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2023年4月,央行MLF增量平价续作,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主要资金利率略有下行;债券发行与交易活跃,收益率整体下行;利率互换曲线全线下移,人民币衍生品成交环比减少。4月,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投环比稳定,同比延续走升;随美元加息概率上升,人民币汇率走贬;银行间外汇市场净买压力逐步走高;期权交易维持平稳,短期贬值预期有所上升;中美利差先降后升,人民币外汇掉期曲线整体转为下行。  相似文献   

2.
<正>2023年1月,货币市场平稳跨节,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上下波动,日均成交小幅增加;国内经济复苏预期升温,债市收益率曲线整体上行,债券借贷交易活跃,交易量同比增幅明显;利率互换曲线上移,日均成交量环比增长。人民币汇率先升后贬小幅收高,市场波动增加,外汇市场交投回暖,市场流动性保持平稳。人民币外汇掉期曲线全面上行,期权交易活跃,外币利率市场美元流动性小幅宽松。  相似文献   

3.
《中国货币市场》2012,(12):62-69
2012年11月,银行间市场整体平稳运行,主要特点是:随货币政策转向净回笼,货币市场利率小幅波动;市场降息降准预期减弱,银行间债券收益率曲线下移;人民币对美元即期市场成交价连续涨停,人民币汇率升值势头延续并创历史新高,但市场流动性下降;利率互换成交大增,短期限交易活跃,利率互换曲线全线上行;汇率衍生品市场交投继续活跃,市场份额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4.
2011年5月,银行间市场平稳运行,交易量稳步增长。主要特点是:货币市场资金面大幅收紧,短期利率全线大涨;银行间国债指数继续上行,收益率曲线平坦化;人民币外汇即期市场主要汇率趋稳,交投活跃,非美货币中间价波动剧烈;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量显著增长,短期化特征依然明显;人民币外汇期权交易放大,外汇衍生品市场发生结构性变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货币市场》2014,(12):77-82
11月,银行间市场的主要运行特点是:人民币市场资金面维持宽松格局,长期利率继续走低、短期利率升而不高;债券市场交投活跃,国债收益率曲线继续下移;人民币对美元交易汇率月度走弱,对非美货币汇率普遍继续走强,直接交易明显活跃;人民币利率互换收盘曲线整体下移,交易量同比显著增长;外汇衍生品交易连续超越即期,期权交易涨势突出。  相似文献   

6.
2018年1月,银行间本币市场交易活跃,当月交易总量为82.7万亿元,日均成交3.76万亿元,日均交易量环比增加5.26%。银行间货币市场资金面中性趋宽,货币市场利率下行;现券交投清淡,日均交易量下降,收益率曲线陡峭化,信用利差走阔;互换利率价格长短期分化,交易规模下降。  相似文献   

7.
《中国货币市场》2014,(4):60-67
2014年1季度,银行间市场的主要运行特点是:货币市场平稳运行,资金利率以下跌为主;债券市场显著回暖,国债收益率曲线陡峭化下行;利率互换市场明显走低,FR007利率互换成交量市场占比超80%。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贬值走势,交投活跃;人民币对美元交易汇率波幅扩大至2%,日内波动加大;人民币对新西兰元开展直接交易,成交相对活跃;汇率衍生品价格走低,期权波动率上升。  相似文献   

8.
《中国货币市场》2014,(8):56-61
7月,银行间市场的主要运行特点是:人民币市场资金面整体较为宽松,市场利率以下跌为主;债券市场交投活跃,收益率曲线整体上移;人民币中间价先升后贬,交易价小幅升值;人民币利率互换曲线走升,利率互换交易量同比显著增长;汇率衍生品曲线长端上移,汇率衍生品交投活跃。  相似文献   

9.
《中国货币市场》2014,(11):76-81
10月,银行间市场的主要运行特点是:人民币市场资金面维持宽松,长期利率走低、短期利率升而不高;债券市场维持暧势,国债收益率曲线显著下移;人民币交易汇率持续走强,相对中间价偏离继续温和扩大;人民币利率互换收盘曲线整体下移,交易量同比显著增长;外汇衍生品交投活跃,外汇掉期曲线与上月持平,期权波动率继续小幅上行。  相似文献   

10.
《中国货币市场》2014,(10):72-79
3季度,银行间市场的主要运行特点是:资金状况总体平稳,货币市场利率波动下行;债券市场维持震荡,期限利差进一步收窄;人民币互换利率震荡下行,曲线形态趋于平坦;人民币交易汇率单边升值,相对中间价偏离度由正转负;欧美经济表现及宽松政策不同,美元走势强劲;私人部门维持持汇信心,银行对市场主导力增强;外汇衍生品交投活跃,掉期曲线中长端显著上移,期权波动率小幅上行;零售外汇价差管理取消,外汇市场自律规范出台。  相似文献   

