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构建区域科技创新、科技金融、科技贸易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十五"末期(2005年)、"十一五"末期(2010年)、"十二五"中期(2013年)我国30个省市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地区科技创新、科技金融、科技贸易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较差;地区间耦合协调发展差距较大;三者的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科技金融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另外两者。  相似文献   

2.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驱动力量,而科技金融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发挥着引导和支持作用,二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耦合理论探究长三角地区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的关系及作用机制,利用熵权法构建耦合评价模型,选取江苏、浙江、安徽、上海三省一市2011-2017年相关统计数据,实证分析长三角地区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的耦合程度。研究表明,上海、江苏和浙江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之间的耦合度处于中等协调水平,但安徽省协调程度较低,据此讨论原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推动长三角地区整体良性耦合,实现科技与金融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金融科技的发展对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产生多维、深度影响。金融科技助力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但也造成金融市场的伪创新以及科技过度金融化等乱象,挑战了金融监管,加剧了金融风险。保持金融科技、金融创新以及金融监管健康的生态对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应推动金融科技坚守初心、坚持向善,回归科技的本源;同时完善法律规范和市场规则,加强金融监管,激发金融创新正能量,充分发挥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推动金融机构高质量发展,加强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大力发展监管科技。  相似文献   

4.
科创一体化是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创业投资是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金融因素.从长三角一体化建设背景出发,基于耦合理论对创业投资发展与科技创新的耦合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构建创业投资发展与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权法确定权重,对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2011—2018年创业投资发展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关系、耦合协调度和收敛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创投发展与科技创新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耦合关系,总体处于中度耦合协调状态,三省一市创投-创新耦合协调度存在差异,趋于收敛.据此,建议各省市建立创投-创新良性互动机制,促进创投资本在长三角地区流动,构建区域科技创新网络,并以创投资本为纽带建立创投-创新服务平台,从而有效推进长三角地区科创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山 《北方金融》2022,(10):46-53
在全面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背景下,本文基于2000~2018年沿黄九省数据,实证考察金融发展、科技创新和绿色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选择了空间动态杜宾模型,避免了传统计量模型的局限性,进一步考察绿色经济带来的长短期效应。研究发现:一是金融发展促进了绿色经济增长,但会产生虹吸效应。二是科技创新可以产生调节效应,科技创新与金融发展的交互有效拉动了绿色经济增长。三是黄河空间效应正在逐步形成,绿色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上述发现为如何建设沿黄河生态经济带,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科技金融生态对解决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协同耦合发展、改善金融环境、降低金融风险、提高科技企业融资效率及促进科技企业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科技金融生态为核心,综述国内外科技金融耦合、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度、金融科技生态及金融科技生态圈相关文献,提出了以科技金融生态群落和科技金融支撑环境两部分为主体的科技金融生态构建方向。  相似文献   

7.
基于金融深化、科技创新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影响现状,采用我国1997~2014年30个省市统计数据,运用耦合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进行金融深化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分析,以金融深化、科技创新及二者耦合度、耦合协调度为核心解释变量,同时引入控制变量和哑变量,构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三个动态面板模型,并利用两阶段系统GMM方法进行估计。主要结论有:金融深化、科技创新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均尚未形成内生互动发展机制,但是金融深化与科技创新耦合系统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初步形成了内生互动发展机制。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提出了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经济新常态下以城市为划分的科技金融系统成为区域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对科技金融系统间的协调发展有着迫切需求。本文基于系统间的耦合机制理论,探究了科技金融系统间的联动影响效应,并构建了联动影响有效度的评价模型,以广州和深圳两地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系统间的联动影响效应主要受到科技金融系统投入—发展环境—产出三大基础要素相互耦合协调的影响,耦合协调度越高,其联动影响就越有效,而有效的联动影响将会促进区域内科技金融系统间的协调发展。因此,政府在制定科技金融政策时应充分考虑三大基础要素的耦合作用,以提高系统间的联动影响有效度。  相似文献   

