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在我的记忆中,我比同龄人幸运多了,每年开学的时候,我们家从来没为我的学费犯过愁,因为我有个好父亲。父亲在南方的一个大城市里做事,至于他具体做什么事情,我没问过,父亲和母亲也没说过,反正,我的父亲能挣好多的钱。  相似文献   

2.
会计情未了     
我的母亲做过十几年的村会计。确切地说母亲开始是做大队会计,大队改为村后,才改称村会计。记得我小的时候,母亲总是很忙,白天整日在外忙碌奔波,即便晚上,不是开会就是在家写写算算。可母亲从不说累,脸上还总是挂着笑容。后来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母亲开会少了,集体的事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多了,可母亲却比以前更忙了。那时,我的祖父祖母年事已高,父亲在外地工作,姐姐、哥哥和我都还小,沉重的家庭负担都压在母亲一个人肩上。母亲常常是天一亮就去田里劳动,到傍晚是最后一个收工回家。母亲既要做村财会工作,又要"承包"家中的一…  相似文献   

3.
正父亲虽然离开我们快十年了,但他"绣花"的往事,仍然历历在目,久久难以忘记。其实,论起做女红绣花描云,父亲还真不如母亲。我清楚地记得母亲可是俺庄上做女红的巧手,不仅我姊妹七人都穿戴过母亲亲手缝制的衣裳鞋袜,为贫寒灰暗的村庄添上一抹亮色,就是全村的男女,谁能穿上我母亲缝制的衣裳,也是十分光鲜的事儿。但我要说的是父亲像母亲绣花那样对待土地,对待生活认真、细致、执着的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4.
两双棉布鞋     
不知道母亲一生为我做过多少双鞋子,现仍有两双棉布鞋收藏在我的家里,一双是黑的单鞋,另一双也是黑的,是棉鞋。  相似文献   

5.
母亲的生日     
谢孝军 《农家之友》2009,(30):51-51
对母亲的爱,我不知道从何表达,这些爱里,也夹杂着和母亲的争执,甚至对母亲的批评。我记得以前我爱吃松花蛋和醪糟,每次回家,母亲都计算着日子,给我备好这些东西;现在回家,母亲依然会把一些农村的特产留给我们,例如核桃、鸡蛋等;每次离家的时候,母亲总是希望我们多带些东西走,但是这常常闹得不开心——她叫我带,我说路远、麻烦;她叫妹带,妹也不会带的,所以前几天她和妹妹争执起来了,说妹妹“又说城里蛋不香、米贵,  相似文献   

6.
重阳佳节     
重阳节这天,我回了一趟老家。老远就看见父亲在庭院里扫着地,母亲躬着身子坐在门前摘菜,不时抬头望眼村口过往的车辆和人群。当母亲看到我的身影时,她先是有些意外,继而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起身迎了出来。母亲拉着我的手,用略带责备的语气说:“回家来,怎么也不事先给我们来个电话?我和你爸也好准备准备。”  相似文献   

7.
母亲(散文)张维华1993年12月,我在二十多年半脱产农经员的坎坷道路上转了干。欣喜之余,我感激党和政府,同时我想到了母亲。母亲65岁了,她从小失去父亲,在艰难奔波中长大。出嫁,生我,养我,在我刚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的父亲又因赌博犯罪被判刑坐牢,一...  相似文献   

8.
我当会计     
我生活在一个会计家庭中,父亲在互助组、初级社时就担任会计,后来担任信用社会计兼生产大队出纳员,母亲、大哥、二哥都曾干过生产队会计。在家庭的熏陶影响下, 1982年,我也开始在信用站担任会计。 1986年兼村出纳员, 1992年又担任村会计。   我十四岁那年父亲不幸因病去世,他任会计时,为了一分一角钱,他可以不吃不睡,通宵核账。父亲生前对我们说:“会计是小人物办大事,里里外外, 大大小小,方方面面的事当会计的都要管;当会计不容易,当个好会计更不容易。”这话至今我仍牢牢记在心里。   1996年,村委实行由村民直接选举…  相似文献   

9.
我奶奶是属于那种古老乡村中的智者,常用格言式的语言,对我进行人生启迪。比如她经常说“好儿不用多,一个顶十个”,固然是在夸父亲孝顺,但也是为了要我力争做一个好孩子。她又说“好儿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这当然是一方面让我有个思想准备,将来出嫁时不要指着向母亲要嫁妆,更重要的是让我从小就学会自立,出嫁后更要自强。她从不教我“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这样没出息的话。我初当家时,不知日子该怎么过,而且那样的年月,常常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也不知哪一会,祸事就找上门来了。我奶奶说日子好过,门户难当,我…  相似文献   

