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以中国经济发展为大背景,以贵州省阳和水族乡推动农村社会工作参与阳和水族乡旅游业发展为例,探讨社会工作在参与乡村振兴中的特有专业优势,分析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探究应对的策略.通过社会工作专业力量找准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力点,为农村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打下基础,使农村贫困人口感受到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在实际生活中的必要...  相似文献   

2.
面对汹涌而至的"银发"浪潮,促进社会工作在老龄服务中的介入,不仅有利于提升老龄服务的质量,还有利于缓解与解决我国老龄化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与问题。社会工作在老龄服务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社会工作专业伦理价值为老龄服务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为老龄服务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指导;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为老龄服务提供人才保障。促进社会工作介入到老龄服务体系,一是加强价值教育,更新老龄服务理念;二是创新服务模式,丰富老龄服务内涵;三是加强服务队伍建设,提升老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工作事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发展社会工作事业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社会工作事业发展的手段。对比国际上社会工作事业发展的成熟模式,指出中国目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美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中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4.
从社会工作视角出发,分析了当前流浪儿童救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方法,将社会工作人性化的救助方法引入到流浪儿童救助领域,通过发挥社会工作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功能,以补足政府和民间儿童救助组织救助的缺陷及不足,促使流浪儿童救助工作进一步完善。最后,探讨了社会工作与流浪儿童救助相结合的意义,强调通过社会工作对流浪儿童救助工作的介入,必将有助于增加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使社会主义社会更加健康有序地运行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立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确定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加强专业培训、充实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配备社会工作专门人员等一系列的专业发展建议,这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提供了发展契机。然而从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来看,就业前景并不乐观。本文从社会工作的界定、发展现状、就业困境的原因以及应对的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以促进社会工作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6.
官翃 《企业家天地》2011,(10):100-101
我国老龄人口大部分分布在制度、资金、设施、服务资源等各个方面与城镇有着极大的差异的农村地区,而其中的农村老年服务工作队伍的缺乏成为农村老年服务事业发展的制约瓶颈。本文旨在“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指导思想下,以“均等参与,公平享受”为出发点,探讨农村老年服务队伍建设模式,通过吸收农村劳动力投入农村老年服务社会工作队伍,形成老年服务的供给方与需求方在农村的内循环,创新具有乡土特色的农村老年服务社会工作队伍。  相似文献   

7.
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已成为我国农村普遍的社会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工作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对于解决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对于粤西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发现,隔代教育存在着祖辈教育理念落后、教育方式不科学、教育内容匮乏等问题。社会工作者应以生态系统理论为理论依据,调动留守儿童、家庭、学校、社区四个层面形成合力进行社会工作介入,从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立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确定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加强专业培训"、"充实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配备社会工作专门人员"等一系列的专业发展建议,这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提供了发展契机.然而从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来看,就业前景并不乐观.本文从社会工作的界定、发展现状、就业困境的原因以及应对的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以促进社会工作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立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确定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加强专业培训"、"充实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配备社会工作专门人员"等一系列的专业发展建议,这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提供了发展契机.然而从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来看,就业前景并不乐观.本文从社会工作的界定、发展现状、就业困境的原因以及应对的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以促进社会工作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申中军 《大众商务》2010,(1):177-178
"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重视的问题,而作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农村教育问题也是党和政府所关系的话题,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农村教育赖以发展的动因与重要物质基础,农村教育改革也要主动适应与积极引导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本文就农村教育改革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谈一些个人见解,以期为同行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09年9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着手建立针对农民的以"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新型养老保障制度。通过对我国学术界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势在必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政府监管责任与财政责任"、"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模式选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管理"、"部分省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等相关问题的理论探讨进行了文献综述,进而阐述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取向。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行养老保障体系中,农村养老保障环节非常薄弱,迫切需要加强。文章依据相关统计资料对全国农村老年人口现状进行了分析,根据近几年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探索的实践,提出建立农村老年津贴制度,并建立起老年津贴精算模型,对领取老年津贴的起始年龄、老年津贴标准、老年津贴增长机制等多种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了中国农村老年津贴制度的财务可行性。在此基础上,依据"财政可承受、制度可持续"的原则,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县域中心城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党和政府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解决日益严重的"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因此,研究如何发挥和加强县域中心城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农村青年女性的参选参政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进一步体现和对男女平等思想的更深层次的践行,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建设民主政治,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农村的客观需要。本文从农村青年女性参政的现状、困境、路径选择等方面对农村青年女性的参政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农村实用人才是指在农村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能为本地区和社会发展做出较大贡献、能够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的农村劳动者.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成为当前一项迫切的任务.对浙江省东阳市实用人才培训进行深入调查,重点分析影响其培训效果诸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乡村建设是前辈学者对乡村发展研究的前提下所进行的实践探索,围绕以梁漱溟为代表的"文化复兴"乡村建设思想研究、以晏阳初为代表的"平民教育"运动研究、以卢作孚为代表的"民生模式"研究,以及以费孝通为代表的乡村建设研究,经历了史料收集整理、初步研究和多角度、多学科深入研究阶段,出版了数量可观的著作和具有一定研究深度的论文。近年,贫困山区乡村社会发展研究、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发展研究成果逐步凸显,呈现研究视角开阔、涉及学科众多、侧重宏观分析等特点,为乡村社会发展研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农民享有的用路权、用水权、用电权、通讯权、上网权与市民一样,是农村网络城市化理论的核心内容,其理论基础是“小农理性命题”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广西都安的实证分析支持此命题——农村网络城市化理论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18.
在打工经济的刺激下,农村又出现了大量的辍学生。究其根源,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同龄打工者的诱惑、老师与父母的功利心是其主要因素。大量农村中学生的辍学给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普九"的实施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为了有效地控制农村中学生的辍学,政府、社会、学校应通力合作,采取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发展农村经济、消除"读书无用论"影响等措施来控制农村中学生的大量辍学。  相似文献   

19.
土地流转制度在我国农村形成了"三类人群":失地农民、农民工、农业劳动者,这"三类人群"是构建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特有约束。破解土地流转背景下构建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困境,切实保障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利益,是建设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笔者在肯定土地流转制度有效的前提下,借鉴经济学中对弹性的分析思路,构建理论模型,分析土地流转制度下社会保障涉及的三大人群对社会保障制度的需求弹性和供需缺口,并基于制度变迁理论,设计出构建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和谐三角"。  相似文献   

20.
将承载力概念应用到“三农”问题研究中,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嘉兴“三农”在土地、劳动力、产品、资本和生态环境等资源要素方面作出的贡献,为进一步提升和增强嘉兴“三农”承载力,应该强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政策,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多个层面创造性地开展综合系统工程,并辅之采取健全生态补偿机制、设立增加三农投入总量和比例机制、创建耕地休耕期机制和建立农业风险补偿机制等的配套政策支持,以推动“四化同步”更上新台阶,实现嘉兴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