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春龙 《当代金融研究》2021,2021(4):180-194
限制高消费制度过度强调克服“执行难”的工具功能而忽视了自身的系统性构建,在经历碎片化、内部体系化与外部体系化阶段后,其制度内容愈发成熟,但问题依旧存在。限制高消费制度与相邻的强制执行制度关系模糊,人民法院与执行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仍未理顺,迫切需要进行制度优化。通过辨析可知,执行威慑机制与民事责任财产的保全对限制高消费制度的构建有重要影响,但不宜作为限制高消费制度的法理基础。在《强制执行法》制定的背景下,应回归制度的出发点,以间接执行法理作为构建限制高消费制度的理论基础,优化限制高消费制度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适用方式和救济程序,并努力协调其与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基层央行进一步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的同时,上级行专业处室、纪检监察、内审等职能部门对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逐渐加大,使基层央行初步形成了内控制度建立与执行并重的良好态势。但一些不利因素不同程度地制约内控制度执行。  相似文献   

3.
修改前的民事诉讼法未赋予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任何法定的救济方法和途径,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只能通过申诉等渠道向法院反映问题.因法律对有关程序缺乏明确规定,法院对这些问题的处理也显得较随意,导致当事人及有关利害关系人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难以及时、充分地得到救济.一定程度上亦影响了司法的公信力.2007年通过的<民事诉讼法修正案>专门增加了对违法行为进行救济的规定,明确赋予了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事有申请执行复议的权利,填补了我国民事诉讼法对违法执行行为进行程序上救济的法律空白.然而对申请执行复议如何操作的问题缺乏一些具体的规定,以致这种新的执行救济制度在实践中的运行情况不是很理想.为减少法律适用中的争议和分歧,在执行程序中就需要落实完善执行复议制度,深刻把握执行复议制度之法律规定精神,从而达到弥补该程序中救济措施的不足,亦是充分发挥这一特殊司法制度之积极作用、有效地保护执行当事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的必需之举.本文就执行复议具体程序做出了理性的符合实际需要的制度选择与构建,以期在执行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执行复议程序,以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功能,实现执行复议程序的设立初衷,也为推动完善执行救济制度提供一些可鉴之路.  相似文献   

4.
肖信东 《理财》2007,(2):89-89
企业的各项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受到人的生理、心理及情绪等因素干扰,造成制度管理上的不便。人拉肚子了要看医生,满足生理健康需要;遇见烦心事了,情绪会比较急躁;生活压力大了,心理上受到干扰……这一切时常伴随在我们左右,严重影响了我们对制度执行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银行业大案要案和腐败丑闻频繁出现,银行操作风险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监管当局认为,一些银行机构对制度执行缺乏有效监督,对不执行制度规定查处不力。是导致操作风险增加、大量资金损失的重要原因。从经营行近年来的工作实践和一系列经验教训看,银行操作风险频发与执行不力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胡志成  黄敏 《武汉金融》2005,(10):40-40,37
本文从基层央行内控制度执行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基层央行加强内控制度执行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执行简而言之就是贯彻实施,是实现预定目标的具体过程。制度执行是指公司员工贯彻实施决策层的各项战略决策、制度规定等,实现公司预定经营目标的过程。它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重要载体和关键环节。拉里·博西迪和拉姆·查兰在其所著的《执行——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中指出,要准确理解执行。必须把握好三个要点:(1)执行是一门学问,它是企业战略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由企业自行制定,旨在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系列行为规则,它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致使企业内控制度往往形同虚设,难以执行。本文在分析了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的原因的基础上,对企业如何扭转内控制度执行不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和分行在2011年初工作会议上,部署深入开展制度执行力建设活动,要求各分支行重点围绕落实货币发行、国库管理、行政审批等制度执行情况,全面开展制度执行力建设活动。在各级行的制度体系日臻完善的基础上,增强制度的执行力,是落实和执行制度的途径和保证。但如何增强制度执行力,则是一个重要课题,对此,笔者结合所在抚顺市中支的实际情况,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0.
唐义芬 《财会学习》2018,(11):249-250
内部控制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完善.本文主要从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作用出发,分析我国企业发展中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有些行总是出案件,有些部门一检查就出问题,究其原因就是有制度不落实和制度执行力不够,总是认为没什么,无所谓,制度是一回事,实际工作又是一回事,导致制度执行中大打折扣。有制度不执行等于没有制度,制度落实就等于是一句空话,因此,必须加强制度执行力,提高制度执行力是制度落实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12.
对提高基层央行制度执行力的思考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制度约束行为、规范管理,是现代社会及其组织的基本特征。社会越发展、越进步,就越强调和重视制度建设。在各项法规和制度越来越趋于完备的情况下,关键是要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但近年来,在一些单位常常遇到这样一种现象:一方面是各种新的制度不断出现,另一方面是新制度出台后往往是热闹一阵就归于沉寂。制度是靠人来执行的,如果执行总是打折扣,再健全再完善的制度也只是墙上画虎,成为摆设。  相似文献   

