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中国零售银行经历了迅猛发展,如何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型为“以客户为中心”,从“规模扩张”转型为“基于客户体验的高质量发展”,成为零售银行业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总结出中国数字化零售银行业蕴含的全渠道、手机银行超级应用、财富管理、数字技术赋能客户体验四大关键主题,为中国零售银行如何有针对性地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型提出了建立客户洞察与细分能力、打造无缝式客户旅程体验、人机协同创造令人愉悦的个性化互动三大发展阶段的指南。当前银行零售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本文为打造客户体验卓越的数字化零售银行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高峰 《中国金融》2023,(16):32-34
<正>零售银行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战略。过去二十年以来,零售银行伴随着消费互联网普及而得到迅猛发展,经历了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从“追求规模扩张”向“追求客户体验”、从“部门银行创利模式”向“全行价值创造模式”的三个根本性转变。当前,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步入深水区,零售银行更是开启了数字技术驱动转型升级的新模式,迈入了重视客户体验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3.
银行作为一个金融企业,经营的是货币这一特殊商品,和所有企业一样,它的生存与发展,同样要以拥有客户为前提。综观银行的发展史,至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西方商业银行与客户的关系已经历了一个由“以银行为中心”到“以产品为中心”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4.
商业银行的客户知识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从“以产品为中心”逐渐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客户资源的优劣决定了一家银行业务结构、盈利状况和竞争力水平。实施客户知识管理可以提高客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改善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拓展业务空间,培育利润源泉。  相似文献   

5.
电话银行中心是现代商业银行“以客户为中心”经营理念的重要体现。电话银行中心作为银行电子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可以提高银行服务质量,提升银行企业形象,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电信、计算机等现代化的通讯手段,使业务受理摆脱时间、空间的限制,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人性化的服务。同时电话银行中心也为银行带来丰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以说,电话银行中心已经成为银行在竞争中贴近用户,获取信息的“第一窗口”。  相似文献   

6.
一)深化组织机构机制改革1.转换经营理念,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设置机构。农行在组织机构设置上应更新经营理念,即改“客户围着银行转”为“银行围着客户转”。从新的经营理念出发,内设机构应遵循四大原则:一是外向性原则,即强烈的客户意...  相似文献   

7.
普元顺应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趋势,综合国内外金融业的市场营销和管理模型,把具有世界级水平的EOS平台推广到银行业,发布了有中国特色的“EOS银行客户经理管理系统”。这套系统可以帮助银行提高利润、降低成本,提高银行客户满意度及市场占有率。 一、系统理念和目标 普元提出差异化营销服务理念,将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资源整合管理、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经理组织体系和“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服务体系的概念融入软件的设计理念。普元结合国内外先  相似文献   

8.
《海南金融》2009,(2):F0002-F0002
2008年,工行海南省分行提出打造“服务最佳银行”的发展战略,为全行服务工作树立起新的奋斗目标。一年来,该行遵循“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以改革创新为抓手,实施将客户服务中心作为全行服务工作支持中心的管理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9.
《中国投资管理》2007,(1):61-61
为实践“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围绕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电子银行的发展战略,中国建设银行在上市一周年之际,隆重推出新版网上银行个人客户银行(以下简称“新版网银”),并于2006年10月28日凌晨正式切换上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客户经理制是“舶来品”,是银行突出以客户为中心而推行的一种服务制度。客户经理负责管理客户在银行办理存款、贷款、结算、中间业务、信息咨询等全方位金融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客户经理是客户与银行联系的纽带。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推进和农发行职能的调整,农发  相似文献   

11.
《华南金融电脑》2003,11(5):3-3
一、UECRM/C3-1系统简介 1.整合客户信息,变以“账号”为中心的客户信息管理为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信息管理,建立起资料完整的以客户服务信息为核心主题的数据仓库,解决目前银行客户资料分散,不利于客户管理及决策支持分析的根本问题。 2.共享客户信息和工作经验,解决银行客户信息及工作经验私有化、分散化的问题。 3.提高决策分析能力和工作效率,通过建立  相似文献   

