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品牌》2015,(2)
太谷县由于村与村之间经济实力、思想观念和工作力度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推进。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没能得到充分满足,农村公共文化资源没有发挥应有效应。本文针对该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现状,深刻分析了该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加强和完善该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赵海阔 《商》2013,(8):243-243
农村"文化大院"是指在农村设立的融文化艺术、学习教育、科技普及为一体的农村文化阵地。农村"文化大院"建设作为巩固农村思想文化的核心阵地一方面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另一方面,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促进了新农村文化的发展。同时,农村"文化大院"建设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突破口有效地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整体推进加强了党的执政能力日益成为沟通联系党群的一个有效载体。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经济的发展步伐的加快,农村文化大院应运而生,通过文化大院举办的各种文娱活动适应了民情、民意,获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满足了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2013年8月,我们重庆工商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组成调研组赴重庆黔江区,就农村文化大院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3.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满足农民文化需求的根本途径。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从根本上打通致富门路,最终实现文化富民和社会全面和谐的目标。因此,研究农村文化问题是当今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刘杰 《消费经济》2012,(4):65-68
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供给有限,供给效率较低,而与此相对应的是民间宗教信仰等私人供给却更能满足农民文化需求。通过对S县公共文化建设的调查分析,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两方面:一是农民文化需求本身存在被迫性需求,从而加剧了农村文化建设的供需缺口;二是农村地区政府的文化供给与农民需求存在结构性错位造成供给效率较低。因此本文对于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政策涵义是:一方面应首先通过发展经济挤出文化需求的被迫性部分,另一方面应理顺农村文化建设的供需关系。  相似文献   

5.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是农民群众,农民群众既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动力,也是建设的目的,既是“建设主体”也是“受益主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依靠主体,突出主体。该文将主要阐述如何以文化体制改革促进农村文化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春霞 《商》2013,(12):240-241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国家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扶持,使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农村公共文化供给问题仍就突出,农村文化供给存在严重不足和供给效率低下,这严重制约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因此,本文从政府职能、供给体制、内生机制、农村文化产业、农村文化交流与传承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借此建立责任分明和功能完备的农村文化供给体系来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和保障农民的文化权利,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但长期以来农村基层面临文化服务资源不足、供求对接不精准、文化人才断层等问题。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坚持把满足农民群众求知求美求乐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根本目的,持之以恒打造“百姓欢乐舞台”文化品牌,从制度、经费、人才、考核等四个方面同步入手,充分发动农民参与,让农民成为舞台主角,寓教于乐扬正气,群演群乐接地气,凝心聚气添活力,有效解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深入难、接受难、持续难问题,切实发挥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在繁荣城乡文化、完善基层治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这些做法对下一步如何通过农村公共文化阵地推动乡村振兴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加强农村基础文化建设是落实小康社会现实指标功效的必要途径,同样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完善和谐社会形态机理的内在要求。在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规模方案环节中,为了高度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多层次精神文化欣赏需求,需要高度秉承党的全面执政理念和巩固结构基础力量,开辟农村特定经济和社会交流机制,实现农村物质经济基础和政治精神文明综合产业的协调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休闲娱乐的需求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在追求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城市广场舞以其简单易学、群众能够广泛参与的特点迅速在城市开展起来,获得广泛的认可。新农村建设中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重要内容,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是不可缺少的。将城市广场舞引入农村,使其在农村进行发展和普及能够促进农民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城市广场舞在农村发展和普及的阻力和存在自勺问题,分析促进其发展的策略,希望为我国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一些有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余良珍 《商场现代化》2007,(20):251-252
大力开展以“展示新农村、推动新旅游、倡导新体验、树立新风尚”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助农活动,对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提升农村精神文明程度和满足国内外游客的旅游文化消费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乡村旅游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及乡村旅游对解决“三农”问题积极意义的探讨,提出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办法和举措。  相似文献   

11.
余良珍 《商场现代化》2007,(7Z):251-252
大力开展以“展示新农村、推动新旅游、倡导新体验、树立新风尚”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助农活动,对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提升农村精神文明程度和满足国内外游客的旅游文化消费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乡村旅游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及乡村旅游对解决“三农”问题积极意义的探讨,提出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办法和举措。  相似文献   

12.
当前随着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除了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外,已经具备了进行文化市场消费的经济能力,但是当前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比较落后,不能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当前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要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繁荣乡村文化市场,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我国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与研究 乡村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 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农民观念的改变,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农民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倾斜教育资源,创新农村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特征有:农民主体性;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外来文化的借鉴性;长期性与艰巨性.  相似文献   

13.
《商》2015,(21):55-56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四川省农村文化设施现状及满意度的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农村居民缺乏多样化、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导致农村居民对文化娱乐设施的满意度较低,必须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管理、有效组织、积极引导,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做到让农民满意,实现农村文化事业大繁荣。  相似文献   

14.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在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利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各级政府在完善需求表达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加强文化队伍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大力发展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目标,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时期,如何更好地促进农村文化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这既是对我国政府责任的应然理解,也是满足农民基本文化需求,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港北区港城镇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认真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个目标,以开展活动为载体,以德治村为重点,狠抓阵地建设,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生活的需要,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提供了农村经济建设健康发展.2001年,农业总产值达9740万元,比去年增长4.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990元,同比增加203元.  相似文献   

17.
建立以“农家书屋”为核心的农村文化建设工程,是为满足农村群众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改善了农民读书条件、使农业科技扎根农村、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是民生工程.本文通过对当前农村书屋建设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即高度重视农村科技文化建设、积极引导农民提高思想认识、有效地加强农家书屋管理、充分发挥农村书屋的作用、不断促进农村书屋良性发展、建立培训保障和资源更新机制.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新时期,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本文以精神文明建设为视角,对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黑龙江省通过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工程项目建设,使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深受农民欢迎。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项目建设缺乏规划、资金投入不足,设施缺乏有效管理以及文化队伍建设滞后等。黑龙江省应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拓宽融资渠道,加强设施管理提高设施利用率,增强农民文化意识,重视人才培养及文化队伍建设,以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20.
渠扬  唐文兵  崔冬冬 《消费导刊》2009,(24):213-213
一、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科学内涵(一)新农村体育文化的主体是共同劳动和生活的乡村农民,具有主动性和自发性农村体育文化不是少数人的活动,乡村农民也不仅仅是被动的受众。应当明确,农村体育文化主要是乡村农民自身的"人化"和"化人"过程,我们既不能将"文体下乡"活动等同于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也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