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开发性金融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拟结合我国开发性金融的实践,讨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从当前金融危机反思政府干预和政府信用的作用;二、我国对政府信用、市场信用的认识和运用;三、经济发展阶段及对应的金融形态;四、从中国建设阶段的国情特点看开发性金融;五、结合国家开发银行的工作,看我国开发性金融的实践并总结出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
在以政府主导甚至干预经济发展为特征的转型经济中,政府行为会影响法治与金融发展间的作用机制。本文利用1995-2005年中国省级单位的数据研究了政府行为和法治水平对地区金融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不考虑政府行为这一制度因素时,法治水平的提高对地区金融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效应,但这个效应有限。转型期政府行为对金融发展明显具有重要影响,地方政府的干预可能会对法治促进金融发展的作用产生部分挤出效应,甚至是完全的替代效应。本文的结论是,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中国只有在充分认识到政府行为主导金融发展的情况下,才能准确把握法治与金融发展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也对主流法与金融文献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3.
政府行为与金融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环境下形成的,因此具有鲜明的制度结构特征和社会文化特征。我国金融生态深刻受到金融生态环境,诸如法律制度、信用文化、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等因素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金融体系一直处于政府行为主导下,造成了目前我国金融生态的非均衡性现状。本文旨在探讨我国金融生态的环境问题,分析政府行为与金融生态问题的关系,并给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若不同时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单方面推进以约束地方政府支出的财税体制改革,是难以获得理想效果的。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应是财政支出和财政职能的平衡。问题是,仅从中央角度来控制地方支出的用途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加强对地方政府的金融约束。由于地方政府不具备举债的主体地位,债务承担和偿还责任不匹配,成了诱发地  相似文献   

5.
荣晨  葛蓉 《财经科学》2015,(3):22-32
本文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角度检验了金融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持效应.对于不同地区,金融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持效果存在明显差异,金融支持对政府干预、国有经济所占比重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对于东中西部的新型城镇化,金融支持规模、金融支持结构和金融支持效率的侧重点需要区别对待.从宏观而言,金融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持需要挖掘政府和市场的各自优势,统筹兼顾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优化政府干预以及市场配置的组合;从微观来看,需要加大对人口迁徙和转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城市和城市群的金融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6.
我国政府对金融安全的影响和维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金融是政府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而金融运行状态构成了政府的政治约束,在利益的驱使下政府成为了决定金融安全状态的主导因素之一.政府既影响金融生存的环境,又直接作用金融体系、参与金融活动.本文从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分析了我国政府影响和维护金融安全的主要路径和方式,认为我国政府行为导致了很多金融风险但又通过实质担保提供了安全屏障,其中中央政府是安全维护的主导者,目前制度变迁手段在安全维护方面的作用正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7.
魏卓民 《经济论坛》2011,(9):138-142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体制转型和经济高速发展的特殊时期,地方政府与金融的关系紧密而复杂。地方政府对地方金融的干预和管理有其历史渊源,当前也存在多种形式。财政风险、金融风险和招商风险是地方政府在管理金融时必须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因此完善相关的政策体系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20年来中国金融取得了巨大的量性发展,但并没有取得质性的深化,原因在哪里?本从政府与金融的关系视角展开分析,认识中国金融发展是从一种制度剔除状态下由中央政府推动的制度创设,但这种创设只是政府涉取收益的计划手段的替代和扩展,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深化”。这种状况决定,中国金融发展是原有制度框架下的量性扩张,是产权形式的变化,但并不是产权内容的变革。这是中国金融问题的“根”。  相似文献   