12.
深度效益是近年来西方商业银行,尤其是美国商业银行中最时髦的策略用语之一。深度效益是一种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挖掘与跟踪式的销售方式,它要求银行不再将客户看作“单群整体”,而将客户细分为各自不同的个体,跟踪每位消费者个体并挖掘其个性化的需求,在对最小单元客户的识别及追求服务深度与广度的基础上寻求新的效益。与以“规模效益”为指导的销售方式不同,深度效益强调以客户为中心,注重同客户的长期关系,向现有的客户销售不同的银行产品和服务,实施“关系营销”策略,银行也就成为“关系银行”,赚的是长远的钱和耐心的钱…  相似文献   

13.
“市场占比”是银行管理者十分熟悉的一个概念,在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和业务统计分析中经常用到,例如“存款新增市场占比、存款余额市场占比、贷款新增市场占比”等,但是,对于“优质客户市场占比”这个概念我们还不是很常用,而且在当前的业务统计分析中也没有相关的内容。实际上,按照市场上通行的80/20原理进行推断,“银行80%的效益来自于20%的优质客户”,提高“优质客户市场占比”不但是银行提升价值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而且也理应成为“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和机制”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4.
客户是银行最主要的资源,没有客户就没有银行,银行对客户需要的满足能力已成为银行能够与客户保持紧密联系,保持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而“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将是银行业发展中的一个永恒主题。因此,在同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认真研究和领会“以客户为中心”这一经营理念的核心问题尤显重要。银行的客户是一个立体性和动态性的概念,客户既有存款客户、贷款客户、中间业务客户,也有三者兼而有之的客户;既有优质客户,也有一般客户;既有现时客户,也有潜在的未来客户;既有本币客户,也有外币或兼而有之的客户;既有法人客户,也有自然人…  相似文献   

15.
甄岗军 《浙江金融》2006,(8):58-58,55
根据现代银行理论,银行再造最核心的是要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要形成“一线为客户服务、二线为一线服务”的经营管理格局,作为国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如何根据职能、机构及客户特点进行自身的再造,实现向现代农业和农村开发性金融机构转轨的目标是一个亟需思考和解决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农发行再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当务之急是必须进行客户服务体系的再造,要构建一个“机关为基层,二线为一线,后台为前台,全行为客户”的服务体系,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从而在客户满意中实现银企双赢。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国内大中型银行已实现或正在推动从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转型,在这种形势下,只有敏锐把握客户细微变化并快速作出决策的银行才有机会获得更好的发展。信用卡业务具有的客户数量巨大、需求各异、消费行为不一等特征,使得发卡银行应用数据挖掘技术管理客户成为必然。在从“规模发展”向“质量发展”转型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正>2023年5月,工银私人银行联合行内各业务条线,推出《企业家客户服务手册》,该手册展现了其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初心和“诚信相守,稳健相传”的核心价值。借此契机,《现代商业银行》与“企业家加油站”云上相约深度对话,为读者深度解读工银私人银行倡导“财富向善”的发展理念,致力于服务人民美好生活,助力企业家客户家企欣荣的最新实践。  相似文献   

18.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国内商业银行逐步树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这一理念要求银行通过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提高经营决策水平,挖掘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19.
“电子银行”又称“网络银行”或“虚拟银行”,是指银行利用因特网为传输媒介,以客户电子信息为依据,通过这一公共资源实现银行与客户之间的联接,为集团及普通客户提供账户信息查询,转账付款,  相似文献   

20.
银行是服务行业,客户的满意和信任是银行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要真正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成为让客户满意的好银行,除了服务好客户,正确处理客户的投诉,维护建设银行的良好形象,还要善于从客户的投诉信息中总结工作不足和失误,从客户投诉中寻找服务的商机,努力从不足中改善产品和服务,使客户投诉由坏事变成好事,将客户投诉转变成为银行的收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