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断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的改革创新要求。结合多年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经验,笔者提出通过思政课提高“三个力”,即学生的感恩力、素养力,教师的亲和力,贯彻落实新时代思政课的这一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理论层面,“课程思政”理论延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典范。在实践层面,“课程思政”的践行有助于缓解思想政治教育“孤岛化”的现实困境,有助于高校形成“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向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夯实“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二是激活“课程思政”建设的客体,三是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的环体,四是优化“课程思政”建设的介体。  相似文献   

3.
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以及开展思想政治育人是新时代对高职院校审计课程教学的要求。本文以“智能审计”课程融合育人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抓手,通过分解重构课程内容、建立岗位认证机制和赛证融通结果反馈机制对“智能审计”课程进行改革,以期实现“岗课赛证思”五元融合育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将职业核心能力有机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是高职教育的本质要求、新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的必然要求,应着力从五个方面实施,即立德树人,以创新思维为引擎;导客为主,以课堂实践历练为依托;多方联动,以立体化协同机制为保障;灵活多样,以“课堂+”教学方法为关键;动态多元,以多维评价体系为导向,从而提升思政课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或两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独立学院的特殊性,使得思政课教学面临的困境与普通高校不尽相同。因此,探讨适合独立学院特点的思政课教学模式,首先必须从独立学院的特殊性入手,从对独立学院特殊的办学体制和运作机制以及独立学院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和问题的分析和总结中,找到一条既符合独立学院的特殊利益,又能保证思政课与独立学院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刻把握"四个服务"内涵,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育人过程中只有全方位提高政治站位,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通过多途径提高服务意识,才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7.
在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充分彰显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中国担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鲜活的素材,成为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载体。充分挖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蕴含的丰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从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探索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以培养“德技双修”的新时代职业人才为目标,校企深度合作、产教融合的“双主体”育人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路径,两者之间协同联动、同向同行。高职院校应把“双主体”育人与课程思政紧密融合,从建立健全课程思政教学管理机制、构建多维教学场景、打造协同育人数字化平台以及突出教学评价体系课程思政元素等方面入手,构建校企“双主体”育人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进而培养出“德技双修”的新时代人才。  相似文献   

9.
从系统理论、协同理论的角度看,高校思政课从目标协同、制度协同、队伍协同构成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协同机制。构建和完善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协同机制,要从价值引领、政治导向、学科育人三方面强化思政课育人功能,实现目标协同;要从教学管理、教学评价、教师发展上做好制度设计,实现制度协同;要提高思政课教师与日常思想政治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协同意识和育人本领,实现队伍协同。  相似文献   

10.
推动新商科高职院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应秉持“大思政课”理念。“大思政课”理念与新商科高职院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紧密耦合,能够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内生发展动力。新商科高职院校应依托“大思政课”理念转变思政课教学理念,丰富思政课教学方式,更新思政课教学评测机制,构建思政课课程资源体系,以此提升思政课建设的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11.
当前课程思政成为高校德育研究热点,高职思政课要牢牢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占领主阵地,落实立德树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在要求,必须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与所有课程形成育人合力。在课程思政视域下,正确把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定位,思考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思政课应该"做什么""怎样做",不断推动高职思政课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思政课教学针对性和时效性的有效途径.文章分析了高校思政课开展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剖析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构建进行了深度探究.  相似文献   

13.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指出,"思政教师要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六个方面的基本要求"。思政课教师要深刻理解和领悟"六个要"的基本要求,有效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并结合当前教师在思政课中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从而通过"六个要"给予相应的建议,帮助思政课教师进行自我反思,不断提高,为培养一批"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教师团队并推动思政课改革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归宿和落脚点,思政课获得感的衡量标准体现在参与度、认同度和满足感三个方面。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育人能力,从满足大学生的需要入手,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提升大学生思政课的获得感。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应用型本科思政课实践教学仍存在诸如理念滞后、方法单一等问题。应革新教学理念,将"服务学习"理论引入到应用型本科思政课实践教学之中,重视社会实践,结合理论教学、结合专业特征,围绕特定的主题实施项目主导、多元参与,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党的二十大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目前,高校思政课在学科建设、实践教学改革、数字化水平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协同育人等方面面临困境。高校应提升思政课的学理高度,强化实践教学,加强数字技术应用,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构建协同育人新机制,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切实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就思政课如何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提出新要求,为思政课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为此,高校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应以“重视不重视”为态度向度、“适应不适应”为现实向度、“做得好不好”为评价向度,进而提高思政课育人质量。新时代高校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作用应注重在这“三个向度”上持续用力,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主渠道功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传统思政课教学存在教学模式单一、师生互动性不强、学生缺乏主体存在感等诸多问题;将反馈控制理论应用于思政课教学,可以依托移动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各种在线反馈手段,辅以"雨课堂"等形式,不断检视、反馈和调整教学过程,最大程度地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通过贯彻反馈控制理论,借鉴先进、多样化的反馈形式和手段,我们在思政课教学探索和实践中收效良好,师生获得感明显增强,提升了思政课的实效性。利用反馈控制理论,丰富反馈形式,对于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守正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坚持八个"相统一",提高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一是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然选择;二是思政课问题式专题教学中应如何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家对高职院校人才培育的教育教学理念发展也进行了深入的改革。与传统高职院校的教学思路和教育理念相比,现代高职院校教育改革要求充分融入“大思政课”的教育思想,从思想层面、心理层面、道德价值观层面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综合素养和个人思想意志。将“大思政课”深刻的教育内涵应用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育理念当中,提升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自我价值、家国情况的思想格局。阐述了高职院校“大思政课”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教育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大思政课”的重要性树立正确认知、对“大思政课”的教学融合进行创新等教育改革融合路径的有效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