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证券公司处置金融不良资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业经营法律框架下,我国商业银行处置金融不良资产手段存在局限性,以综合类证券公司为主要力 量的我国投资银行介入金融不良资产处理就尤为必要。对我国证券公司介入金融不良资产处置业务,需要克服诸多 困难,同时需要政策和法律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处理银行不良资产已成为建立稳定经济金融体系的当务之急,我国通过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理不良资产,对化解银行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但部分银行出现了不良资产前剥后增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化解银行不良贷款的政策也应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3.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分析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几乎是贯穿于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所有方面,而银行更是金融的中枢神经系统。频频发生的金融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各国银行不良资产的累积,加剧了整个金融体系风险,动摇了国民和外国投资者对金融机构的信心,是引发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业的绝对主导地位决定了其比例过高的不良资产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金融风险,努力防范和化解银行不良资产,成为降低金融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我国银行业的大量不良资产已构成我国金融风险的潜在诱因,成为威胁国家金融安全的重大隐患,探索处置不良资产的有效方式意义重大,认真化解和处置这些不良资产是我国银行体系安全运行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债转股虽剥离了银行的不良资产 ,却加大了国家财政的负担和风险 ,而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则能降低融资成本 ,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应强化国家政策支持 ,以提高证券投资引力 ,进一步规范证券市场。  相似文献   

6.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制度创新,能够化解银行不良资产带来的金融危机,增加不良资产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拓宽银行化解不良资产的渠道等。资产证券化要发挥更大的作用,需要政府支持,加强金融监管。实现技术层面创新,加强“真实出售”的管理,实现风险隔离。  相似文献   

7.
把我国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资产的形成主要归咎于旧有计划经济体制是片面和不负责任的,从机制上分析,经济转轨时期的经济关系扭曲和金融矛盾是我国银行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要控制银行风险,不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必须解决银行的体制和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8.
商业银行采取何种组织模式管理不良资产是银行管理体制改革需要探索和讨论的新课题。银行管理实践中适用的有三种组织模式:好银行、坏银行模式,专门部门管理模式和混业管理模式。为了选择运用的组织模式,可以以边际成本为依据,从不良资产规模、管理责任边界界定难度和强度、银行的能力、外部的政策等环境约束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确定。  相似文献   

9.
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其主要任务是对接收的不良资产加以恰当的运作,然后,再一次转让出去实现资金回收的最大化。由此可见,能否建立起有效的退出机制是资产管理管公司能否完成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这一重任的关键所在。在世界范围内的银行不良资产重组过程中,多年的经验证明,法律支持、政策配套和制度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资源运行效率低的原因有产权制度不完善、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差、管理水平低、金融运行环境不良等方面。因此,提高商业银行金融资源运行效率要深化银行产权制度的改革、积极参加企业改革、严格实行成本管理、完善银行内部控制机制,同时要给予银行必要的政策法律支持。  相似文献   

11.
国外银行化解不良资产风险的经验与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美国、瑞典和波兰的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好银行/坏银行”等三种代表性模式,中国可借鉴的经验包括:主动行动、专业运作、利用政府资源和立法支持等;中国银行业处置不良资产可考虑采取的对策包括:标本兼治,“企业体制改革”和“银行体制改革”配套进行;与资本市场建设和法律系统建设相结合等。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内涵;对不良资产证券化中债转股的股权方案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发展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支持力度不足是目前制约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发挥金融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作用。应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本作在分析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障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当前,处于转轨时期的我国财政、银行和国有企业三之间彼此作用,对国民经济仍存在着不良影响。国家财政固各种原因很不规范并处于“相对贫困”状态,难以强有力地支持金融和企业的良性运行;银行仍吃国家的大锅饭,亏损面大且不良资产仍不断增加,面对市场化的进程其风险日益增强;国有企业总是低艘运行,对财政和银行利税回报率极低。这三个方面互相影响.对低水平的经济运行产生了不良的联动效应,并给我们以必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融资困难是目前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而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企业自身、银行、政府。应该采取有效的金融支持政策和企业融资政策,克服各种困难,更好地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资产证券化化解银行不良资产,可最大限度保全国有资产,是银行风险的减震器,时机也逐渐成熟,因此,资产证券化化解银行不良资产具有很大的可行性。但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障碍,如:资产证券化有特定的适用性,不良资产证券化缺乏大量、持续、稳定的长期资金供给,不良资产证券化具备的客观环境存在障碍等。  相似文献   

17.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是复杂多变的,本文从国家政策、法律、政府、企业、银行等多个角度,探讨了目前形势下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具体原因。  相似文献   

18.
国外的经验表明,不良资产处置越早越好,越快越好.资产证券化被认为是近30年来改变了世界许多国家的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也得到成功运用.能否运用、如何运用资产证券化手段来化解我国银行不良资产,成为当前我国学界和金融当局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也试图对此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要有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率较高,绝对额居世界之首;银行不良资产形成主要是由银行内部的败德行为和外部企业的恶意逃废债行为造成的。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是一个系统工程,受化背景、制度模式、市场化程度、法律体系、不良资产严重程度和可资利用资源大小等因素的影响,处置措施一般有销售、重组、证券化、债转股等。  相似文献   

20.
农村普惠金融在我国已经有近十年的历程,为破解“三农”问题做出了一定贡献。但总体来说,目前农村普惠金融既不“普”也不“惠”,农村金融依然是金融体系中的最薄弱的环节。其主要原因,一是银行的商业性或盈利性与普惠金融的普惠性之间存在矛盾,二是农村金融的高风险、高成本导致银行要么望而却步,要么提高金融产品价格。要破解农村普惠金融的“普惠难题”,政府应当在政策上引导、法律上规制、财政上支持,加强村镇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改善农村金融环境。要在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夯实农村普惠金融根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银行金融机构在农村普惠金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