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日本出现了所谓“消费革命”,其核心是以电视机、洗衣机和电冰箱为代表的耐用消费品的大普及。这次消费革命是和“岩户景气”(指1959—1961年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编者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大规模技术革新成了消费革命产生的直接原因。今天,一场新的产业革命的浪潮正方兴未艾,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2.
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刚刚接近尾声,第四次科技革命又拉开序幕。日本在战后世界科技革命的舞台上扮演了成功的角色。对战后日本这两次科技革命作一些比较研究,与我国四化建设不无借鉴意义。一、两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四十年代末从美国开始的,以后逐渐扩大到西欧和日本。第四次科技革命是七十年代末在美日等发达国家兴起,预计到二十一世纪初将达到高潮。时代在飞跃发展,两次科技革命在日本当然会存在着不同的特点。首先,第三次科技革命在日本历史上是  相似文献   

3.
战后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取得了史无前例的高速增长,被称为世界经济发展史的“一大奇迹”,促成这一奇迹的原因很多,其中极其旺盛的企业设备投资被称为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火车头”,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研究设备投资对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影响,以求对我国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投资体制,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4.
战后,日本先后在经济恢复时期,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以及1985年“广场协议”后,出现过三次“外资企业高潮”。近年来,正当人们因平成不景气而对日本经济走向议论纷纭之际,外资企业却开始活跃起来,进行再投资和新进入日本的外资迅速增加,因此,日本外资企业经营者协会事务局长,“人与企业研究所”负责人岸永三称,“从半年前开始,已进入战后第四次外资登陆期”。这一动向值得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日本市场的分销体制十分复杂,既带有日本产业的特点,又与其历史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是这些特点妨碍了日本分销业或服务业向国际化转变。一、日本的两次“消费革命”与分销结构的变化日本经济从六十年代起进入高速增长时期。随着大规模生产体制的建立,第一次消费革命应运而生。六十年代初期是家用电器的时代,电视机。  相似文献   

6.
日本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路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战后日本经济景气循环的全景考察,发现中国经济现状和日本20世纪70年代具有很大的相似性。1970前后,日本进入大众消费的阶段,经济增长的所有要素贡献率都呈下降趋势,日本政府通过调整产业政策,促进制造业升级换代,实现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对比日本的发展历程,中国应加快政府职能转换和产业转型的步伐,扩大国内消费,避免经济的过度虚拟化。  相似文献   

7.
一、从“第一次消费革命”到“第三次消费革命”从五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中期,日本的个人消费行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变化,曾发生过三次重大变化。日本人称之为三次消费革命”。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末期,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就业扩大,国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个人消费水平也随之迅速提高。1955年,人均国民收入达到208.9美元(7.5万日元),人均消费支出为6.19万日元,占人均国民总支出的61.7%。1965年,人均国民收入为722.4美元(26万日元),消费支出为18.2万日元,占总支出的56.2%。1970年,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288美元(55.3万日元),消费支出达34.2万  相似文献   

8.
日本货币金融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战后至70年代初主要的货币政策是配合道奇的“超平衡预算”而采取的金融缓和政策。70年代至90年代初日本政府主要采用的是扩张性货币政策。长时期地维持较低的官定利率政策是日本产生“泡沫经济”的重要政策原因。进入90年代后,日本政府由于急于解决“泡沫经济”问题,又错误地使用了过猛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再加上对严重的“不良债权”问题解决不力,导致在经济增长方面出现“停滞”局面,在货币政策方面出现极端的“零利率政策”,日本政府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在经济衰退中同时面对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全面重建的“世纪难题”之中。  相似文献   

9.
美国是世界上高消费的国家,笔者拟对美国高消费政策产生的经济社会背景、高消费政策的基本内容、高消费政策对美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危害作些初步探讨。一、高消费政策产生的经济社会背景首先,战后美国推行高消费政策是以生产的较快增长为前提的。战后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首先在美国发生,大大促进了美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增长。同时,战后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激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曾先后发生过两次异常严重的通货膨胀,其来势很猛,并且都和生产停滞同时发生,形势都十分严峻.但是,这两次严重的通货膨胀都在短期内得到了有效控制,连年大幅度上涨的物价在二三年内即迅速回落并从此走向长期相对稳定,促进了此后日本经济的稳定与较快增长。日本的这一历史经验,对当前我国很有借鉴价值。一、两次通货膨胀面临的“两难”政策选择战后日本发生的两次严重通货膨胀,一次发生在40年代后半期,一次在70年代初。  相似文献   

