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丽 《黑河学刊》2008,(3):48-49
《当代英雄》是莱蒙托夫全部创作的最高成就,是他毕生观察和思考与自己同时代人的不幸遭遇而写成的一部艺术总结,他的创作反映了30年代俄国先进人士的孤独、忧郁和叛逆精神。在他的创作中,痛苦的悲观绝望始终与烈火一般的叛逆激情融合在一起。而主人公毕巧林可以作为作者现实生活在艺术作品中的一个影射,正因如此,他的形象与性格一直备受文学评论家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张琦 《黑河学刊》2015,(2):20-21
《静静的顿河》是肖洛霍夫的著名的哥萨克悲剧史诗。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哥萨克族人悲剧故事为主线,将葛利高里这一典型人物创造出来。但是,作品中的哥萨克女性形象的塑造,也是肖洛霍夫小说创作的成功之处。以下,本文将对《静静的顿河》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希望能对这部小说有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各种性格悲剧都是在封建专制主义的重压下形成的,一个金字塔式的大家庭中演绎着截然不同的人生,透露出不同层面的悲剧。  相似文献   

4.
《悲惨世界》向我们真实地展示了一个阴惨惨的苦难世界,爱潘妮短暂的一生中,虽然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却也承受了太多可怕的苦难,使她从纯真的天使堕落成丑陋的怪物,一个完全被这个罪恶的社会毁掉的少女,令人痛心疾首。造成爱潘妮不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这逼人犯罪的社会,还有她恶毒卑劣的家庭教育,以及她自身的怯懦慵懒,不肯同这黑暗的世界作斗争以升华自己的灵魂。  相似文献   

5.
陈全 《魅力中国》2010,(23):303-303
余华在小说《兄弟》中,以超然的姿态,理智的态度,从现实到反讽,以黑色幽默透荒诞,通过平凡人的琐碎生活和悲剧的极端人生,把一个在时代胁迫下挣扎的悲悯人性主题表达的淋漓尽致,通过表面的诙谐甚至荒诞来反讽性的暗示道德的沦丧和人性的退化。兄弟是全篇的线索,也是人性努力挣扎、悲与情的残酷表现。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高中课本中代表汉乐府最高成就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伸卿妻作》),通过对刘兰芝、焦仲卿悲剧爱情的分析叙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在封建家长制度下,家长的绝对专制使得男女爱情,婚姻不得自主。男女青年陷入深重的痛苦,特别是女子受到最为惨重的迫害.从而表现刘兰芝的刚强不阿,理性抗争的形象。  相似文献   

7.
《榆树下的欲望》展现的是农庄主卡波特与儿子伊本以及卡波特的新婚妻子艾比之间,围绕着农庄的继承权所产生的种种不可调和的矛盾,而各种矛盾的根源正是在于主人公们内心之中如潮水般无法抑制的欲望。  相似文献   

8.
聂美琪 《魅力中国》2014,(21):96-96
《寒夜》叙述的是抗日战争背景下一个小知识分子家庭的悲剧故事,通过平凡的小人小事,通过小人物的受苦和悲剧,控诉那个如同寒夜般凛冽彻骨的旧社会,为在黑暗中挣扎的小人物喊出痛苦和悲愤的呼声。小说主要塑造了三个人物形象--汪文宣、汪母和曾树生,汪文宣是一个性格懦弱、喜自我安慰的知识青年;汪母则是个爱子心切、身心都依靠着儿子生存的封建家长;而曾树生就是一个有思想又大胆追求幸福的新时代女性。他们彼此紧密相连,互生矛盾,由此产生出夫妻关系、婆媳矛盾和母子情怀三个主要的矛盾冲突,这是促使家庭悲剧产生的内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为蓝本,试图全面深入地分析格林短篇小说反复出现的主题之一——童年,进而了解格林对人性的态度。他的短篇小说《破坏者》中特雷弗的悲剧弱点——暴力使之成为经典的亚里士多德式英雄的变体,而从天真到经验完成了灵魂净化之旅,从而揭示了格林对人性和生命的怀疑和悲观。  相似文献   

