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企业集团:发展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日本企业集团的类型及其在经济中的作用对于“企业集团”的界定,日本经济界认为,企业集团是一种有着共同利益和特殊关系的企业群体,它是在成员企业自主经营和对等互惠的原则下结成的持久的经济联合和经营协作体制.经济界通常从形态上把日本企业集团分为以下两种类型:1、以旧财阀和银行为中心的企业集团即指三菱、三井、住友、第一劝银、芙蓉、三和六大集团,其中三菱、三井和住友集团是在旧财阀的基础上,于战后重新聚结和聚合形成的;第一劝银、芙蓉和三和集团是战后形成的新兴集团,它是银行与企业通过系列贷款而结合在一起,银行和成员企业互为大股东的企业集团.六大企业集团的主要特征.一是成员多、规模庞大.集团内集合了各个产业有代表性的巨型企业;二是成员企业间的关系是自主经营、平等交易,一部分成员企业相互持  相似文献   

2.
面临21世纪的挑战,我国政策进一步开放,企业集团也正在蓬勃发展。那么不久的将来,世界经济将会怎样,日本经济特别是日本的企业集团将会如何发展?本文拟探讨一下未来日本企业集团发展的条件和趋势,以求为我国企业集团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3.
李石 《南方经济》1991,(2):65-67
在讨论我国工农技贸企业联合体发展方向以及有关策略时,日本企业集团与综合商社的模式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一、日本企业集团与综合商社的模式1、企业集团战后日本企业集团是在高速经济成长期中,由许多形成了各自系列的大企业通过横向结合而组成的一种高层次企业联合体,三井集团,三菱集团,住友集团,芙蓉集团,第一劝银集团,三和集团等六大企业集团正是这种联合体。  相似文献   

4.
肖武 《魅力中国》2010,(35):350-350
日本主办银行制度发展,成熟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对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逐步建立起了一个以银行为中心的巨大企业集团,如三菱集团,住友集团,芙蓉集团,三和集团和第一劝业银行集团。巨大企业集团的相继建立以及企业集团内部密切的银企之间的商务往来和合作关系大大增强了日本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银企之间的这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构成了战后独具日本特色的银企关系。  相似文献   

5.
日本综合商社的组织结构又是怎样的呢,第一,综合商社是日本大企业集团的子公司:日本有六大垄断金融企业集团,即三菱、三井、住友、芙蓉、三和、第一劝银,日本九大综合商社中的八家分别附属在这六大企业集团之下。如三菱集团包括三菱商事,三井集团包括三井物产,住友集团包括住友商事,芙蓉集团包  相似文献   

6.
1997年5月29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以资本纽带,通过市场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竞争力较强的企业集团”,如何组建和管理企业集团,日本的经验值得借鉴。因为企业集团最早产生于日本,以后逐步遍及蝶界各国。目前,在经济发达国家,企业集团已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组织形  相似文献   

7.
美国、日本、韩国的企业集团发展形成一定的特色,大型企业集团对各自经济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集团发展过程中,三国用法律制度对其引导、规范与调控也构成鲜明特色。 美、日、韩三国对企业集团并没有专门的法律,因为集团从整体上不具备法律地位,但对集团中的公司的法律调整则分别体现在公司法、商法、民法、银行法、保险法和反垄断法中,这些法律集成  相似文献   

8.
现代日本企业集团是介于法人企业与市场之间具有多种经济功能的产业组织形式,是法人企业的联合体。它主要包含六大企业集团和独立系企业集团两大类。这些企业集团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内部凝聚方式即结构联结特征,为其功能的充分发挥奠定了组织基础。一、资本联结企业集团内诸成员企业结合的最基本方式是置于“资本逻辑’基础之上的。资本联结即股份参与,是企业集团保持强大凝聚力的关键手段,是集团赖以存在的最重要的基础。两大类企业集团都实行成员企业间股份参与制。但各有不同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发展大型企业集团是实现辽宁“三大战略”的突破口关于韩国发展经验的启示●许慧敏朱军当代亚洲,除日本之外,称得上拥有世界一流企业集团的国家恐非韩国莫属,韩国经济尤其是支柱产业的发展,主要是通过以大型企业集团为中心的产业组织形式来实现的,企业集团在推动韩国...  相似文献   

