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造业是指对采掘的自然物质资源和工农生产的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再加工,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生产资料,为全社会提供日用消费品的社会生产制造部门。制造业在我县工业经济中处于主体地化,对县域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今后个时期,玉环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目前工业结构的问题我国目前工业结构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采掘业与能源工业一直滞后于加工工业,原材料、能源的供应不能适应加工工业的需要。这个矛盾在80年代后期相当突出。在三年治理整顿期间,由于经济全面紧缩,加工工业严重抑制而有所缓和。但1992年以后,随着经济过热,加工工业再度高速扩张,矛盾重新出现。在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工业总产值结构中,加工工业的比重在1980—1995年间提高了12.9个百分点,而原材料工业在同一时期的比重却下降了4.8个百分点;加工工业与原材料工业之比1985…  相似文献   

3.
钟和 《资本市场》2003,(5):50-52
分行业看,在39个大类行业中,一季度对生产增长拉动作用最大的前6个行业依次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冶金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纺织工业。这6个行业合计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1%,拉动工业增长9.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首先,由于对资源的长期无节制开发,东北地区的采掘和原材料工业的竞争优势已经或正在丧失殆尽。黑龙江的石油,木材资源,辽宁的有色金属、煤炭资源等已无优势可言。其次,制造业面对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优势已,举步维艰。如哈尔滨、沈阳的制造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利税等指标明显低于沿海新兴工业地区,而资产负债水平却高于这些地区。第三,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际国内市场将进一步趋于连通,届时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制造业将直接承受来自进口产品的强大压力。  相似文献   

5.
制造业是对采掘业的自然物质资源或农业生产的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再加工,为其他经济部门提供生产资料,为社会提供日用消费品的生产制造部门。中国的制造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但是随着制造业产业技术升级速度的加快,对现有能源的消耗程度也有所加深。保证制造业的发展势头,势必要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寻找合适的途径,减少能源消耗,使经济发展获得持续的基础力量。  相似文献   

6.
《经济视角》2011,(2):10-11
原材料工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结构的优劣、品种的多少,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保障社会需求、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直接影响着制造业水平的高低、竞争力的强弱,决定着企业及产品品牌能否长久树立。日前,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吉林省长春市组织召开的全国原材料工业座谈会上,以石化、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和新材料为代表的五大原材料产业“十二五”期间发展蓝图浮出水面,即调整结构、转变方式、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在严格控制总量的同肘.着力推进兼并重组、淘汰落后、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布局优化和资源保障。全面建设结构优化、资源节约、清洁安全、质量效益好的现代原材料工业体系,推动国产原材料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制造业的概念 制造业是指对原材料进行加工以及对零部件进行装配的工业部门的总称。在国际上又将制造业分为:消费品制造业和资本品制造业。我国所说的装备制造业就是资本品制造业,是指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生产技术装备的制造业的总称。本文讲的主要是装备制造业。  相似文献   

8.
虽然亚洲面临着世界经济增长不平衡、石油原材料价格进一步上升、美元持续贬值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但亚洲仍旧和北美共同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者。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由当初的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重要工业基地的辉煌逐步陷入当前的工业增长乏力,制造业的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主要原因是:工业经济体制结构不合理,现代制造业存在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障碍、体制性弊端。为了振兴湖北现代制造业,应制订振兴湖北现代制造业专项计划、建设湖北现代制造业聚集区、提高优势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实施支持现代制造业的财税、金融等政策。  相似文献   

10.
首都商务     
《时代经贸》2013,(2):11-12
1、北京市利用外资首月实现开门红2013年1月,北京市实际外资和合同外资实现双增长。实际外资8.3亿美元,增长9.3%;合同外资7.6亿美元,增长32.2%。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金融业、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拉动作用明显。金融业和制造业分别拉动合同外资增长35个百分点和33个百分点,金融业和批发零售业分别拉动实际外资增长21个百分点和14个百分点。二是大项目支撑作用突出。北京奔驰汽车等12个千万美元以上大项目合  相似文献   

