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世界经济走势——继续缓慢复苏世界经济自2001年陷入衰退后,2002年开始从谷底缓慢复苏,增长的基础比较脆弱,全年实现低水平增长,预计为2%左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为2.6%,而世界银行和联合国全球经济预测报告均认为只有1.7%左右)。2003年世界经济仍将继续缓慢复苏。不确定因素仍然十分明显,发达国家还一时难以进入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发展中国家依然面临许多困难。国际机构普遍预计世界经济要到下半年才可能走向平稳增长轨道。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2年9月25日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幅将为3.7%,联合国今年1月10日发表全球经济预测报告认为…  相似文献   

2.
《浙商》2008,(3):24-24
事件:世界银行1月9日公布的((2008全球经济展望》报告认为,受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降温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将放缓,预计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3.6%,今年则将降至3.3%。报告说,最近两年,美国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美国经济增长率2007年为2.2%,今年预计只有1.9%。报告预测,中国去年和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将分别为11.3%和10.8%,印度则为9.0%和8.4%。  相似文献   

3.
梁星 《中国市场》2005,(1):38-39
<正>全球贸易持续回暖 全球经济环境良好。由于美国经济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较快复苏,目前经济发展比较平稳,年经济增长可望在4%以上。欧元区尽管受到高油价的冲击,但其经济仍保持着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增长势头,预计增长率均将在1%到2%之间。臼本的经济复苏势头也保持乐观,预计在3%左右。全球经济增长率可望4.6%,达到四年来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4.
《粤港澳价格》2005,(7):25-27
全球经济增速放缓 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公布的《2005年世界经济形势预测》中期报告指出,2005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为3.25%.较2004年同期的4.1%有所下降。目前全球经济增长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较快。预计2005至2006年,发展中国家整体经济增长率将达到5%,其中南亚和东亚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将分别为70%和16.75%,  相似文献   

5.
<正>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去年12月13日发表报告说,2005年亚太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将有所放慢,但仍将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份题为《亚太地区2004-2005年经济》的报告预计,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预计为 3.4%,其中亚太地区经济增长率将从2004年的6.9%下降到6.2%。亚太经社会负责人金学洙说,2005年亚太地区将继续是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他说,明年中国经济增长率  相似文献   

6.
《市场论坛》2002,(11):18-19
2002年,世界经济是在2001年大幅下滑之后上运行的.2001年,因受"9·11"事件的影响,美国经济整体景气回落,全球经济随之下滑,从上年的4%下降到2.2%.按照联合国经济组织年初的预测,全球经济复苏的时间在"2002年年中微弱复苏",预计2002年世界经济增长2%.根据10月份联合国发表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仅为1.7%.  相似文献   

7.
王鹤 《国际贸易》2004,(3):23-25
出口增长带动经济复苏 2003年欧盟经济增长率连续第三年下降,欧盟15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从2002年的1.0%降至0.8%,欧元区12国的增长率从0.8%降至0.4%,不仅低于世界经济总体和美国的增长速度,而且低于多年处于经济衰退的日本。2003年欧盟经济增长停滞主要表  相似文献   

8.
钟林超 《华商》2011,(4):10-11
美国次贷危机引爆世界金融危机以后,各国都采取了刺激经济的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货币的推动下,2010年以中国、印度、巴两等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率先摆脱危机,引领全球经济复苏,中国2010年经济增长率为10.3%,印度2010—2011财年经济增长率预计达8.6%,美国2010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率为3.2%,  相似文献   

9.
2008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席卷全球,日本经济惨遭重创,衰退程度远超欧美。根据日本内阁府的最新统计,2009年1季度实际GDP环比下降3.8%,折合成年率为-14.2%,是继2008年4季度大幅下降13.5%后的再次大幅下探。2008财年日本经济增长率为-3.3%,是自2001财年后经济首次出现年度负增长。  相似文献   

10.
预计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4.3%比2004年稍有下降,为第二个次高年,仍然属于较高的增长速度。其中美国经济增长3.7%,日本经济增长2.8%~3%,欧盟25国经济增长2.4%~2.6%,中国经济增长大约为8.5%。  相似文献   

