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政治文化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和始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有效地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社会.  相似文献   

2.
毕文芝 《活力》2011,(3):186-186
和谐社会是指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思想政治工作为之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是指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思想政治工作为之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是一个秩序井然、氛围祥和的社会,是胡锦涛主席概括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与民主法治的关系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但法治社会并不等于和谐社会。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和重要前提,而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理念的最终目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只有大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才能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  相似文献   

5.
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来看,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目标。建设法冶政府则是建设民主法治社会的重要前提,更是进一步实现社会和谐的坚实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各级政府在这一系统工程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是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稳压器、助推器,必须按照民主法治这个总要求,实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抓好法治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6.
信息文摘     
胡锦涛论和谐社会的6条基本特征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讲话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  相似文献   

7.
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促进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构建的精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8.
<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9.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事关千家万户,事关各行各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我们知道,国家审计不仅是民主与法治的产物,而且也是推动民主与法治的工具。它是在法律框架下对政府及公营事业运转的成果和效益进行检查和评价的一项专业活动。  相似文献   

10.
李宝山 《活力》2010,(8):277-277,279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社会每个成员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遵循正确的原则。《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必须遵循六个重要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制;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六条原则”,既各自独立、不可或缺,又紧密联系、彼此贯通,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相似文献   

12.
陈鹏联 《价值工程》2010,29(25):38-3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发展,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之间一脉相承,相互影响。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面临众多障碍的现实背景下,实现科学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该彻底转变政府执政理念,通过公共财政体系的不断完善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阐述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内涵,寻找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主要对策,探索共同富裕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设计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样应该是具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6个要素的设计院。文章根据和谐社会的特征,结合某设计院实际,详细解读了和谐设计院的标准,并分析了在创建和谐设计院中工会的工作定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可能性和长期性问题。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关键阶段。这既是加快发展的黄金期,又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流,长期稳定增长的国内经济形势,科学合理的国内发展布局,民主法制的不断进步,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利因素。这些因素的不断发展并相互作用,为社会主义和谐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长期性构想,源于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解决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不协调需要很长的时间,实现社会和谐是一个分步骤持续推进的长期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6.
企业是社会的一个重要构成体,其发展是否健康、和谐,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谐企业的建设包含民主、公平、诚信、稳定等内涵,要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必须维护社会公平。社会公平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又是贯穿于和谐社会各个层面的核心价值理念。文章论述了只有社会公平理念得以实现和维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才能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社会建设任务。这是一个在冷静分析国内外形势基础上作出的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正确理解和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六个方面来阐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9.
李琳潇 《价值工程》2011,30(1):312-312
现阶段,在不断推进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完善中国特色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对构建一个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法制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有着重大指导意义的。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之选。  相似文献   

20.
樊瑞满  周甜甜 《价值工程》2013,32(5):163-165
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更是党和政府长期不懈努力的最终愿景。其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不断启迪构建和谐会计理论的理想。基于此,本文剖析了构建和谐会计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和谐社会理论的和谐会计理论,并分别就会计法治、会计竞争体系、会计职业组织、社会责任会计的问题进行论述和改造,最终实现和谐会计理论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