11.
投资结构评析──基础产业与加工工业投资比例关系研究刘立峰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能源、交通、邮电业及部分原材料工业仍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国民经济的发展重点,保持这些产业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的适当比重,处理好基础产业投资与其他产业特别是加工工业投资的比例关系,处...  相似文献   

12.
经济新动     
宏观工业生产增幅回落 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全部国有企业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3197亿元,全国工业生产总体仍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分行业看,冶金工业生产增势不减,主要产品钢和钢材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1.8%和16.4%,增速比一季度继续加快,对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提高。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由于汽车生产增长由一季度的54%回落为19%,使其对工业增长的带动作用减少了0.7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所谓跨越式发展,是指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打破经济发展常规,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以科学技术的跨越带动社会生产力的跨越。跨过先发国家或地区已经走过的某些经济发展阶段,用较短的时间走完发达国家或地区用较长时间所走过的路。其核心问题是科学技术的跨越、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而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抢占技术创新制高点的最重要平台,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河北省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在产业构成中工业占主体地位,而在工业中制造业又占主体地位。因此,加快制造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进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是解决河北省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整体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实硬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比较和测算发现,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呈下降趋势;工业部门中,初级原材料行业和原材料加工行业的国际竞争力逐步下降,制造业竞争力呈上升趋势,其中,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遣行业竞争力上升最为明显,而劳动密集型行业竞争优势有所下降。目前,我国工业部门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在于产品附加值低和装备制造业落后。此外,我国服务贸易在总量和结构上均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一些重要现代服务业部门甚至落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15.
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流程制造业和能源产业是构成工业循环经济的主体 现代制造业是现代工业的基础,现代制造业包括流程制造业和产品制造业。流程制造业将资源(矿业资源和生物资源)及能源转化为产品,作为原料提供给产品制造业加工成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流程制造业是现代制造业的上游,产品制造业是现代制造业的下游。见图1。  相似文献   

16.
与我国大多数加工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相比,我国能源工业发展速度显得比较迟缓,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市场取向的改革不彻底、不完善,已经成为阻碍能源部门健康发展的制度障碍。这种改革滞后性包括:市场准入的滞后性(如石油的开采、进口、批发与零售)、企业改革的滞后性(如多数电力企业和煤炭仍  相似文献   

17.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的各制造工业的总称,它所提供的产品包括系统、主机、零部件、元器件和服务。东北装备制造业具有良好的基础与优势,具有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吸纳能力,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东北装备业如何扬长避短,针对装备制造业存在的问题与差距,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东北装备制造业由“加工基地”向“制造基地”转变是必须加以认真探讨和研究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8.
加工制造业主要是为外来企业提供生产技术或者原材料进行加工来获得效益的企业,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对国内从事加工制造业的中小企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如何在这种特殊时期生存下去,如何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成为该类企业急需解决的难题。为此,本文对合同成本的控制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沈阳市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和税收贡献度显著增强。2008年,沈阳市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804.1亿元,增长21.9%,占全市GDP的20.8%,对全市GDP增长的直接拉动作用为6.0%,拉动幅度为23.4%。利用2007年沈阳市投入产出表①,计算得2007年装备制造业对沈阳GDP的全部拉动作用达32.5%,较2002年提高了18.4个百分点。分子行业看,装备制造业七个子行业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前后产业关联度最高,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分别达到7.8和4.4;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税收收入同比增加最多,占全部制造业税收收入增量的90.5%;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制造业税收弹性系数最高,达26.6。  相似文献   

20.
龚唯平 《新经济》1995,(9):32-35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是对一切生产或装配制成品的工厂、公司以及工业部门的总称。一般分为耐用品制造业和非耐用品制造业两大类。在香港,工业一般被称为制造业,指除建造业、矿业和水电等行业以外的一切加工制造行业,包括制衣、电子、纺织、钟表、塑胶、玩具、首饰、金属制品、家用电器、印刷等40多个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