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金融》1993,(3):4-6
当前,货币、信贷宏观调控所面临的形势,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从经济发展来看,当前主要是要防止过热。去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是改革开放13年来第三个高增长的年份,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以及投资总额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居高不下,今年,各项经济指标起点高。因此,今年货币、信贷宏观调控所承受的压力也会比往年大。二是去年货币供应总量增长过快,现金发行过多,今年通货膨胀的压力很大。通货膨胀,并不是简单地反映在零  相似文献   

2.
现金投放多的成因分析及对策裴传智,张红地1992-1994年,我国连续三年货币发行过多、市场现金流量增长过快、通货膨胀率逐年上升,其中1994年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现象。1979年以来,市场现金流通量增长速度最高的年份与近三年的货币发行及物价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3.
这几年,我国国民经济正在逐步好转,但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格局还没有改变,预计今年全年总供需之间仍然有一定差额。从一个较大的跨度来分析,宏观经济决策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经济需要稳定,货币不宜扩大发行历史上,我们曾经有过经济发展过快,货币发行过多,而反复进行调整的教训。经验表明,经济超高速增长和货币的高发行交替影响,对发展经济十分不利。经济生活中有一条规律可供参考,即有些因素是上去容易下来难。已经上去了,需要平稳一段时期,做巩固、消化、提高的工作。例如固定资产投资一上去,至少三、五年要保持同样或更大的规模,有的甚至更长;又如货币发行上去了也不容易下来。从货币政策角度上看,我们应当采取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办法,来抑制需求的膨  相似文献   

4.
《西南金融》2006,(9):1-1
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总体形势良好。但经济运行中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为此,央行主要采取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等数量型工具收回过多流动性,从资金的供给方进行调节。根据当前社会总需求扩张势头仍很强劲的情况,为进一步增强宏观调控的效果,有必要在收回流动性的同时,加大对资金需求方的调节,利用利率杠杆适当抑制投资和信贷需求的扩张。  相似文献   

5.
1992年以来,我国经济生活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现象。一是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有些产业发展过热;二是投资规模扩大,瓶颈制约进一步加剧;三是价格体制改革方案全面出台,市场物价涨幅较高。在诸种相关因素的影响下,伴随而来的货币问题是票子发行过多,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所谓通货膨胀,是指伴随着货币数量的过快增加,物价或显或隐的持续上涨。我们认为,从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的货币问题性质看,已不是存在通货膨胀的压力问题,也不是潜在通货膨胀问题,而是实实在在地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形势下,对这一问题如不加以认真地研究解决,将要引发经济振动,影响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6月14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着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特别是结构性矛盾突出、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增大等问题,部暑下一步要着重抓好的坚决遏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进一步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等五项工作。接着,人民银行在4月27日单边提高一年期贷款利率0.27个百分点,从5月中旬到6月14日不到一个月时间里两次向贷款增量较多的商业银行发行定向票据1000亿元之后,又宣布7月5日、8月15日起分别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  相似文献   

7.
纸币或钞票连同铸币构成一个国家的现金货币,是该国中央银行所垄断发行的法定货币。在当前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现金货币的发行量常因各种经济需要而具有很大的弹性。随着银行贷款增长、企业投资增长、政府赤字增长,现金货币就通过银行存款的提取而进入社会流通领域。在现代社会里,具有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等主要货币职能的不仅是现金货  相似文献   

8.
解决货币超经济发行问题、物价问题及其他宏观经济问题,根本的出路在于深化改革。一是,深化改革是稳定货币、稳定经济的基础和保障。这几年,社会总需求增长持续过盛,在投资、工资、信贷、财政、物价上都有  相似文献   

9.
2006年4月以来,针对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等突出问题,中央银行先后采取了一系列金融宏观调控措施,两次上调贷款基准利率、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多次发行定向央行票据,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国民经济增长偏快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固定资产投资和货币信贷增速回落的基础并不稳固,反弹的可能性随时存在,而且物价水平不断上扬,通货膨胀压力开始加大,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十分严重。因此,2007年金融宏观调控的任务仍很艰巨。  相似文献   

10.
《中国金融家》2007,(8):32-33
当前投资增幅仍处高位,货币信贷增长仍然偏快,贸易顺差仍在扩大,结构调整仍然滞后,节能减排形势相当严峻。要坚持把遏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着力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努力缓解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南方金融》2006,(6):1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是我国三年前刚遇到的经济问题。而三年后的今天,这依然是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的确,今年以来,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一路快跑,增速过猛。1—5月。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30.3%,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1.8%,房产价格居高不下;另一方面。金融机构的新增贷款  相似文献   

12.
《福建金融》2007,(8):1-1
<正>从国家统计局及有关部门公布的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数据看,2007年上半年宏观经济保持高速、稳步增长的态势,夏粮喜获丰收,企业效益持续改善,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市场销售继续趋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货币信贷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适应,金融运行总体平稳。其中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速度依赖投资需求和净出口需求的拉动,贸易顺差过大,信贷投放过多,投资增长过快;物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但经济运行中资源环境代价较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问题也比较突出。为此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的措施,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 变为过热,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前通货膨胀的特点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当前经济运行的一个主要矛盾是通货膨胀问题。从当前看,此次通货膨胀存在成因复杂、结构性和总体温和的特点,从未来发展趋势看我国物价仍将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分析表明,货币超发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显著,信贷扩张和外汇占款过多是导致货币超发的主要因素,而实际利率过低所引发的投资过快增长是信贷扩张的主要原因。建议短期采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回收流动性来稳定物价,中长期通过加快对外贸易和经济结构调整从根本上遏制通货膨胀问题。  相似文献   

15.
执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政府对银行的干预过大,中央银行的宏观控制机制不完善,导致货币供应量失控,是总需求膨胀和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货币供应量过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是我国经济发展近四十年来的老问题。只是在1978年以前,由于实施强制性的计划控制和行政干预,使价格强行压制在低水平,把过多的货币购买力冻结起来,才使总需求膨胀没有明显地暴露出来,因而属于一种“压抑性的通货膨胀”。1978年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实施和深入,对经济活动和价格的控制逐渐放开,  相似文献   

16.
1993年2季度,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贯彻落实,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由降转升,货币供应量高增长势头得到抑制,金融形势趋于缓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现金投放过多,企业存款增长回落较快,银行信贷资金趋紧。因此,需要把握适当的调控力度,注重结构调整,稳定币值,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一、现金投放过多,广义货币和狭义货币增长趋稳。 2季度,现金净投放305.6亿元,比去年同期多投放266.9亿元。到6月末,市场货币流通量为4863.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相似文献   

17.
魏加宁 《新金融》2007,(11):14-14
2007年我国经济连续4年保持10%以上的经济势头,各领域增产增收的形势喜人。具体表现在农业生产呈稳定增长态势.工业企业利润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有较大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与此同时,国民经济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是老问题的继续发展,也有一些是新出现的问题。具体表现在经济增长速度过快,贸易顺差过大,货币供给过多,投资增长速度过高,居民消费价格增长过猛,资产价格普遍上涨过快。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然而近年来由于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贸易顺差过大等问题积累,已迫使央行并不能像发达国家货币当局一样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就曾强调"我国当前货币政策仍要坚持多目标,要注重经济增长、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多个目标之间的全面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依然偏大,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引发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的因素仍然存在。”“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总量,有效缓解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刘铮 《金融博览》2006,(12):19-19
宏观调控初见成效今年以来,一路加速上扬的中国经济在第三季度出现明显变化:经济增长率从第二季度的11.3%回落到第三季度的10.4%。但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问题,虽然有所缓解,但基础尚需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