10.
付爱玲 《西部大开发》2011,(1):175-175,178
《孔雀东南飞》作为汉乐府的著名代表,男女主人公刘兰芝与焦仲卿作为东汉时期特定社会的人物代表,其悲剧性结局是封建社会广大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和由衷呼号,反映了在封建思想统治下普通百姓在夹缝中受挤压的精神空间。刘兰芝的聪慧、美丽、温情、善良、坚强与反抗展示了人性的美,烘托了诗歌主题.焦母和刘兄为自己的私欲与私利的驱遣,利用自己的优势社会地位.将兰芝、仲卿推向了深渊,而刘母的软弱善良则使诗歌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人情美.  相似文献   

11.
约翰.斯坦贝克笔下的《愤怒的葡萄》是20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该作品曾获普利策奖,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一部史诗,小说中几个典型人物形象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从他们身上反映出农民阶级对故土的依恋,对现存社会的日益不满和反抗精神,以及善良的人性。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不仅使主题更加深刻,而且使小说更加真实可信。  相似文献   

12.
以小说集《疯人》为代表的早期创作,是柔石文学创作的发轫。其中爱情主题的反复出现,典型而集中地体现了一个五四文学青年的彷徨与探索。孤寂和感伤的笔调,浓郁的悲剧色彩,既是对本真人性的反思,也是对反封建思潮的积极响应,体现了青年柔石不断砥砺、不断进步的时代精神和文学责任感、使命感。  相似文献   

13.
淑是《无名的裘德》中的女主人公,她与裘德的结合,向来是评论家们争论的热点。从维多利亚时代的背景出发,社会、宗教、家庭、作者观念四方面是淑婚姻悲剧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骆驼祥子的悲剧,是那个黑暗社会的悲剧的具体体现。祥子生活在城市中,但思维方式却与城市生活格格不入,遭遇了精神危机。祥子的悲剧是当时社会现实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要发现某件事情是否可能的界限,唯一的途径是跨越这个界限,从不可能跑到可能中去——亚瑟·查理斯·克拉克。印度电影《不可能的爱》是由裘格尔·汗斯拉吉导演的一部非常成功的作品。剧中男主人公个性鲜明,形象饱满,具有一定代表性。本文就是围绕影片故事情节发展,浅析男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使读者更全面、深刻地理解这部影片背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德伯家的苔丝》悲剧根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托马斯·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是个悲剧人物。悲剧的产生并不是孤立或偶然的,而是人同社会环境冲突的结果。苔丝的悲剧首先来自社会,也有她的个人因素,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法避免的。  相似文献   

17.
子君的悲剧命运是时代与人性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其悲剧更深刻的原因在于它把人的自身因素与时代的社会因素融为了一体。子君的命运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跳不出历史与人性的束缚,导致其悲剧命运的必然性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根深蒂固的历史传统文化观念及其规律性;二是男性的生物性及爱情的普遍规律;三是来自于女性自身的禁锢性。  相似文献   

18.
19.
张梦虹 《魅力中国》2014,(13):112-112
《雇佣人生》展示了一个男子从早上起床到上班的整个过程。无论从故事情节、美术色彩还是动作设计,都显得朴实无华,但是平淡的故事展开申.却有着令人震惊的寓意。尤其是故事的结尾,有无数人为之服务的主人公,其职业也不过是块门口的脚垫而已。这虽然略显残酷,却不能不说就是社会的大多数生活的本质,也透露出社会本质与人性的弱点。  相似文献   

20.
邱馨慧 《魅力中国》2014,(20):103-103
法国文坛巨匠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讲述了女主人公爱玛,为了追求虚幻浪漫的爱情生活,最后因债务镀身而自杀的故事。爱玛的一生经历了女儿、母亲、妻子与情妇这四个角色,最终成为了男权社会的牺牲品。本文试图从她各个阶段角色转换中,探究其悲剧命运的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