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汤清  何月冰 《改革与战略》2011,27(5):25-27,49
文章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出发,得出我国GDP增加额主要流向企业和政府,居民的收入增长低于经济增长,造成我国投资过剩,内需不足;而不断扩大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降低了我国的消费率,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从对居民在城乡、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方面的收入分配差距分析,得出农村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女性的边际消费率较高,年龄介于35-44岁的居民具有高收入高学历的特征。文章认为,为拉动内需而转变发展方式应从增加居民的货币收入、抑制高房价、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女性就业率和加大社保与教育投入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居民生活质量的好坏,影响着一国消费需求的强弱,然而笔者通过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总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由1978年的45.2%下降到了2010年的41.8%;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由1978年的90.1%,下降到了2010年的63.7%,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则由1978年的35%,下降到了2010年的19.7%;1986~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累计增幅仅为人均国民收入累计增幅的73.9%,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累计增幅仅为人均国民收入累计增幅的42.6%;对照财政收入和营业盈余的增长,2000~2010年居民收入的累计增幅仅为财政收入累计增幅的54.2%,营业盈余累计增幅的53.1%。可以说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的日益下降已经成了制约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影响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期望有关部门在制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时,设法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让人民群众去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并为拉动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消化过剩的企业产能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居民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当前内需不足主要根源是居民收入偏低,分配制度不够合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这不仅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关系到如何体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笔者将从分析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现状及产生原因入手,试图寻找解决方案,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居民收入的不平等程度越来越严重,国家统计局发表的<中国统计年鉴>上的数字,1990年城镇最低收入户居民与最高收入户居民收入之比为1:3.27,到2001年扩大到1:5.39;1990年,农村高收入户的居民收入与低收入户居民收入之比为1:6.7,到2001年上升到1:9.3;若将城乡居民的收入加总,然后从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在总收入的比重方面来考察,可以发现过去十几年里,农村人口所占收入比重由1990年62.2%下降到2001年48.5%,而城市居民所占收入比重由37.8%上升到51.5%,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来看,还有不断增大的趋势.由此可以看出,高收入群体占有的收入份额迅速上升、低收入群体占有的收入份额在不断下降,城市人口占有的收入份额不断扩大、农民占有的收入份额不断缩小,我国的收入不平等状况日益严重.而随着我国居民不平等状况的加剧,目前在我国的居民中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三个收入群体,高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  相似文献   

5.
该文拟运用统计研究的方法,揭示出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变动的特征和原因。以1997、2008年为分界线,湖北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变动趋势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阶段、居民收入增长慢于经济增长阶段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显著提高阶段。通过从现有分配制度、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和内需结构四个角度以及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个方面的分析,认为湖北省居民收入增长慢于经济增长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所导致,既有国家层面的共性原因,又有省级层面的特殊原因。应从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优化需求结构、等方面入手,采取措施提高居民收入份额。  相似文献   

6.
加大国民收入分配的调整,提高绝大多数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增加居民消费的切入口。只有居民收入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合理了,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缩小了,内需才能真正得以扩大。  相似文献   

7.
张灿 《天津经济》1994,(3):10-12
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市和全国一样,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不断增加。1980年天津市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为491.76元,1991年为1698.67元,11年增加1207元。收入的增加使人们由原来单调的生活方式变为多样化,因而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为了搞活市场。  相似文献   

