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趋势和方向,专业课教师应积极承担起思政教育的责任。从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所培养人才应具备素质和现状来看,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很有必要;从报关与国际事务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来看,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融合育人具有可行性。文章通过分析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思政现状,从顶层设计、教师能力提升、协同育人等方面提出思政课与专业课同向同行融合育人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农业经济学”课程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和必修课,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基础地位。本文从“农业经济学”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入手,阐述课程思政的知识、能力、素养目标,从课程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资源、考评体系、主体责任等方面提出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纳税实务课程的教学现状,探索纳税实务课程的“岗课赛证+思政融通”模式。重构教学内容,岗课赛证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整合多方资源,建立多元支撑;“岗、课、证、赛”融合,打造“1+2课堂”模式;深挖思政元素,实现价值引领;改进评价体系,实现多维评价。通过教学改革,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成效。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家对高职院校人才培育的教育教学理念发展也进行了深入的改革。与传统高职院校的教学思路和教育理念相比,现代高职院校教育改革要求充分融入“大思政课”的教育思想,从思想层面、心理层面、道德价值观层面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综合素养和个人思想意志。将“大思政课”深刻的教育内涵应用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育理念当中,提升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自我价值、家国情况的思想格局。阐述了高职院校“大思政课”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教育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大思政课”的重要性树立正确认知、对“大思政课”的教学融合进行创新等教育改革融合路径的有效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大思政课”视域下,加强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是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要着力提升专业教师的思政素养和能力,深入挖掘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切实加强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的互助协作。  相似文献   

6.
“大思政课”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理念、育人要求和育人实践的重要发展。基于新时代大思政课的育人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从大处着眼以承其大,从“精准”处着手以夯其基石。思政课“精准化”教学模式发挥专兼职相结合的思政课大师资体系为思政课教学主导作用,将学生作为思政课教学的主体,构建思政课教学整体性机制为抓手,以“精于主导”“准于主体”“化在机制”实现“大思政课”视域下思政课的育人初衷,有效精准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7.
新工科建设要加强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以及企业导师之间的协同育人,在三者协同育人的过程中存在着专业课教师思政育人意识存在偏差、思政课教师的教学针对性有待提高、企业导师思政理论素养及知识不足以及三者协同育人价值导向契合度不高等问题。因此,要通过提升专业课教师思政育人理念、增强思政课教师的教学针对性、构建校企思政育人一体化体系以及优化思政协同育人相统一等策略,形成“三全育人”多元化格局。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目标,达到融思政教育于课程教学的目的,将思政元素融入城市地理学课程单节课“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主体控制—教学载体(课程)”的四维融入路径,创新了“逻辑分析框架搭建—驱动机制深挖—量化分析融合”的三重结合方法,以期为思政教育融合专业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材是对高职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依据。根据高职大学生思想文化、专业和职业特点,突出高职“思政课”教材的简明性、针对性、实用性,力求达到使教材简明扼要、针对学生的“问题”和需要提出观点和思想、对学生学习专业和未来从事的工作有用,对学生思想和心理起引导作用,使“思政课”教材真正具有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四史”融入高校思政课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与理论逻辑,二者建设同根同源、同频共振。在“融入”过程中要避免“强灌输”“泛娱乐化”“虚无主义”等倾向,应从“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价值导向”“聚焦现实关怀”“做好教学融合”和“提升教师素养”等方面准确把握“融入”的根本点、支撑点、立足点、切入点、关键点,把握“四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重点,发挥二者的融合效应。  相似文献   

