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军 《财会学习》2014,(7):49-52
正所得税费用是不容易理解的概念,其中涉及对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收益、当期所得税费用等一系列概念的理解。本文力求用一个清晰的逻辑帮助读者正确和迅速理解什么是所得税费用以及应该怎样计算。  相似文献   

2.
递延所得税指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源于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之间的暂时性差异。根据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产生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除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以及企业合并中取得资产、负债相关的以外,在确认递延所得税的同时,应调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2014年2月17日财政部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明确规定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在所属纳税主体的计税基础之间产生暂时性差异的,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应当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文从以下三方面浅析合并财务报表中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3.
实务咨询     
《财会学习》2012,(11):34-39
按季计提应交所得税与递延所得税应如何处理我公司按季度计提应交所得税,并按坏账准备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无其它可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项目),计提应交所得税时: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所得税费用请问实务中,每季度计提预缴所得税是按"报表中利润总额×25%"计提应交所得税,还是按"(利润总额+资产减值损失)×25%"计提,或是两者都行?我公司是子公司,母公司的操作是按"报表中利润总额  相似文献   

4.
左凡 《时代金融》2008,(8):97-98
本文主要对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费用等有关事项确认与计量方法进行阐述,力求读者能够正确理解有关所得税的核算。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我国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企业在计算所得税费用时,首先通过企业资产负债表我们可以知道企业拥有的资产和应偿还负债的账面价值的具体数额,然后根据税法对资产和负债的相应规定算出其计税基础,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产生差异则统称为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又分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由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以确定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在此基础上之上,就可以确定出企业在一个会计期间里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数额具体是多少.之前的相关文献主要讨论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而没有阐释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转回方式,本文首先讨论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然后试图讨论其转回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新<企业会计准则>要求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在这种情况下,正确理解"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两个科目,有利于理解递延所得税费用及所得税会计的核算.  相似文献   

7.
彭佳才 《财会学习》2013,(12):28-29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以下简称"所得税准则")采用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引入了暂时性差异的概念,据此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在此基础上确认所得税费用。通过数年的实务运用,笔者认为,所得税准则中的一些具体会计处理办法,比如可弥补亏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处理方法,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8.
张继有 《时代金融》2009,(9X):106-107
<正>所得税会计的目的,是通过比较资产、负债等项目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将该差异的所得税影响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所得税费用。  相似文献   

9.
《所得税》会计准则以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取代了企业会计制度中利润表债务法的所得税核算方法,是我国所得税会计的一次重大改革。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符合新会计准则中资产及负债的定义及确认条件。在采用资产基础法对企业进行整体评估时,需根据评估结果,参照新会计准则中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的方法重新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评估值;在采用收益法评估时,为简化处理,可将资产基础法中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评估值作为溢余资产处理,不再单独预计未来期间新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及负债对企业现金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企业会计准则2006》实施后,评估师在采用资产基础法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时,时常面临对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处理的问题。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讨论:一是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能否以账面值列入评估结论;二是评估中如果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应注意的问题;三是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评估处理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新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应当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本文主要讨论享受税收优惠的内部研究开发无形资产的递延所得税的几个核心问题:内部研究开发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以及所得税费用的会计核算等内容.  相似文献   

12.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额分别确定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所得税会计核算的核心是比较资产、负债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差额,  相似文献   

13.
在新会计准则和新税法体制下,税法和企业财务制度的差别较大,资产负债表中有关事项的税务规定和会计规定存在较大差异.新所得税准则要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企业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关键步骤是先确定资产负债表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之外的所有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暂时性差异,并根据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递延所得税和利润表上的所得税费用.资产负债表相关要素就会计处理和计税基础上出现了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投资性房地产可以采用传统的成本模式计量,满足条件的也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在这两种计量模式下,会计准则与税法的规定不尽相同,尤其是在公允价值模式下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显著,导致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影响了每个会计年度的递延所得税与所得税费用,但从该资产的整个适用周期来看,递延所得税与所得税费用的总额是平衡的.  相似文献   

15.
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企业所得税,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列示的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从而计算出两者的差额,并对两者之间的差额区分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认两种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并相应地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最后计算出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相似文献   

16.
我公司按季度计提应交所得税,并按坏账准备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无其它可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项目),计提应交所得税时:  相似文献   

17.
<正>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会计准则中明确指出,"按照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在税率变动时,应当对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调整。"也就是说,新所得税会计准则扩大了差异的范围,依据的是经济利润观来对企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2至2014年数据,对递延所得税资产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所得税会计准则下,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会导致企业价值的增加,递延所得税资产与企业价值显著正相关。同时也说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提高了所得税的会计信息质量,可以向外部提供决策有用性更高的所得税信息。  相似文献   

19.
王玉栋 《会计师》2010,(11):34-35
<正>《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CAS18)规定企业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即按照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按照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一、暂时性差异是一个累计概念根据所得税准则规定,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资产的取得成本减去以前期间按照税法规定已经税前扣除的金额后的余额,该余额代表的是按照税法规定,就涉及的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仍然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  相似文献   

20.
2006新准则有关所得税核算的一个重大变化,是从原来的"应付税款法"变为"纳税影响会计法",且要求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其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关键问题是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确定了,其暂时性差异也就确定了,相应地,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计量也就迎刃而解了。本文结合国际上对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的阐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一套确定资产、负债计税基础的切实可行的程序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