8.
我国经济在短期内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但通缩危险正在加大。这主要是由于居民消费相对疲软,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长相对缓慢。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多年持续下降,2004年已降到41.9%的历史最低水平。内需不足导致出口压力增大,贸易摩擦上升,生产能力过剩.外汇储备和国内储蓄增长过快.资金利用效率下降,威胁未来经济增长。需要考虑一系列改善内需措施,特别是防止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强化对中低收入居民的社会保障,改善小企业经营环境,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9.
一、居民收入约束。居民收入水平决定居民消费能力,即决定着居民的消费总量及消费结构。通常,居民的收入变动水平与经济增长的水平保持适当的比例,才能使生产与消费平衡衔接,不至出现或供大于求或消费过旺的极端现象。分析近年我国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1996~1997年增幅连续两年下降;1997、1998年我国农民人均实际收入增长也分别比上年下降4.4%和0.6%。同时,由于分配差距的拉大,低收入户增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的内需不足,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居民生存型消费需求已基本得到满足并正向享受、发展型消费需求升级过渡,但产业产品结构、消费政策、消费环境和消费观念等却滞后于消费结构升级变化的需求,致使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困难重重。在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普遍升级的同时,由于我国地域广阔,生产力层次明显,同时由于多种原因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日趋扩大,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地区、城乡之间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转换并不是在同一时点完成的。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优化面临着各种复杂问题。这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居民收入显著增长。但也应看到,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收入分配领域积累的矛盾日益尖锐和突出。文章通过我国居民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表现,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主要包括市场环境、农业结构调整、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我国偏远山区由于地理环境等各种原因.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贫困较为严重。本文通过对涞源县南马庄乡居民生活、教育、医疗、收入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找出了居民贫困的原因.并结合实地情况有针对性提出了改变南马庄乡贫困现状、增加居民收入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从2007年起至今年上半年,我国物价总水平呈现持续上升趋势,特别是粮食等农产品价格普遍上涨。而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中又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在物价高位徘徊困扰之下,居民实际收入增幅出现明显回落使居民收入问题再次引发社会关注。为减小通货膨胀对居民收入的负面影响,应在多方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的同时,还应加大财税杠杆对收入分配不合理结构的调节力度,从制度层面保证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利用空间面板模型研究我国省际居民收入差距及其影响因素的贡献性。根据2005-2012年的相关经济数据,分析31个省市自治区的居民人均收入的空间相关性,发现各地区居民收入有很强的空间依赖效应,高—高聚集地区和低—低聚集地区占比达到了80.6%。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发现经济增长水平、产业结构调整水平、城镇化水平和相邻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对我国省际居民收入差距有重要影响。其中经济增长水平差距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度最高,达到40.31%,城镇化水平和相邻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度也较高,分别达到11.56%和21.86%,而产业结构调整水平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度较低。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我国居民收入与金融资产结构,认为我国居民消费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储蓄率高以及财产性收入较低。实证结果发现:无论城镇还是农村家庭,非财产性收入均是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主要决定因素,财产性收入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原因是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较低。为提高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并扩大消费需求,认为要在增加居民财富积累的同时,让居民拥有多元化的投资与金融理财工具,优化风险性金融资产供给结构,规范金融市场发展,从而为居民持有的金融资产提供稳定收益率。  相似文献   

16.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前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日趋扩大。如果市场机制能正常发挥作用 ,只要决定收入分配的过程是公正的 ,由此而引起的分配结果无论如何都是公正的。但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 ,市场经济很不健全 ,居民收入分配的不公是导致差距扩大的真正原因。本文分析了造成我国居民收入分配过程中机会不均等的制度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居民的生活条件水平日益改善。但是.在居民收入水平不断上升的同时,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并引发了政治与社会层面的一些问题和矛盾。因此。尽快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以缩小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我们扩大内需的核心是扩大居民的消费。而居民的消费增长可以通过增加居民收入及减税的方式来进行。但在居民收入预期下降的情况下,简单的减税并不能放大内需,也不是扩大内需仅让居民增加几件衣服的购买。关键的是找到当前居民扩大内需的热点与重心,找到其切入点;同时也要找到中国内需扩大最有潜力的地方在哪里?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激发出来?  相似文献   

19.
毛雁冰  薛文骏 《改革》2012,(5):33-3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收入占比近年来出现下降的趋势。从产业结构变动,城乡结构变动以及出口结构变动等角度,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协整模型检验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动、出口依存度与居民收入占比之间存在的关系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应当以提高居民收入为目标,要充分发挥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优势促进就业,建立收入增长的有效机制并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从而实现扩大消费、增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表示,从今年起,江苏将实施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2010年,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293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9118元。也就是说,居民每年收入要增长10%左右,七年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45872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则为18236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