11.
当前新技术革命犹如一股强烈的冲击波,猛烈地冲击着日本传统的产业结构,使产业结构日趋高级化。一、从高耗能走向低耗能战后日本能源消费增长很快,尤其是石油,从1955年到1978年,消费量增加27倍,在能源中的比重由20%上升到73%。而石油供应却几乎全部(约99.8%)依赖进口,七十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对日本  相似文献   

12.
步履维艰的日本产业结构调整于强战后以来,日本经济经历了长时期的令世人瞩目的高速增长。实现这一“日本奇迹”的一条重要成功经验在于适时的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日本利用有利的经济环境,推行吸收战略,在广泛引进欧美亢进技术的基础上迅...  相似文献   

13.
日本投资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中信实业银行大连开发区分行吕峰来投资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西方舆论界称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创造出三大奇迹,即高速增长、顺利渡过两次石油冲击、80年代中期以来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日本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其重要...  相似文献   

14.
二次战后,日本凭着国内外各种有利条件,通过改革和调整,促成了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直至高速增长,一跃成为令人注目的世界经济强国。从某种角度来看,战后日本是以“储蓄大国”转变成“经济大国”的,这一经验值得我们探索与借鉴。一、战后日本如何提高和维持高储蓄率日本经济界普遍认为,日本经济的“高增长率没有高的储蓄率是不可能维持的”。持续的高储蓄在相当大程度上支撑了战后日本的高投资和经济的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5.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得与失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日本经济在1955-1973年间的高速增长,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它一方面为日本确立“经济大国”地位奠定了基础,体现了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效与贡献,同时,这种高速经济增长也为日本社会经济带来了一系列的“副产品”,也让日本付出了重大的代价,体现为经济高速增长的弊端及损害。现实中,日本经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深陷低迷的泥潭不能自拔。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新对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进行回顾和总结确有一番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日本金融危机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创造了所谓东亚“经济奇迹”的日本戴上了经济发展“优等生”的桂冠不久,却从90年代初陷入了经济不景气之中,尤其是近两年,国民消费低迷,投资信心不足,金融机构破产,经济状况陷入了战后最严重的危机之中,被人喻为“正在往后拉的亚洲的火车头”。日本是如何从经济繁荣迈向“泡沫经济”进而陷入金融危机的?本文将着重分析日本当前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日本经济在战后高速增长期间,一度实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后,企业被迫实行“减量经营”。日本政府因势利导,成为“减量经营”的主导者,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日本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为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奠定了基础。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虽然明显加快,但所采取的仍然是以粗放型增长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带来的问题与日本当时的情况有许多相似之处。日本推行“减量经营”的成功经验对当前中国发展节能型、高附加值经济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使日本经…  相似文献   

18.
两次隐居泰山 上个世纪30年代,冯玉祥曾两次隐居泰山。第一次是1932年3月至同年10月,第二次是1933年8月至1935年10月。其后,冯玉祥又来泰安两次短暂停留。他两次隐居泰山,均有很深的政治背景。1930年,冯玉祥在中原大战后,一度隐居晋西汾阳峪道河。“九一八”事变后,为策动抗日,冯玉祥曾赴南京出席国民党的中央会议。1932年“淞沪事变”,  相似文献   

19.
肖武 《魅力中国》2010,(35):350-350
日本主办银行制度发展,成熟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对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逐步建立起了一个以银行为中心的巨大企业集团,如三菱集团,住友集团,芙蓉集团,三和集团和第一劝业银行集团。巨大企业集团的相继建立以及企业集团内部密切的银企之间的商务往来和合作关系大大增强了日本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银企之间的这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构成了战后独具日本特色的银企关系。  相似文献   

20.
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尤其是追求经济“赶超”国家所面临的一大难题。从世界范围来看,战后日本,西德由于成功地实现了低通货膨胀的高经济增长而备受广大经济后进国家的称道与瞩目。在此,我们重点选择日本作为研究对象,不仅因为它创造了“奇迹”,即1955~1973年间日本经济年均增长率达10%以上,而物价水平一直相对平稳,批发物价波动很小,消费物价水平一直相对平稳,批发物价波动很小,消费秩价年上涨率不过5%~6%,而且由于中日两国存有诸多方面的相近性,尤其当时日本与目前中国均经历了由统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以及均处于由不发达市场向发达市场经济过渡时期,故研究日本起飞时期稳定物价的经验和做法,对指导我国经济增长、抑制通货膨胀具有特别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