10.
我家住在山区,家庭条件不好,母亲便把我送到姑姑家上中学.姑始家境也不好,但她还是全力供养我,直到高中毕业。我家和姑姑家隔山隔水,母亲不能常来看我,但她总是想着法儿疼爱我。  相似文献   

11.
将心比心     
母亲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年轻妇女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进去后才松开手。当母亲向她道谢时,那位妇女对母亲说:“我的  相似文献   

12.
母亲·土地     
<正>母亲是一位勤劳朴实的农村妇女。她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因家中兄弟姐妹多,没上过几天学,这对于母亲来说是一生中的遗憾。其实,她在自嘲没文化时,言语中却时常叨念着几十公里外的老家,牵挂着让她一生耕作的土地,还有因土地衍生的有机蔬菜大棚。母亲的土地情结,沉淀在被岁月风干的日子里,同时镌刻在我成长的记忆里。20世纪80年代初,  相似文献   

13.
林子的故事     
1973年,我母亲30岁,是一所中学的音乐老师;1973年,我父亲32岁,是林场的一名机关干部;1973年,我7岁,是一个天真无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孩子。那年6月份的一天傍晚,在我和父亲等待着母亲准时回家的时候,一位邻居女孩急匆匆地跑来告诉我们:“刘老师被打了。”  相似文献   

14.
两代情缘     
正1956年,《农村工作通讯》杂志创刊之初,我的母亲杜茵就是编辑部的工作人员。她是1955年随我父亲郝盛琦从上海调到北京中央农村工作部二处(互助合作处)工作的。母亲学的是财会,原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下属的区办事处搞过人事,当过副科长。她被抽调到编辑科,刚开始搞财务,管发稿费,熟悉了一段就开始选稿子、看稿子,  相似文献   

15.
被罚款后非法占地能否使用编辑同志:1981年我们村划分责任田时,我为一户,我弟弟和母亲为一户。后来弟弟被招工进厂,他的责任田退给了村委会,母亲的责任田继续承包。由于母亲的责任田与小王家挨得近,小王修猪舍时占了母亲的一些责任田,说今后用山地来调换。后来...  相似文献   

16.
慈母会计情     
在我刚记事的时候,母亲就是生产队的会计。每到晚上,我经常看到母亲坐在灯下,一边拨着算盘,一边写写算算。静静的夜晚,倾听着清脆的算盘声,我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梦乡。醒来后,母亲依然坐在那里,脸上虽然带着一丝倦意,可她还是那么专注,那么投入。从那时起,我就感到:做一名会计是很辛苦的,我从心里敬佩做会计的母亲。上小学以后,母亲为了培养和锻炼我的能力,就开始教我背珠算口诀,打算盘,并帮她计算数字。有时,我算了几遍,可是每次算出的结果都不一样,就显得很不耐烦,母亲见此情景就教导我说:“干什么事都要细心,要有耐…  相似文献   

17.
走进秋天     
我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感受到秋天的,只知道夏天己经过去,我的眼前又是一派辉煌灿烂的景象。 是的,我看到了阳光洒在收害d过的田野上,整个大地像生过婴儿的母亲,幸福地舒展在开阔的晴空下。从刚收割过的稻茬里裸露出浓厚的褐色,是大地母亲健壮的肤色;还未收割完的稻子一片金色,一任秋风翻动,煌煌夸耀着秋天的富有。真正的富有感是属于创造者的;真正的创造者才有这种潇洒而悠然的风度。 一年一度的收获季节也是农发行人最忙碌的季节,今年的秋天尤显得繁忙。有朋友问我“你在忙什么,总不在家”。当听完“清资核贷”、“仓单管理”、“仓位”、…  相似文献   

18.
《农家致富顾问》2009,(1):18-19
1968年,曾宪梓带着母亲、妻子和3个孩子来到了香港。起初,他们的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为了谋生,曾宪梓甚至做过男保姆,但艰苦的环境并没有磨灭他的决心和意志。  相似文献   

19.
五月的一天.正值我回家探望母亲。见老母在操坪里晒着几件粗布衣服。我忍不住对母亲说:“妈,现在又不是没衣服穿.还留着这些老古董干什么?”“看到这些旧衣服,我就想起了过去的日子”。母亲说。  相似文献   

20.
寻找恩人     
在祖母和母亲30多年的描述中,恩人的形象一直鲜活在我的记忆里.由于在某个特定的环境里时常想起恩人,于是,恩人的形象反而越来越模糊了,可能像你,也可能像他.最终,我只知道恩人是个男人,姓胡.他是我父亲的知己或者说是朋友.我在祖母和母亲的唠叨中寻找了几十年,线索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