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附担保公司债券中的担保物权系由债券受托管理人统一持有,这是一种特殊的担保物权形式,由此引发了债权人与担保物权人的分离,以及司法裁判中认定担保物权享有主体的分歧.参酌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关于附担保公司债的理论与实践,我国附担保公司债券中的担保物权应采"担保权信托"的理论构造,而非信托让与担保.在信托法理下,债券受托管理人系担保物权的享有主体,债券持有人对担保物权享有受益权;当债券持有人可以单独主张权利时,也可认定债券持有人享有担保物权.债券持有人应按照债券持有比例享有担保物权.  相似文献   

2.
在《关于有效防范企业债担保风险的意见》(银监发〔2007〕75号)出台后,债券担保主体呈现多样化,担保债券发行人和担保人违约相关系数的求解成为债券信用评级的一大难题。本文给出了担保债券违约相关系数的求解模式,并探讨担保提高发行人债信等级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正一、我国中小企业债券融资主要模式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债融资模式中,主要有以中关村模式为代表的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融资模式、以山东诸城模式为代表的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融资模式和区域集优融资模式。(一)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融资模式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融资模式,以中关村模式最具典型性。其融资特点主要是:"统一冠名、分别负债、统一担保、集合发行。"具体做法如下:首先由中关村科技担保公司从其做过贷款担保的300多家企业中严格审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永续债逐渐成为企业降低杠杆率、银行充实资本金的一种重要融资工具。永续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与股权相似的无固定期限特征,同时保留了债权人在表决权上的限制性,是一种兼具股票和债券双重特性的融资工具,因此其价值评估方法与普通债券存在一定差异。我们在梳理国内永续债的基础上,根据永续债的特征对其价值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分别从发行人角度和投资人角度探讨了对永续债价值进行估算可以采用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5.
一、美国债券市场担保体系概况 作为直接融资市场,美国债券市场成长迅速,与之相配套的担保业商业化速度较快。美国债券市场的担保是从对公司债券担保开始的.随着债券市场的发展,债券市场工具的不断创新,担保对象扩张至市政债券、结构化金融产品等信用债券品种上。担保方式以抵/质押担保、债券保险等形式为主。参与美国债券市场担保体系的担保公司包括:债券保险公司、银行、多线保险商以及一些专业的担保公司、信托公司或经营性企业等。  相似文献   

6.
苏南地区小微文化企业融资在企业外部面临了税收过高;无形资产评估体系尚未建立;银企关系不和;信用等级偏低,担保风险失控;股权交易疲软及文化产业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建设资本市场支持体系,包括:股权融资支持体系、中长期债券融资(期限一年以上)支持体系、企业内部融资支持体系、风险投资支持体系、项目融资支持体系和政策融资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7.
债券市场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其持续健康发展对于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功能至关重要。已有文献在研究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与债务融资成本的关系时,普遍得出会计稳健性可以有效降低债务融资成本的结论。与之不同,本文以2010—2019年我国上市公司在沪深交易所及银行间市场发行的信用债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债券发行人的会计稳健性越高,其债券发行的信用利差也越高,意味着发债企业的会计稳健性将增加其债券融资成本。进一步研究发现,未来的债券合约重新谈判成本越高,发债企业的会计稳健性对其债券融资成本的不利影响越强,支持了债券合约的重新谈判成本是影响会计稳健性与债券融资成本之间关系的重要因素。上述研究结论深化了学术界对会计稳健性与债务融资成本之间关系的认识,亦为政府监管部门规范债券市场运行以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8.
刘林 《中国金融》2022,(9):26-28
<正>多维度的创新既有利于发行人在境内亮相,提高曝光度,更是对熊猫债市场结构的持续优化熊猫债市场发展历程与现状2005年,国际多边金融机构亚洲开发银行(ADB)和国际金融公司(IFC)作为首批外资机构发行人,通过在华发行人民币债券进入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熊猫债至此登上中国债券市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9.
<正>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为进一步扩大金融市场双向开放,金融管理部门出台多项熊猫债新政,为熊猫债市场发展持续注入活力。在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中,作为连接境内外人民币投融资的重要工具,熊猫债不仅为境外发行人拓宽融资渠道、优化债务结构提供了选项,也为投资人多元配置人民币资产提供了新机制。近年来,  相似文献   

10.
连立帅  朱松 《金融研究》2023,(10):125-144
如何完善对债券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从而提升信用评级质量、促进评级行业高质量发展,是国内监管机构迫切关注的问题。2021年开始我国调整了债券发行强制评级要求,在保留对主体评级强制选择的同时,将债项评级的选择由强制调整为自愿,这一政策的实施,将长期影响评级市场的竞争格局以及评级机构的迎合行为。针对强制评级政策的调整,本文研究发现:取消债项强制评级后,保留债项评级的发行人数量与债项评级质量均下降;而当评级机构声誉较高时,信用评级质量下降程度较低。异质性分析显示,上述关系主要存在于评级机构竞争程度高、客户重要程度高及首次发行的情形。本文还发现,取消债项强制评级后,保留债项评级的发行人评级膨胀,会降低债券融资成本,表明债券市场并未充分意识到信用评级存在膨胀问题,促使发行人寻求虚高信用评级。本文的结论表明,取消债项强制评级政策一方面会增强评级机构之间的竞争程度及评级机构的迎合动机,短期降低了信用评级质量,但另一方面债项评级的选择由强制调整为自愿之后,评级市场的声誉机制能够发挥作用,长期而言有利于“市场驱动”的信用评级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1.
财经热点     
中债登预警信用债倒债风险1月6日,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发布"2012年银行间债市年报"。该年报警告称,随着信用债市场的超速发展,特别是城投类债券的迅猛扩张,2013年信用债爆发倒债危机的可能性将会加大。城投债潜存的风险仍然不容忽视,同时,地方政府为城投债提供隐性担保已经成为市场默认的潜规则。对此,中债登建议,放开商业银行承销城投类企业债,银监会定期公布地方融资平台判断标准,城投债适时向市政债转型,将地方政府的隐性担保显性化。  相似文献   