11.
亚洲开发银行(下称亚行)最新的报告预测,明年东亚经济增长速度有望上升至7.2%。而推动东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全球对IT类产品的需求重新高涨、日本国内需求复苏以及中国经济持续强劲增长。中国经济将在2006年继续高速增长,但预期增长率将从2005年的9.3%调整至8.9%。  相似文献   

12.
工贸资讯     
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主席贾西诺斯基13日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对美国经济复苏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认为今年美国经济将呈温和增长态势。贾西诺斯基说,该协会预测,今年第二季度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只能达到2%~2.4%,不到第一季度增长率5.6%的一半。下半年的增长速度可能适当加快到3%。该协会还认为,美国经济不会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贸导刊》2004,(9):49-49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世界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2001年为2.4%,2003年为3.2%,预计2004年可达4.1%。据世界贸易组织(WTO)预测,2003年世界商品贸易总量将比上年增长3%,稍高于2002年2.5%的增长水平。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预测,2003年和2004年世界贸易(包括商品和服务)额将分别增长4.0%和7.8%。  相似文献   

14.
世界银行3月31日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更新版预计2009年世界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量将会下降6.1%,为80年来最大降幅。而世界经济将下降1.7%,其中发展中国家GDP增长将从2008年的5.8%降至2.1%,OECD国家将下降3%,其他高收入经济体将下降2%。该展望报告同时预期,全球经济增长将在2010年开始转向微弱复苏,预计明年世界GDP增长将温和上升至2.3%。然而,复苏的速度和时间仍然十分不确定。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经济在1992—1998年间经历了7年的衰退之后,在1999—2003年的5年间出现了持续增长。国内生产总值(GDP)在1992—1998年期间下降了40%,1999—2001年期间增长了近17%。2001年GDP的增长速度为5%,2002年——4.3%,两年之和为9.5%。估计2003年GDP将增长5%。据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预测,2004.年GDP将增长5.2%,2005年——5.9%,2006年——6%。据经济发展部的估算,2001—2006年期间GDP将增加36.9%。  相似文献   

16.
梁艳芬 《国际贸易》2002,(12):18-21
2002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都出现程度不同地好转,尽管增长速度较年初预计的要慢,但没有出现新的衰退已是不幸之中的万幸.多数国家和地区内需增长乏力,投资回升有限,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是全球经济低速增长的主要原因.特别是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经济复苏低于预期.美国受股市重挫的影响,消费需求依然疲弱、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工商业投资放缓、制造业增长停滞;日本的出口虽有所增长,但企业设备投资低迷,私人消费萎缩,失业率上升;欧元区国内需求缺乏活力,投资尚未从上年的下降中恢复.  相似文献   

17.
《大经贸》2012,(1)
世界银行已经在其《2012年全球经济展望》中调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预测。巴西的GDP4年增长率在2011年第三季度出现r停滞,2012年预计将增长3.4%,北2010年的记录低了一半。由于印度在2011年下半年出现了急剧减速,因此南亚也将结束为期6年的高速增长(2010年增速达到了9.1%)。预计2012年,该地区增长率将继续下降,只有5.8%。  相似文献   

18.
王鹤 《中国物价》2007,(3):18-20
随着2005年下半年欧盟内部需求的复苏,欧洲经济2006年重新恢复到潜在增长率水平,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2.6%,欧盟25国将达到2.8%。主要推动力是内部需求的强劲增长、尤其是投资,以及持续的全球增长。不过受世界经济变化的影响,2007年经济增长率略降,欧元区和欧盟将分别为2.1%和2.4%。  相似文献   

19.
《粤港澳价格》2004,(6):19-21
IMF近期将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从4.1%调高至4.6%。其主要特点:一是总体经济复苏更为有力,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进入稳定增长:二是三大经济体中,美国在带动全球经济复苏中扮演重要角色,欧元区的经济复苏缓慢,日本经济复苏形势不断好转:三是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普遍高于世界其他区。  相似文献   

20.
机床工具行业2006年经济运行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 1.国际经济环境 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5年9月份的预测: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与2005年持平,都是4.3%,世界贸易量的增长速度将达到7.4%,高于2005年的7%。按世界银行发布的“2006年全球经济展望”预测,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有所放缓,各经济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有增有减。但总体来说,国际的宏观经济环境、东盟和中国自由贸易区以及中国与其他国家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会推动我国机床工具产品出口,也会加速各国向中国的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