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设计理论基础,并比较分析了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设计与常规抗震设计,以期加深对抗震性能设计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地震的危害巨大,因此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人们对建筑产品要求的提高,各种新结构建筑逐渐增多,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进行这些结构的抗震设计,是可行有效的一条路径。文章介绍了地震区建筑结钩抗震体系的演变,对结构选型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概念设计。  相似文献   

3.
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非常注重抗震设计,现在国家对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如何提高建筑结构性能及抗震设计是现在建筑方面专家需要解决的问题。从确定抗震性能目标、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混凝土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地震的危害巨大,因此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人们对建筑产品要求的提高,各种新结构建筑逐渐增多,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进行这些结构的抗震设计,是可行有效的一条路径.文章介绍了地震区建筑结钩抗震体系的演变,对结构选型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概念设计.  相似文献   

5.
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对建筑性能及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建筑形体及结构平面,对于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确保其结构更加稳固,提升建筑整体抗震能效。针对建筑结构中的薄弱部位进行强化,减弱地震冲击能量,减缓地震灾害的递延过程,从根本上提升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6.
欧阳平 《价值工程》2012,31(32):117-118
根据人们的居住环境呈现出来不同的特点,在加强建筑物自身的抗震基础之上,需要考虑到建设抗震施工来作为安全防范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对影响建筑抗震性能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此探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应用。在建筑设计规范中,不同建筑结构的楼盘抗震标准是一样的,建筑结构工程师都会保证抗震性能。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际经验,分别论述了与抗震性能相关的几种建筑结构形式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杨以顺  潘岩松 《民营科技》2010,(10):312-312
历次地震的震害经验表明,建筑结构的平面规则性对结构的抗震性能有重要影响。因此,对不规则建筑结构设计的抗震性能我们应该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罗浚澜 《价值工程》2021,40(21):159-161
地震作为一种严重自然灾害,一直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科学开展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具有重要安全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地震对建筑的危害,明确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意义,其后探讨了基于性能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提出,最后围绕工程案例展开分析,详细阐述了基于性能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具体应用情况,以期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建筑结构抗震规范实际上是各国建筑抗震经验带有权威性的总结,是指导建筑抗震设计。本文从高层建筑的搞震结构设计进行分析,并对在实际应用的性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工民建结构抗震一直是建筑工程设计中的重要课题,在抗震的研究中概念设计的提出,为建筑结构设计开拓了新的思路,结构抗震模式的设计思想在我国的抗震设计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发展现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对填充墙作用下的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研究更好的设计概念,并在其指引下,从整体设计上提高建筑结构抗震的特点和性能,提高建筑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贾歆然 《价值工程》2022,41(8):44-46
在国内有关基于特性的建(构)筑物设计方案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特高压变电站建设中基于特性的建(构)筑物抗震设计思路。根据变电站内建(构)筑物的重要性程度,提出了在设计流程中对特高压变电站的建(构)筑物抗震性能目标与抗震特性分析。并对特高压变电站建(构)筑物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展开了探究。  相似文献   

12.
杜佼 《价值工程》2022,41(1):73-75
随着工业化速度的不断加快,传统建筑方式已经不适合当下建筑行业的发展,而混凝土浇筑也无法真正实现建筑工业化,进而装配式建筑应运而生。而填充墙影响着整体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承载力及刚度等等,是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内容。本文主要探究装配式混凝土填充墙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并分析混凝土填充墙的高宽比及各项影响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因素,综合分析混凝土填充墙发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及刚度,为装配式混凝土填充墙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姜伟 《价值工程》2010,29(9):145-145
抗低温抗震是混凝土建筑结构质量判断标准之一。我国属地震多发国家,需要考虑抗震设防的地域辽阔,研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在我国具有充分的必要性,本文分析探讨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的基本抗震设计思路和方法。此外,结构钢对温度很敏感。当温度降低时,钢的响应从延展状态向易碎状态逐渐递增过渡。金属材料韧性的丧失可以通过核查低温时的应力—应变的关系观测。  相似文献   

14.
浅谈建筑中抗震设计理念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金兰 《价值工程》2010,29(23):78-78
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使得人们的生活空间逐渐缩小,迫不得已,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空间开始向高层发展。近年来,随着高层建筑数目的增多及各种自然灾害的加剧,尤其是地震的高频率发生,使人们不得不对建筑的抗震作用加以重视。本文就建筑中的抗震设计加以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新的发展方向,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5.
型钢高强混凝土组合结构节点抗震设计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勇  郭子雄  聂建国 《基建优化》2005,26(6):100-103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型钢高强混凝土组合结构是组合结构和高强混凝土两种建筑推广新技术的优化组合,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研究意义。介绍型钢高强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分析了型钢高强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性能优势。对型钢高强混凝土组合结构节点这一关键部位的研究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可为型钢高强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理论研究和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邢燕  刘双 《价值工程》2011,30(14):96-97
通过对某公共建筑改造过程工程实例,阐述框架结构房屋改变使用功能后又加层改造的,采用多种加固措施对房屋进行加固改造,改善施工条件,加强房屋抗震性能,不仅满足了结构的受力要求,而且避免了加固期间停止营业带来的经济损失,节约了加固的费用,取得了良好的技术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日本单跨门式刚架桥的特点,通过抗震性能,解析方法,解析步骤,设计水平震度,地震土压系数等几方面对抗震设计进行了阐述。最后介绍了单跨门式刚架桥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8.
首先介绍了SRC-RC竖向混合结构的受力特点和性能优势;并针对我国和日本的相关规程及工程应用实践,结合日本阪神地震中SRC-RC竖向混合结构的主要震害特点,指出国内外SRC-RC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抗震设计方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不足。在综合分析阪神地震后日本关于SRC-RC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抗震设计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SRC-RC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抗震设计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可为SRC-RC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刘立创 《价值工程》2011,30(3):87-87
近年来我国地震频发,强烈的地震经常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的巨大损失。所以,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也越来越受人们所关注。本文主要以现代建筑结构设计的一些体会,对抗震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