11.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要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精准融合起来,坚持以史育人,与历史进行深入"对话",在历史中汲取精神养分。将"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有效融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思政课改革与创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形势所需,从而真切地达到"四史"的知识传授与思政课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2.
加强价值引领、推进课程思政是新文科建设的内在要求。“保险学”是保险学专业的基础课,构建“保险学”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有助于实现保险教育知识性和价值性的协同并进,从而培养勇担使命的新时代保险人才。具体而言,在价值导向上,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法治思维、创新意识、寰球视野的“六维视角”,充分挖掘课程思政育人元素;在教学方法上,摒弃“硬性嵌入”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课程思政育人的中心;在教学模式上,用数字科技赋能课程思政,优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升产学研协同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3.
课堂是学校育人工作的主渠道。各类课程都应肩负立德树人使命,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赋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课程思政理应建立从理念接纳到绩效生成的闭环课程建设系统,思政课程以外的课程要积极通过隐性教育方式,实现内外环境融入、全面目标融合、多维方式融通,在理念方式转化、组织体系固化、保障机制优化、育人成效深化等方面明确定位、纠正错位、弥补缺位,让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提升相得益彰,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最强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4.
在新工科的积极推进下,“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是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强化理工科“课程思政”的探索更是立德树人和“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目标的内在本质的体现。针对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与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育之间的教学,从多个子模块的教学设计与思政实践案例两者之间进行了探索。“建筑材料与检测”的课程思政教学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进行,围绕课前、课中、课后三个节点,运用科学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改变比重高的灌输式教学,让学生在学中试、试中创,体现了思政引领、项目导向的教学过程,激发互动性和创造能力;在传授理论与实践的同时,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育良好的专业素质、家国情怀及社会责任感,进而在专业教育过程中与思政教育相融相长,在育人路上同向同行,并为同类个案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守正创新既是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原则,也是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的基本要求。贯彻这一基本原则,落实这一基本要求,需要聚焦三个基本问题,即思政课为何要“守正”、思政课为何要“创新”、“守正”和“创新”的关系如何;需要突破三个难点问题,即正确处理“大纲内外“”学科内外“”课程内外”的关系;需要避免三种错误倾向,即避免“矮化“”弱化“”俗化”思政课;需要做到两个“确保”,即确保思政课创新坚守“政治站位之正“”理论基础之正“”思政教师之正”、确保创新坚持思政课的“政治属性“”价值属性“”学科属性”。  相似文献   

16.
推动新商科高职院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应秉持“大思政课”理念。“大思政课”理念与新商科高职院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紧密耦合,能够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内生发展动力。新商科高职院校应依托“大思政课”理念转变思政课教学理念,丰富思政课教学方式,更新思政课教学评测机制,构建思政课课程资源体系,以此提升思政课建设的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17.
冶金工程专业新生研讨课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有机结合。教师应增强课程思政育人意识、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深入挖掘思政元素,优化教学方法,使新生研讨课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基础课程。  相似文献   

18.
探索翻转课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中的应用模式,是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的有益尝试。这种尝试有助于深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减轻教师课堂授课压力、增强评价考核的全面性。在应用过程中,要着力化解视频制作阶段、课程预习阶段与课堂互动阶段存在的现实问题。S高校的教学实践表明,技术嵌入、知识嵌入与思维嵌入是推动翻转课堂与“原理”课深度融合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9.
高校不仅要以培养专业技能人才为目的,而且应着重学生思想素质水平的提高,辩证看待知识体系建构与思政教育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一直以来,学校的专业课与思政课相分离,单一化的教学思路已无法满足现实教学需求,旅游管理专业课教育实践需要深入挖掘育人功能。“课程思政”这一概念将专业技能与思政教育理念有机结合起来,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全新教学模式。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提高教师思政素质、创新教学模式、完善考核机制等途径,构建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一体化的科学课程体系,从而在推进专业学科建设的同时,切实发挥高校的育人功能,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是近几年高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高职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是2021年新更名的专业,文章通过调查分析该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以该专业的拓展课程“宴会设计”为例,创新构建了“一核三段四阶”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即以立德树人为核心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课程。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大学习阶段,经过“学-思-践-悟”四大学习环节,达到“启德-立德-养德-润德”四步递阶的思政育人效果,为高职课程思政的育人模式提供案例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