12.
作为担保模式创新的首只企业债券,07泰格林纸债的发行至今已近一年。这一年来中国债市发展驶入快车道。其中,银监会叫停商业银行担保项目债的相关规定无疑成为07年企业债市场转折性变化的焦点。2008年1月4日,国家发改委又下发了《关于推进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简化发行核准程序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中把筹集资金的投向范围扩大,即可用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用于收购产权(股权),用于调整债务结构以及用于补充营运资金。而此前,募集资金的使用范围仅限于固定资产投资。另外,《通知》表示,要完善企业债券市场化约束机制,企业可发行无担保信用债券、资产抵押债券、第三方担保债券。  相似文献   

13.
中资企业境外发行债券是我国将外资“引进来”和鼓励企业“走出去”的重要融资途径,这一举措对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发债企业拓展融资渠道和国际市场都具有重大意义。银行机构作为市场主要投资者和金融服务提供商,对市场稳健发展至关重要。随着国际金融形势变化和市场风险波动,在支持境外债市场稳定发展的同时,需要密切关注风险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取2016—2020年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的2662只债券作为样本,运用DID模型和PSM-DID模型考察2018年我国央行将绿色债券纳入合格担保品范围的政策对绿色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从担保措施和第三方绿色评估认证两个方面检验增信行为的调节机制。研究结果表明:MLF担保品扩容政策显著降低了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清洁能源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的绿色债券融资成本,清洁生产产业绿色债券融资成本无显著变化。该政策下,担保措施无法降低绿色债券融资成本,第三方绿色评估认证提高了绿色债券融资成本。我国央行应加强监管,确保绿色债券增信行为的有效性,引导绿色债券资金投向绿色创新项目,助力企业绿色转型提质增效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中国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发行的城投债作为研究样本,考察债券市场的评级机构和机构投资者对城投债“双重担保”(债券的“名义担保”与地方政府的 “隐性担保”)所做反应的异质性。研究发现:有担保的债券和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收入的增加均有利于提高债券评级,但对债券信用利差的降低却无显著影响。这种现象的产生,其原因可能在于债券评级市场“发行人付费”的商业模式下,评级机构与发行人之间的合谋导致了债券的发行评级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债券违约风险,从而机构投资者只能依赖其内部评级体系对此进行纠正。这种现象的存在让中国债券市场上的评级机构普遍面临信任危机,同时也对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形成阻碍。  相似文献   

16.
王丹林 《新理财》2008,(5):37-38
抵押债券仅仅是从担保证券向信用债券过渡的中间步骤。最终,市场的主流依然是信用发行方式。目前,我国债券品种主要是无担保但可享用政府信用的国债、金融债以及三峡债券等少数企业债,和由银行担保的企业债、公司债(未包括短期融资债)。国内债券投资者已习惯在这种信用风险下进行债券投  相似文献   

17.
郑葵方 《银行家》2024,(3):117-119
<正>2023年境外机构的中债需求变化截至2023年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3.67万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2817亿元;市场占比2.62%,较2022年末下滑0.04个百分点(见图1)。从月度来看,境外机构净减持中债主要在1月、2月、4月、7月和8月,其余7个月均是净增持中债,尤其是11、12月净增持规模分别高达2513亿元和1805亿元。这与2022年境外机构有10个月均在减持中债形成了鲜明对比(见图2)。  相似文献   

18.
罗荣华  刘劲劲 《金融研究》2016,430(4):83-98
本文对城投债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纽带、地方政府对城投债的隐性担保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基于2009年至2014年的城投债数据,我们发现:第一,无担保城投债与第三方担保城投债在发行利差上无显著差异,表明市场认为无担保城投债背后存在政府的隐性担保。第二,地方政府的财力状况会通过影响政府的担保能力和担保意愿的作用机制,进而影响城投债的发行定价。第三,宏观环境、债券特征、发行人规模会对城投债的发行定价产生显著影响,而城投公司的盈利能力不会对其产生显著影响,体现了城投公司形似“公司”实为“融资工具”的现实特点。这些结论对完善城投债的交易机制和发展未来的市政债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京投第一鉴     
发行企业债几乎成为国企当下的第一融资手段。作为国内第一只无担保地方企业债券,08京投债凭借天时地利人和,创下票面利率低于同期同品种有担保债券的市场奇迹。  相似文献   

20.
毛振华  陈静 《中国金融》2022,(12):49-51
<正>2022年5月27日,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开展资产担保债务融资工具相关创新试点的通知》。担保债券作为一种起源于欧洲、近年在全球逐渐流行的证券化模式,预计将在我国保障性住房融资市场发挥重要作用。担保债券在全球范围的逐渐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