竞争,积极有效地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实现经营效益的根本好转,是各级农行关注的热点。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对浠水农行关口营业所今年累放累收质押贷款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他们的作法对我们搞活基层,调整基层营业所经营策略,启示匪浅,一、效果与特点浠水农行关口营业所是支行的存差所之一,在支行存款660万元。到九月末,各项存款达815万元;各项货款:309.1万元,其中正常贷款80.9万元,占26.17%.逾期货款43.5万元.占14%."两呆"贷款18.7万元.占59.8%。实现收入75.92万元.总支出54.02万元;按收付实现制计算盈利28.4万元,占年计划  相似文献   

10.
一、农发行二元化经营存在的问题 (一)拓展商业性贷款压缩政策性贷款空间,降低支农力度.从2004年12月开始发放第一笔商业性贷款至2007年6月末,农发行桂林市荔浦县支行共支持县域19家商业企业,累计发放贷款24112万元.2006年末,该行共收入商业性贷利息374万元,账面盈利131万元,人均盈利10.81万元.与此同时,该行政策性贷款业务逐年萎缩,支农力度不断下降(见图1).  相似文献   

11.
密山市二人班信用社,积极探索实现“双赢”的有效途径,从改善信用环境入手,立足农村、服务农业,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信用社发展为思路,即提高了自身经营效益,也为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二人班信用社,是一个只有9名员工的小社。该社在1999年前还是一个亏损社,年亏损  相似文献   

12.
在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发展过程中,星罗棋布的信用服务站充分发挥了密切联系群众、积聚闲散资金、支持服务农民的"纽带"作用,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从晋城的情况来看,至1999年底,全市农村信用社系统信用服务站存款26408万元,占各项存款的17.5%,发放各种贷款2648万元,占各项贷款0.9%,其存款规模是信用社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业务和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信用服务站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有的甚至引发了金融风险,严重影响了信用社的声誉,损害了存款人利益.鉴于此,人行晋城市中心支行积极进行调查研究,深入论证,从2000年9月开始,陆续在辖区进行了信用服务站管理的改革,实行营销员管理体制,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和规范,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的信贷业务在规模和结构上发生显著的变化。乡镇企业信贷业务量的快速增长和在各项贷款中比重大幅度的提高,则是这一变化的重要特点。农业银行恢复时的1979年,行社乡镇企业贷款余额为43.8亿元,当年累计发放贷款51.3亿元,到1990年,贷款余额达1162.5亿元,当年累计发放1566.9亿元,分别是1979年的25.5倍和30.5倍,占行社农村各项贷款的比重上升到22.6%。1979~1990年的11年间,行社累计发放乡镇企业贷款7573.6亿元,占同期全社会乡镇企业实现总收入的19.8%,其中靠收回再贷款发放的贷款平均占16.7%,新增部分发放的贷款占84.3%。流动资金贷款约占80%,设备贷款约占20%。农村信贷开始从单纯办理农业、商业信贷向农、工商信贷综合经营,从政策性信  相似文献   

