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3.
国际化经营不在于走出去还是引进来,关键要在获得海外企业的技术、管理、市场和资源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发挥与国内企业的协同效应,实现双赢、多赢。坚持国际并购的原则——“买得来、管得了、干得好、拿得进、退得出、卖得高”,通过海内外的整合与互补,在引进战投与资本市场融资时实现企业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石油企业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必须采取有效举措,积极开发国际化人才资源,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国际化人才队伍,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5.
世界第"1"从"0"开始"法士特现在做到世界第一了,也要重新创业,一切从头开始。"在谈到国际化时,陕西法士特集团公司董事长李大开这样说。法士特今年上半年出口创汇达到1125.88万美元,产品销售到欧洲和美洲等地区。即使如此,李大开认为,已经做到产量世界第一(单厂)的法士特在 相似文献
6.
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史学家尼尔·弗格森在《金钱的跃升》一书中指出:金融国际化与其他因素一起,弱化了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之间原有的界限,并使(社会主义)中国成为(资本主义)美国的最大债主——这显然是极具划时代意义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风起云涌的海外并购浪潮中,公司的并购环境和竞争趋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战略并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通过并购获取技术,人才等知识资源成为并购的主要导向,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关注人力资源整合。本文分析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人力资源整合失败的各种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整合对策。 相似文献
8.
"上南"并购在2007年完成后,中国汽车业创造汽车"巨人"的冲动也变得更加猛烈。最近"福特将出售沃尔沃"传闻再次甚嚣尘上,但与去年不同的是,此番传闻中频频出现了中国汽车的身影。有消息称,上汽、东风、广汽、奇瑞四大汽车集团都在与福特接洽,意图收购沃尔沃轿车,大有"沃尔沃"花落中国之势。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中国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已经刻不容缓。然而,中国企业到底该怎样国际化?中国企业如何才能走出困境,实现战略突围?我认为,以下八项措施可以提高我国企业现有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竞争,在国际市场赢得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0.
读过贵刊上期的《海外收购的另类门槛》一文,其独特的行文视角深深地吸引了我。文章中所谈及的一些问题,确实需要想起那些试图通过海外收购进行扩张的国内企业的注意。 相似文献
11.
12.
第一部分中国品牌成长和海外发展历程 历经黄金十年高速发展,中国汽车市场规模2200万辆以上入世十二年米,中国汽车市场规模由237万辆激增至2198万辆,年均增长率达25.8%,并且已连续五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并逐步与世界经济接轨。经济全球化,我们不但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如果说“引进来”为中国带来了大量的资金与技术,并拉动了经济的增长,那么“走出去”就是“引进来”的必然延伸,是提高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实力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石油企业在海外频频攻城略地:一系列并购行动你方唱罢我登场,落子如飞令人眼花缭乱。而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这些动辄数十亿乃至上百亿美元的巨额交易大部分都最终奏凯,显示中国油企已不复是以往在海外处处碰壁的悲情角色。当然,由于油气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国 相似文献
15.
16.
在商言商,抛开那些“口水战”中的“大是大非”不说,仅从跨文化并购的角度看,达能无疑给中国企业上了生动一课,当然,它所使用的案例是反面的。 相似文献
17.
18.
在国内企业并购国外品牌或者国外品牌国产化之后,这些曾经辉煌的大品牌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话题:在品牌实现了转移后如何在中国本土保持原有的生命力?其国际化大品牌的形象如何不打折扣? 相似文献
19.
20.
随着今年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人民币不断升值,有人预测,中国汽车出口或将受到一定影响。但是今年1~5月,我国汽车出口依然取得了大幅度增长。在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分会副秘书长傅培昭看来,这合情合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自主品牌汽车发展迅猛,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表现十分活跃。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汽车出口不再是简单把车卖出去,而是一种长期发展战略。如中国重汽、长城汽车、宇通客车、苏州金龙、中通客车等企业的出口业务都已经比较成熟。我国汽车企业在出口秩序、应对出口风险、自身管理以及海外营销观念方面,均在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