10.
6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进入繁荣高涨时期,企业界出现横向联合、分散经营,组成企业集团的趋势。到70年代,企业集团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成为多层次、相互交叉的经济联合体,同时有许多中小型企业纷纷加入大型企业组成的集团,出现“共存共荣”的局面。 TQC型式的新发展 60年代初,日本在推行统计质量管理(S Q C)的基础上,接受了美国菲根鲍姆提出的全面质量管理(T QC),根据国情,发展具有日本特色的全公司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企业集团的主要财务管理体制以集权型为主。企业集团在对财务管理体制进行选择时,一定要对集团的类型进行考虑;结合原则性和灵活性对集团整体策略进行规划。同时,企业还要考虑其具体的发展状况和经营环境,之后再调整其财物管理体制,在这个过程可以有机结合财务的分权和集权管理制度。加强建设财务管理信息,提升财务信息准确率,使企业集团可以不断地提升管理水平,控制财务风险的发生,使企业集团的经济价值可以实现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日本企业集团的承包制及其启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陆建新在关于战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研究中,日本的企业集团一直被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学者们普遍认为,富有日本特色的企业集团对日本经济奇迹的创造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较之欧美国家,日本企业集团的特色除了表现...  相似文献   

13.
战后,在日本经济飞跃发展的过程中,企业集团在日本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日本经济的主要动力。在此,本文拟侧重于日本企业集团的发展条件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各国间的经济竞争实际上是大企业、大集团之间的竞争。虽然目前我国的120家试点企业集团在全国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业中,资产、销售收入、实现利润超过半数。但世界500强企业中,日本有141家,韩国有12家,瑞士有16家而我国大陆尚没有一家工业企业集团入围。与国际上  相似文献   

15.
战后,日本垄断财团是在旧财阀解体的基础上,经过旧财阀企业的重新结合和兼并,恢复并发展起来的。目前,日本有三菱、三井、住友、芙蓉,第一劝业、三和等大型金融资本集团,它们掌握着日本的经济命脉,居于最高垄断统治地位。除上述六大财团外,日本还有以重、化学工业资本为中心的日立、松下、东芝、丰田,日产、新日铁等“独立系企业集团”。它们虽然一般都和六大财团交织在一起,甚至成为其中的核心企业,但却又自成一个企业集团体系,具有浓厚的独立色彩。在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独立系企业集团”,在今后日本经济中将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范围的产业重组正在加速,与此发生的连锁反应是,以六大企业集团为代表的战后日本大企业体制开始了重组进程,跨集团产业重组以及银行重组使企业集团内部形成的紧密型产业关联开始解体,以中心银行制度为核心的银行与企业关系正在重新编制中,以上述变化为基础,企业集团体制也开始了重组进程。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集团公司的经营业务呈现多元化、经营范围出现跨地区化的趋势,集团内成员企业也逐渐增加,企业集团的扩张一方面可以实现规模经济、产生经营和管理等协同效应,同时集团扩张带来的问题也给集团财务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在介绍当前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现状及其目标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集团应在落实全面预算管理、集中管理集团资金等多角度进行企业集团财务管理。  相似文献   

18.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乃至世界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市场的竞争已远远不单单是产品或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发展为企业之间组成的“联合舰队”即企业集团之间的竞争了。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多数企业家和各级领导的共识。为促进企业集团的组建和发展,本文从日本企业集团组建特点出发,对天津市企业集团尤其是特大型企业集团的组建和发展提出一些思考。日本企业集团的组建与构造日本因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在美国压力下进行了旧财阀解体,但由于抗美援朝战争,日美建立军事保障条约和“特需景气”之因,又开始了旧财阀着手重建自己企业集团的时…  相似文献   

19.
李伦 《中国经贸》2012,(8):201-201
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模式具有三种类型及其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探讨影响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模式的因素。针对我国企业集团的现状,提出了我国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目前宜采取相对集权的财务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20.
日本企业集团21世纪走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键 《现代日本经济》2001,116(2):34-38
日本企业集团的形成,并非仅是依靠本国的力量和资源,而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战后极有利的国际、国内环境和条件,90年代初,在泡沫经济危机冲击下,日本企业集团机制发生了变化,进入了一个转折期,今后,日本企业集团将随着全球化趋势,出现一系列新变化,但不会解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