13.
财政集中支付作为我国财政管理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是当前我国践行公共财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之一,而财政集中支付制度直接关系到了预算执行策略的制定与成效。而从当前我国预算执行工作的现状看,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首先阐述了财政集中支付制度对预算执行工作所产生的影响,其次在分析当前预算执行工作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为如何实现基于财政集中支付制度下预算执行策略的制定提出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认真执行制度是一种责任,能否落实到位,将直接决定一个企业的命运。因为它一头连着企业的兴衰,一头连着员工的生存。  相似文献   

15.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内控制度的建立、健全及执行情况的好坏,是企业成败的关键,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并强化其执行。  相似文献   

16.
在民事裁判执行的司法实践中,"执行难"、"执行乱"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检察监督制度的缺失.检察机关作为宪法赋予法律监督机关,有责任和义务对法院执行工作进行监督,但是民事诉讼法的相关条文却未作明确规定,现实状况也不尽人意.本文从民事执行监督的存在的依据入手,分析了该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同时也对该制度的...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系列法律法规奠定了我国基于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变迁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的战略方向和蓝图。各级政府、各行政事业单位有效地执行统一的政府会计准则,是建立和实施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关键。我国政府会计准则2017年1月1日起执行,但我国长期实行现金制预算会计及受其他相关因素的制约,政府会计准则的执行必将面临巨大挑战,而关于政府会计准则执行机制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尚属空白。本文首先以制度理论为基础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会计准则执行机制框架,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访谈等方式获得有关的经验证据,最后针对执行方式和6方面的机制提出有效执行政府会计准则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向丽 《时代金融》2012,(20):112
<正>制度建设是一个制定制度、执行制度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制度的理论上没有终点的动态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制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但科学的、积极的制度建立,能降低风险、坚持勤政、促进发展。制度建设是通过组织行为改进原有规程或建立新规程,以追求一种更高的效率。其内容包括:一是制定公共规则,二是保证规则执行,三是坚持公平原则。一直以来,人民银行十分重视制度建设,从  相似文献   

19.
我国信贷政策执行效果评估制度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贷政策作为指导金融机构信贷投向、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宏观调控政策,近年来其执行力受到一定的质疑和挑战,人民银行相应建立和实施信贷政策执行效果评估制度予以应对。本文阐述了该制度建立的背景和必要性,各地人民银行实践模式以及美国《社区再投资法》对我国信贷政策评估的借鉴意义,认为应在现有基础上建立统一的评估框架,加大信息披露和评级的力度,明确激励约束机制,并适时立法,理顺信贷政策执行的监管机制,才能使信贷政策执行效果评估具备持久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从近年来发生在人民银行系统的重大事故、恶性案件来看,最明显的特点是“案案违规”,追根溯源,多与有章不循、制度执行不力有着直接的关系。为此,通过开展“制度落实年”活动,笔者从加强制度执行力视角,对基层案件风险防范工作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