9.
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既是金融资本增值过程也是技术成果转化过程。本文在深入分析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耦合机理的基础上测度二者的耦合协调程度,并检验其因果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省正逐步形成以政府为引导、市场型金融机构为主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但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仍未达到深度耦合的状态,且尚未构成双向因果关系。据此提出应加快宏观环境保障机制、科技产业园发展机制、科技金融专营机制等三类机制建设,以促进湖北省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0.
科技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科技金融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在政府部门及金融监管机构的政策推动下,各地金融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能力持续提升。但西部欠发达地区科技金融发展在政策推进、资金投入、企业培育及融资拓展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科技金融创新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对新疆科技金融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查找问题,引发启示,以期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科技金融创新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立足两系统耦合作用的机理,构建包含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3个维度的科技创新指标体系,构建包含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高效化3个维度的产业结构升级指标体系,以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 2010~2020年的数据为例,分析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耦合协调现状。从全国层面来看,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协调发展程度稳中有升,但普遍属于科技创新发展滞后型。从区域层面来看,东部地区协调发展程度较高,多为协调发展类;中部和东北地区次之,多为过渡发展类,尚未形成两者良性共振关系,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力不足;西部协调发展程度较低,多为失调衰退类,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水平均较低。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三角洲区域科创产业协同布局与发展是该地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1],科技金融充分发挥资金引导作用,为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强大资金支撑.本文在揭示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科技金融与产业融合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区域内协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提出了优化科技金融资源配置、优化科技金融生态、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等一系列对策及建议,以加快长三角区域内科技金融与区域性产业的融合发展与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两者的协同为出发点,针对目前两者协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内外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应该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两方面力量,通过完善科技与金融信息共享平台、创新贷款模式、打造科技金融生态圈、培育复合型科技金融人才以及强化科技金融风险管理等对策建议,以期实现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的深入协同,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14.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以创新和科技为动力,通过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式和对外开放的途径,来实现经济高质高效、共享公平、均衡协调、稳定发展的目标。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注重经济发展的“量”,即经济增长速度和规模,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即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经济发展的稳定性、高质高效性、成果共享性、均衡协调性、绿色可持续性、对外开放性、创新驱动性、科技支撑性。本文分析了江苏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及金融需求。江苏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主要包括提高供给产出质量、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注重科技创新驱动。在江苏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金融需求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产业发展金融需求突出、绿色金融需求增加、科技金融需求增加。在此基础上,提出金融推动江苏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基于农村财政金融、农业科技创新与农村经济发展间的作用联系,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选取2000-2014年中国的时序数据,分别对农村财政金融的子系统与农业科技创新之间,农村财政金融、农业科技创新与农村经济发展两个系统之间和三者总体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农村财政金融子系统中,财政支农与农业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度不强,需要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农村财政金融、农业科技创新与农村经济发展三者之间始终存在着耦合关系,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耦合协调关系不断加强,但仍存在很大上升空间,需进一步发挥出农村财政金融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促进作用,进而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6.
技术进步是推动金融创新的重要力量,普惠金融能在全球范围内得到空前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技与金融的耦合,其为传统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新坐标系并指明了新方向.文章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的深度融合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显著地拉动了经济增长,尽管会因地区的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分析进一步发现,以消费信贷...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构建经济、技术、生态和金融四者的综合指标体系,结合我国2001~2016年数据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30个省域的四系统协调发展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四系统综合发展指数在时间维度上取得了增长,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两个指数的空间分布相似。我国耦合协调度整体位于濒临失调阶段,区域间耦合协调度存在差异,西部地区耦合协调水平最低,东部地区最高,且与其他区域差距逐年扩大。此外,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关联性分析也印证了这一特征,四大区域仅东部地区存在耦合协调度的高水平集聚区。  相似文献   

18.
梳理绿色金融和生态资源的效率状态、趋势演变和空间特征,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参考。论文通过将绿色金融效率区分为宏观体系效率和微观技术效率,同时与生态资源效率进行耦合协调分析,发现:1.宏微观绿色金融效率演变具有显著时空异质性,微观技术效率改善在2016年后逐步实现向宏观体系效率提升的传导,两者的耦合协调度也呈现明显的“东高西低”分布特征;2.区域绿色金融与生态资源效率的耦合也呈现空间扩散和时间传导特征,且正在经历由微观到宏观、从东部向西部的渐次扩散。由此,推动绿色金融与生态资源的高质量协同发展既需要强化微观激励,也需要提供宏观引导,更需要“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9.
目前,金融与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发重要,然而其联动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强化。基于新发展理念,将经济高质量发展分解为创新发展、普惠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经济增长五个维度。从理论层面分析金融与科技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转型、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信息传递、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服务效率等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并构建PVAR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科技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相对较小,亟须提升;金融与科技的联动放大了开放经济、绿色经济、普惠经济、创新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此,研究提出相关建议举措,以进一步强化金融与科技的联动机制,提升金融与科技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部署下,本文研究了沿黄河省区在绿色金融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发展现状,同时发现,当前绿色金融在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方面,仍然存在供需结构性尚有矛盾、金融发展仍不均衡、金融服务主体较为单一等问题需要解决。对此,本文从增加绿色金融有效供给、建立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因地制宜、统筹协调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期助力绿色金融更好地发挥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