14.
侯马市晋都路信用社原为侯马市路西城市信用社,成立于1987年5月,2000年12月正式改制为农村信用社,现有干部职工27人.从建社初到1994年,一直处于艰难经营的困境中,发展8年总存款仅1351万元,贷款高达1150万元,亏损和潜亏近200万元,银行存款几万元,库存现金仅有几千元.该社支付困难,压票现象十分严重,信贷资产质量低下,不良贷款不断增加,贷款利息不能按时收回,全部贷款有95%形成了逾期和双呆,各项业务严重萎缩.1995年3月,新班子上任后,面对这样严峻的局面和困境,他们认真分析研究信用社存在问题的根源,深刻认识到解决内部管理松懈混乱、服务对象散乱、没有把信用社的生存和地方经济以贸易为龙头的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是信用社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西阳县属重庆市,是个贫困山区,该县信用联社辖基层信用社50个,职工270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乡镇企业不发达等原因,造成信用社资金实力不足,整体存、贷款规模小,职工人均贷款仅48万元,人均存款仅50万元,1999年全县只有15个信用社赢利,总利润60万元,35个信用社亏损,亏损额高达500万元,这是该县信用社40多年来亏得最多的一年,笔利用假期,对该县信用社的经营情况作了调查并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监督指导农村信用社做好“双降”工作,实现其稳健经营的目标,最近我们对延寿县农村信用联社及其11个基层社进行了盈利能力的调查分析。 一、基本情况 至2002年末,延寿县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23700万元,较年初增加2500万元,人均吸收存款100万元;各项贷款7800万元(不包括抵贷资产1600万元),较年初增加1700万元,其中呆滞、呆帐贷款4600万元,较年初下降781万元;历年亏损5200万元,其中当年亏损600万元,较上年减亏130万元。虽然该社在去年的“双降”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但是,通过进一步测算,得出的结论是不尽人意的:在现有环境下,信用社减亏有望,但扭亏遥遥无期,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策等外部环境支持,信用社的结局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7.
1989年,我县信用社经营出现极其困难的状况,表现为各项存款增长缓慢,贷款业务相对萎缩,亏损急剧增加,出现了大面积亏损。全县21个独立核算信用社(包括联社营业部),去年仅有5个信用社盈余,16个信用社亏损,产生亏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存款成本与上缴上存资金利率倒挂,政策性亏损大。全县信用社去年存款平均成本为12.52‰,而银行支付给信用社的存款利率按加权平均计算折为6.03‰。去年以来,国家多次提高储蓄存款利率,特别是开办保值储蓄以后,信用社资金成本大,幅度提高.据测算,信用社资金来源成本提高了3.52个百分点,致使利率倒挂,政策性亏损超过25万元。  相似文献   

18.
2002年末,广德县农行亏损383万元,经营业绩在全市县级支行排名靠后。2003年1月,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后,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紧紧围绕效益主线,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当年一举扭亏为盈,实现经营利润212万元,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经过近三年的奋力拼搏,截止2005年9月末,各项存款达63225万元,各项贷款达55552万元,当年利息收入1660万元,保险费收入1300万元,中间业务收入为147万元,实现经营利润93l万元。从2002年末到2005年9月底,广德支行的网点由原来11个减至9个;在岗员工由原来127人减少到107人;各项存款净增27015万元(不含2个网点撤并划转信用社存款4520万元);各项贷款净增23247万元,不良贷款占比净下降25个百分点;累计盈利1903万元,盈利能力从2002年前连续二年的“穿透行”,一跃成为经营业绩在全市排名第一的县级支行。  相似文献   

19.
陆川县信用社到1989年10月底,全县17个独立核算的信用社(含联社营业部),就有16个社帐面发生亏损,亏损金额达330.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93.7万元。出现严重亏损的原因:一、贷款经济效益欠佳。由于信用社职工素质低,对贷款的可行性调查少。特别是对大额项目评估质量差,再加上受前几年经济热的严重影响,致使在5905万元的贷款余额中,两呆贷款、到逾期贷款、非正常贷款,分别占贷款总额的4.08%、62.54%、33.38%。目前大部分企业不能正常生产,效益差,连贷款利息也无法归还。到1989年10月底全县共收上利息324万元,占年度收息计划的31.8%。沙湖信用社贷给沙湖村罗秀文16万元开办玻璃厂,由于其本人无经营技术,所生产的产品质量较差,所耗费的原材料比其他正常厂家多五分之一,再加上该村原已有3个玻璃厂,产品销路不畅,造成该厂贷款无法归还。1988年底该社向法院起诉,并由法院判决拍卖该厂房屋一座,收回贷款本息10万元,现在还欠本金8万元,利息2万多元无法归还。  相似文献   

20.
桐庐县农村信用社从1999年开始把信贷市场定位于农村、农业、农民,坚持小额分散,服务"三农"的经营原则,至今已累计发放了6个亿的支农贷款.实践证明农村信用社信贷市场定位于"三农"的决策是正确的.农村信用社通过支农贷款这种形式落实了党的富民政策,帮助部分农民走上了勤劳致富之路.与此同时信用社自身也得到快速发展,存、贷款业务年增幅达25%.但是也发现在信贷管理,服务质量,风险的防范与化解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