9.
专业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是企业或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WTO框架下我国的企业要做大,首先应当是做强。政府行为和金融中介极其重要,但不能完全依靠政府的规划和行政兼并,政府行为不能替代企业的市场行为。要发展“适度竞争”,确保行业持续赢利和研发实力,实现专业化;凭借营销模式,实现规模经济,然后再发展范围经济,提高产业附加值,最终实现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这样的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政府对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作用不再是政府直接去干预经济,而是政府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本文从政府因素的角度对"浙江现象"进行了解读.文章指出,浙江各级政府在转型过程中有效的制度供给,是推动浙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09—2017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研究分析我国科技金融生态环境状况,以及科技金融生态环境对政府补贴与企业研发投资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我国科技金融生态环境具有稳定优化趋势,良好的科技金融生态环境能够帮助企业积极地开展研发活动;科技金融生态环境具有调节作用,在科技金融生态环境差的地区,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投资激励效果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科技金融生态环境差的地区,政府补贴更具有信号属性。在此基础上,为建设科技金融生态环境、深化金融改革以及发展政府与市场结合的模式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金融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问题是关系到整个经济社会的重要问题.近年来,从宏观角度研究国家对金融资源配置的文献不在少数,但很少有文献将地方政府对金融资源配置的问题纳入研究的范围.本文对国内研究地方政府对金融资源配置的文献进行了梳理,试图找出这一问题的切入点,发现已有研究的不足,探索如何对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金融作为新的金融业态,代表着金融与技术的创新发展及深度融合,是当代社会变迁的重要驱动力量。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框架仍在建设初期,政府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先后经历“包容性监管”“原则性监管”“运动性监管”阶段,在监管挑战的背后,实质上是新的风险特征与政府治理机制之间的匹配问题,政府需加快治理机制转型,营造一个和谐包容、互利共赢的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在地区金融发展中的角色,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1995—2009年西部十省(市、区)地方政府行为与金融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具有典型的“公司型政府”特征,政府干预的金融增进作用不明显而金融抑制作用明显。据此,本文提出了西部地区地方政府要力求“中性”,减少对金融的索取性干预,要为地方金融发展提供“市场增进”支持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我国制造业375家企业2005-2007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考察了区域金融中介发展、政府干预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金融中介发展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政府干预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负效应;政府干预越强,金融中介与企业技术创新间的相关性越弱,较强的政府干预会削弱金融中介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基于结论,就如何提升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提出了相应的金融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决定金融版图的因素主要有资本规模、制度活力、市场深度和宽度、技术水平和资源禀赋五个要素。从这五个要素观察,金融海啸后美国的金融霸主地位将受到严重挑战,市场主导型金融将向政府主导型金融转变。为了替代美元走弱留出的金融空间,欧元的示范效应将使得双边与多边金融合作与超主权货币得到孕育。但美国主导全球经济、美元仍是全球主要货币的经济金融格局不会改变,在这个全球金融格局变动的过程中,黄金甚至白银都会充当重要的货币锚作用,直到相对稳定的金融格局重新形成。  相似文献   

17.
金融集聚可以定义为一个过程,也可以定义为一个状态或结果,金融集聚的结果就是金融中心。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行为的影响,金融的发展包括金融集聚以及金融中心的形成同样也离不开政府行为的影响。从博弈论的角度去分析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对金融集聚和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粟芳  方蕾 《财经研究》2016,(12):72-83
文章基于2015年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从大概念的普惠金融角度,用渗透度、使用度和效用度衡量普惠金融,用政策扶持、基层工作和基础设施衡量政府作为,分析了政府作为对普惠金融的影响及地区差异。研究发现,东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最好,西部农村政府最有作为;普惠金融的核心应是提高金融服务的使用度,尤其是银行业务的使用度;有为政府应是全方位有所作为;政府的积极作为能显著促进普惠金融发展,但以带门槛补贴为主的政策扶持并不有效,应慎用;在普惠金融发展中,西部地区政府应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并提高政策扶持力度,东中部地区政府则应夯实基层工作。  相似文献   

19.
李健 《经济经纬》2012,(3):7-11
笔者运用扎根理论,以制度理论、企业行为理论和交换理论为依据,对我国俘获者企业的高管进行深度访谈,从微观层面上分析我国转轨时期政府俘获的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制度—能动性—行为—关系"的政府俘获分析的新框架,在总结政府俘获的原因特征的同时,重点探讨为什么"关系"在我国政府俘获形成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金融中心的形成有自然形成和政府主导两种模式,这两种金融中心形成模式在不同的金融发展阶段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发展中国家由于金融发展相对滞后,其金融中心的形成模式更倾向于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当经济和金融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自然形成模式又居于主要地位。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上海只能选择政府主导型的国际金融中心形成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