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网络与传媒的相互渗透与融合,网络平台催生出的语词传媒语言形态也随之衍生壮大。2010年中文百科网站“互动百科”提出“词媒体”概念,作为一种新近产生的语词现象,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和热议。从传播符号学的角度考察“词媒体”,其传媒符号的功能属性是界定“词媒体”内涵与外延的基础,而其符号表意作用则对传递“草根”的社会政治、文化、舆论诉求具有深层的符号表征价值和媒介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2.
委婉语是一种用曲折委婉的方式表达说话者思想的特殊语言表达方式和语言符号,是人类语言中的一个语言现象,是人们社会交往中为谋求理想的交际效果而创造的一种特别的语言形式。本文力图从委婉语产生的机制和理论依据——模糊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委婉语在社交语用中的语用功能,即避讳功能、文雅功能、礼貌功能和自我保护功能,指出委婉语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是因为其模糊的语言特征和其强大的语用功能导致的。  相似文献   

3.
模糊语言是礼貌表达的一个重要策略。在交际中,人们为了遵循“礼貌原则”,可以合理地使用模糊语言来维护双方的面子,使交际有效地进行。从遵循礼貌原则的角度,通过对不同模糊词类的分析,具体说明了模糊语言在交际中的礼貌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4.
口译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听清楚原语表达思想内容的语言符号,通过分析和理解,搞清这些符号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即理解话语中的语言成分和暗喻内容;理清这些符号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后,立即忘记原语语言的结构,只记住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用译入语的语言符号造出新的句子,并且既要符合原语的全部内容,又要易于听懂。在口译教学内容方面,要强调时效性、真实性。同时要着手技能训练,并在教学方法上要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5.
在2004年全国大学日语四级考试翻译题中,对“无神经な者”一词中国学生有多达70多种译法。分析其产生原因,借此探讨关于模糊语言的概念、一定文化背景下的模糊语言、由此带来的翻译的可译性问题以及现阶段大学日语教学中存在不足与文化课程设置的必要性问题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模糊修辞及其语用功能小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糊语言广泛存在于人类语言交际中.模糊修辞是有效地运用语言的模糊性来提高表达效果的一种艺术.模糊修辞有多种构成手段,利用这些构成手段模糊修辞在言语交际中发挥多方面的、独特的语用功能,使人们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更为合适得体.  相似文献   

7.
英汉"喜悦"情感隐喻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在各种语言中均有所体现。“喜悦”情感这一抽象的概念常常是用隐喻来表达的。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表达“喜悦”情感的隐喻,这些“喜悦”情感隐喻存在着一定的共性,这源于人类相同的生理特征和情感体验,但是英汉语言中也存在互不对应的“喜悦”情感的概念隐喻,这是源于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8.
英语商标词的构成是有理据的,在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建立了可以论证的、有理有据的映照象似关系,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体验和认知方式。商标词象似性特征的研究有助于英语商标词设计者创作设计出音、形、义俱佳,易于接受的商标词。  相似文献   

9.
“前、后”是语言中最基本的两个方位词,既可以指涉空间,又可以指代时间,汉语中“前、后”两个字本身有多种空间和时间意义,而英语通过多个词汇来表达相对应的含义。“前、后”在英语和汉语中表达方式的异同,反映了中西方在时空思维上的深层差异。  相似文献   

10.
习语,即习惯用语,是在语言的形成和长期发展中约定俗成的。它是社会文化生活中具有特殊意义的语言实体。双关是利用同音同形异义词或同音异义词使其同时表达两种不同的意义的修辞手段。本文从语义双关和谐音双关两方面对英语习语中的修辞手段“双关”进行了探讨和研究。这对于正确理解“双关”在英语习语中的使用以及提高我们的英语习语鉴赏水平有着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从认知语用看模糊语言与模糊修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模糊语言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语言交际中的语言现象,模糊修辞是有效地运用语言的模糊性来提高表达效果的一种艺术。本文从认知语用角度对语言模糊和英语中的模糊修辞进行探讨。主要分析了模糊语言学的基本特征、产生原因、语用功能以及模糊修辞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2.
模糊语的存在是客观事物存在模糊现象和人们的语言交流表达需要的反映.它广泛用于文学创作和语言交流中.应用文体写作一贯要求语言准确、清楚、简练、平实和规范,与模糊语的运用似相矛盾.但模糊语却大量出现在各级各类文件当中.原因是模糊语在应用文体写作中有四大修辞作用周密严谨、留有余地、委婉含蓄和归纳概括.  相似文献   

13.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问题随着语言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对此问题的争议也颇大。文章从语言系统性的存在问题、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否存在、任意性能否改变词与物、语言和文字的关系问题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以体现语言系统内部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4.
“模糊语言”是一些含义极为宽泛的概念或精确性不够的语言,它主要是造成一种有目的的语境歧义,需要人多费琢磨,多加思量,方能深明其义。巧用“模糊语言”,可以显示交际语言的灵活性,应酬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模糊语言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在文学作品中使用模糊语言,其结果不是使表达的意思模糊,相反它能大大丰富其表现力.本文首先对模糊语言的先行研究和功能作一个简要的介绍,继而以散文、诗歌和小说的实例(主要是《红楼梦》这部作品中使用的模糊语言)分析阐述模糊语言的美学功能,目的在于提高人们对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敏感性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歧义是自然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和其它语言一样存在着歧义(ambiguity)的现象。DorisTmyers在Understanding Language一书中给歧义所下的定义是“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意义的语言单位。”Fromkin等在所著的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中也指出“如果一个词或一个句子可以从不止一种方式理解或翻译,那么这个词或句子便称作有歧义。”总而言之,歧义就是一种语言形式有两种或更多种解释。例如,mail这个词可以解释  相似文献   

17.
论模糊附加词的翻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模糊附加是语言特有的一种模糊现象,是人们用来实现交际意图的重要工具。本文以语用学有关理论为基础,分析模糊附加词的语义涵义,提出在翻译模糊附加词时应遵循语用对等和最佳关联原则,并可运用对应,添加,忽略和变动策略。  相似文献   

18.
邹燕  邹泉 《企业家天地》2009,(11):200-201
汉语和法语均属于世界上人类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作为两种文化差别很大的语言,它们不仅仅表现为符号不同,而且意义、语法、表达方式也有很大区别。本文拟从中法两国基本颜色词的内涵方面来分析两国颜色词的文化差别,以便更好地促进两民族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9.
语言的模糊性是人类语言本质属性之一。英语广告中的模糊性表现为语音模糊、词汇模糊、句子模糊,它们有助于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效果,使语言形象生动,帮助树立产品形象,吸引消费者,最大程度实现其说服力。但是,在使用模糊语言时要注意分寸,避免传递模糊性信息,误导消费者。  相似文献   

20.
模糊语言是指表达对象类属边界不清晰和性质状态不确定的语言,它是利用外延模糊的词语反映客观世界千变万化的各种客体的一种工具。语言是社会的产物,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现代思维方式促使人们使用的语言日趋丰富,模糊语言和精确语言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