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国际商务财会》2019,(9)
文章以2003—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费用粘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显著提升了上市公司的费用粘性。在控制内生性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同时,在区分不同公司的治理水平后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公司费用粘性的关系在委托代理问题更为严重的公司中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不仅从控股股东的控制权私利的视角发现了影响公司费用粘性的一个新因素,同时,文章还从成本费用控制的角度为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经济后果提供了新的证据支持。此外,文章也对上市公司管理效率的提升和政府监管部门的相关决策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股权质押现象在当今资本市场早已是屡见不鲜,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究竟对上市公司带来了哪些影响?这些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本文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动机出发,将质押动机分为善意动机和恶意动机两类,然后从股利政策、创新投入、治理体系和价值方面更等四个方面梳理了股权质押给上市公司带来的影响,期望能给研究股权质押的理论研究带来一些... 相似文献
4.
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高比例、高频次股权质押融资现象愈发普遍。股权质押行为引发诸多经济后果,成为资本市场的研究热点。文章以我国A股2007—2021年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越高,越倾向于在股权质押后进行重大资产并购重组,且并购溢价率会更高。民营企业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更有动机进行并购交易以推升股价,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并购之间的正向关系在股价下行期间显著。其研究结论为股权质押资产融出方、中小投资者、监管者等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2015——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审计费用的相关关系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任期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与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且这一关联在审计任期较短的公司中更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企业中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与审计费用的关联更明显,审计任期的调节作用在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中不存在显著差异。此外文章还发现,审计任期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联无调节作用。也就是说,在应对此类非系统风险时,审计任期较长的事务所溢价较低,但较低的溢价并不伴随着风险识别能力的削弱。文章研究结果表明,事务所会充分考虑不同产权性质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可能带来的风险,审计任期的负向调节作用源于学习效应。 相似文献
6.
《财贸研究》2020,(5):77-96
以2007—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年报文本信息可读性的关系。研究发现,相比于没有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司,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司发布的年报文本信息可读性更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年报文本信息可读性的影响作用主要在业绩表现较差组、非国有企业组、股价崩盘风险较高组及控股股东影响能力较大组显著;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状态下,公司披露文本信息可读性较低的年报,虽然短期内股票收益相对较高,但长期来看股票收益率低于年报文本信息可读性较高的公司。研究结果表明,当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控制权转移风险增大时,其会策略性地干预公司的年报信息披露,降低年报文本信息的可读性,并最终对股票的长期表现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7.
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股权高度集中等问题,控股股东掌握着企业重大经营决策权。控股股东进行股权质押这一行为,其背后动机的不同对企业费用粘性产生的影响也会存在差异。文章以2010—2020年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费用粘性的关系,以及在不同质押资金投向下两者关系的差异性。研究发现,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比例与企业费用粘性呈线性负相关,说明控股股东在股权质押后产生的市值管理动机要大于其掏空动机。且这一关系在控股股东将质押资金投向被质押企业时更加明显。文章的研究从控股股东行为的视角解释了企业的成本费用管理,对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以及监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9.
10.
文章基于2016—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与现金股利分配力度的相关关系并探究了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与应计盈余管理正相关,与现金股利分配力度负相关,且应计盈余管理在质押比例与股利分配力度间起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应计盈余管理的正相关关系在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组、非融券标的组中更显著。文章研究结果表明,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融资行为亟待相关部门进一步的监督与疏导,投资者也应关注该行为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1.
大股东侵占、公司声誉与公司绩效——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部大股东一方面具有减少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的积极效果,另一方面又会利用控制权侵占小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影响公司绩效;约束大股东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在诸多约束大股东侵占的机制中,公司声誉机制被认为是约束大股东利益侵占的有效机制。本文采用2004年1261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大股东侵占度和公司声誉制约机制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大股东侵占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公司声誉对公司绩效产生了显著的正面效应。此外,我们还发现法律环境对公司绩效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私人股权投资已经成为近几年资本市场上最具争议的投资明星,然而在本轮东亚地区尤其是中国的私人股权投资的热潮中,并非所有的私人股权基金都取得了满意的业绩。利用来自Private Equity Intelligence的基金业绩数据,对目前投资于中国及周边地区的私人股权基金的表现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影响私人股权基金业绩的主要因素,并对其中的因素之——投资期和退出期的划分情况进行确定。 相似文献
13.
品牌资产引擎(Equity Engine)是一种基于消费者认知的评估模型。在该模型中亲和力、功能表现和价格构成了品牌价值的三大要素。亲和力是品牌受到的来自消费者的信任和尊敬。功能表现是品牌资产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品牌对消费者而言的终极价值是品牌资产和价格的共同作用。品牌资产引擎可以帮助商业企业定量地测量品牌资产,了解品牌的显性和隐性驱动因素和最大化品牌资产。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国有股权绩效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有股权是否需要退出商业银行”问题的回答,将直接影响到国有商业银行的命运、前途与未来,影响到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战略决策,甚至影响到一国(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因此,这是一个需要谨慎对待的难题。本文从商业银行国有股权宏观绩效和微观绩效指标的界定入手,通过对海外商业银行国有股权边界变迁价值的数据分析,认为商业银行国有股权边界缩减对银行金融绩效的提升有一定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15.
16.
以企业的投资效率为研究视角,考察非控股股东网络权力这一外部治理机制对企业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非控股股东网络权力的投资角色主要表现为"治理",在对非效率投资行为进行细分后发现,网络权力高的非控股股东可以缓解投资不足并抑制企业的投资过度;影响机制的检验显示,非控股股东网络权力主要通过抑制控股股东掏空、经理人过度投资行为以及投资机会的控制来缓解投资不足,从而提升投资效率;在企业股权融资风险较高、信息和法律环境较差时,非控股股东网络权力对企业投资行为的治理作用更突出。以上结论不仅丰富了非控股股东网络权力这一新兴学术领域的认知,对投资者和监管者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慈善捐赠行为对企业品牌资产的影响机理是一个理论难题,也是实务界关心的现实问题。本文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理论认知,以大学生和高校后勤职工为对象,考察了不同类型慈善捐赠行为对企业品牌资产的影响,并分析了感知风险的调节作用。实验研究表明,“反应性-一般群体”类和“先行性-特定群体”类慈善捐赠行为能够提升品牌忠诚;四类慈善捐赠行为均对品牌知晓和品牌形象产生了正面影响;感知风险在慈善捐赠行为和企业品牌资产之间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认为公司法监管可以提高公司绩效,但是法律的过度监管也会损害公司管理层的积极性,对于投资者保护不能以损害公司管理层的积极性为代价。我国现有公司法实施体制应该充分发挥有利于公司管理层辩护的司法体制的功能,并引入商业判断规则,而不应过度依靠行政执法(证监会执法),以实现投资者保护与管理层保护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拥有大量内外部信息资源的高管团队(TMT),其社会网络不但可以提供公司创业的机会来源,也是企业现在绩效和未来绩效的影响因素。TMT的社会网络只有通过公司创业机制才能转化为企业绩效的价值创造过程。中国背景下的实证研究显示:TMT社会网络、公司创业都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对于企业而言,要高度重视通过管理手段激励整个高管团队的所有成员去构建有效的内外部社会网络;公司创业的价值增值中介作用也得到证实,公司创业发挥着重要的资源整合作用,有价值的TMT内外部社会网络只有充分融入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创新,以及深层次的战略更新过程中,为企业的价值增值服务,才能转变为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