11.
《中国货币市场》2014,(5):60-66
4月,银行间市场的整体运行特点是:人民币市场资金面整体较为宽松,短期利率先抑后扬:债券市场交投仍显谨慎,收益率曲线平坦化;人民币汇率再创新低,交易汇率年内贬值超过3%;汇率衍生品曲线和人民币利率互换曲线均趋于陡峭化,隐含美元利率持续下降,汇率衍生品交投活跃。  相似文献   

12.
<正>2023年,货币市场交易量、余额大幅增加,货币市场利率稳中有升,多数机构年末净方向余额增加;债券发行及交易活跃,长端收益率呈“M”型走势,收益率曲线大幅平坦化下行;利率互换曲线整体下行,成交环比增加。2023年,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汇率预期总体平稳;外汇市场成交规模恢复增长,流动性持续提升;掉期曲线深度下行,境内外掉期点价差持续走阔;外币利率市场流动性整体紧张,市场结构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3.
《中国货币市场》2012,(7):54-61
2012年上半年,银行间市场整体平稳运行,主要特点是:银行间各市场对各项货币政策操作反应灵敏;债券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市场行情呈现慢牛走势;利率互换电子化交易确认和冲销业务正式推出降低参与者操作风险,提高交易效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幅扩大,且在震荡中小幅走贬并出现贬值预期;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的推出显著改善市场流动性;人民币远掉格局重构,外汇期权趋于活跃。  相似文献   

14.
2008年第一季度,我国金融市场继续保持健康平稳运行。主要特点是:市场流动性充裕,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交易活跃,股票指数波动较大,直接融资在配置全社会资金中的作用有所扩大;货币市场利率平稳,债券市场发展良好,国债收益率曲线全面下降;人民币汇率灵活性继续增强,人民币大幅升值;保费收入增速较快,保险赔付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5.
金彤 《中国金融》2020,(9):76-77
2020年第一季度金融市场整体平稳运行。股票市场指数下跌,成交量增加,筹资额同比增加;货币市场交易活跃,利率维持较低水平;债券现券交易活跃,发行规模同比多增,发行利率下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  相似文献   

16.
<正>2022年,货币市场资金面保持宽松,资金价格稳中有降;债券市场发行与交易活跃,债市走势振幅扩大,收益率短降长升,曲线陡峭化;利率互换曲线短降长升,日均成交量基本持平。2022年,人民币汇率延续双向波动,汇率弹性进一步增强;衍生品市场波动性增加,市场预期呈现分化;境内外币利率市场流动性由松变紧,市场结构维持稳定。  相似文献   

17.
2023年2月,央行巨量公开市场操作呵护流动性,资金价格中枢抬升并重新围绕政策利率波动,货币市场余额小幅减少;国内疫后复苏节奏加快,经济景气度不断提升,债券发行与交易活跃度提高,短端收益率大幅上行;利率互换曲线上移,日均成交量环比增长。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承压走贬,境内外的汇差再度走阔,但市场汇率预期仍较为平稳。外汇市场交投持续回暖,市场流动性保持充裕。中美利差小幅走阔,人民币外汇掉期曲线整体下行。境内美元流动性有所趋紧,境内外美元拆借利差由负转正。  相似文献   

18.
2005年上半年,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与债券市场总体运行平稳,市场流动性充足,成交量大幅增加,市场利率大幅下行,现券市场持续交投活跃,银行间市场产品创新和制度建设获得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货币市场》2013,(2):56-63
2013年1月,银行间市场整体平稳运行,主要特点是:央行启用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货币市场利率总体维持在较低水平;债券市场收益率曲线呈陡峭化走势;受国内外经济回暧等因素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升值并创下历史新高,非美货币即期交易份额下降;利率衍生品成交量同比大幅增长,利率互换曲线陡峭化;汇率衍生品市场交易规模持续扩大,交易汇率震荡趋强。  相似文献   

20.
8月,银行间市场的主要运行特点是:人民币市场资金面由松渐紧,市场利率较上月末走低;债券市场震荡整理,收益率曲线平坦化;人民币中间价先升后贬、总体微升,交易价显著升值;人民币利率互换曲线整体下移,交易量同比显著增长;汇率衍生品曲线总体上移且呈陡峭化趋势,汇率衍生品交投活跃,期权交易量大增,期权隐含波动率有所回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