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福建鼓励台商投资新措施福建省工商局为鼓励台商到福建投资,进一步支持现有台资企业的发展,近期公布了鼓励台商投资的新措施:一、逐步扩大台资企业登记试点区域,在台资企业中实行直接登记制,简化登记手续,提高办事效率。二、简化台资企业变更事项认可批准程序。几台...  相似文献   

2.
台商投资区的现状及其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杨 《亚太经济》1998,(2):33-36
1989年国务院批准厦门海沧、杏林、福州马尾设立台商投资区,分别享有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相关政策;1992年,国务院又批准设立厦门集美台资投资区,并在厦门象屿和福州马尾分别设立保税区,由此营造出一种独有的复合政策优势,为吸引台资创造了有利条件。据不完全统计,截止1996年底,四个台商投资区共批准台资项目1300余项协议利用合资超过25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10多亿美元,约占全省吸引台资超过25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10亿美元,约占全省吸引台资的34%、45%和40%。经过近十年发展,台商投资区已成为福建吸引台资的最密集区域…  相似文献   

3.
数字     
<正>福建5年累计实际利用台资逾57亿美元福建省省长苏树林日前在福建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表示,过去5年,闽台交流合作更加密切,福建累计实际利用台资57.9亿美元,对台贸易额达482.2山东已实际使用台资突破200亿美元山东省台办主任张雪燕在日前举行的山东省台协会长暨台商恳谈会上介绍说,截至2012年底,山东已批准台资项目8386个,  相似文献   

4.
随着台湾产业大规模向祖大陆转移,放开台资金融机构的呼声日益高涨,目前巳有台湾的世华和彰化两家商业银行分别在祖国大陆的上海和昆山获准设立了代表处,并有其他六家台资银行提出设立代表处的申请。相信今后大陆将会有更多数量和更多类型的台资金融机构,如何做好对台资金金融机构的监管已经成为金融监管部门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刊中报     
《开放潮》1996,(6)
我省在吸引台资方面将贯彻“同等优先、适当放宽”的原则,适当放开台商在我省投资范围,允许有实力的台商在福州、厦门建立商业零售业;允许台资银行在我省试点;对涉及外汇综合平衡等大型项目,特别是台商大型跨国公司来我  相似文献   

6.
钟木达 《开放潮》2004,(10):17-18
改革开放后,中央把福建作为对台经济工作的重要基地,先后批准设立了厦门岛和杏林、海沧、集美、福州台商投资区,是全国唯一经国家批准设立台商投资区的省份。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台商投资区在做好对  相似文献   

7.
台湾彰化商业银行昆山代表处4月8日正式揭牌,这是首批获准在祖国大陆设立代表处的台资金融机构之一。彰化商业银行董事长张伯欣说,昆山台资企业云集,投资环境良好,昆山代表处将积极为台商提供服务,促进两岸经济、金融往来。据介绍,台湾彰化商业银行总资本额为20亿美元,总资产为330亿美元。在世界各地开设197家分支机构,昆山是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最密集地区之一。目前已累计批准台资企业1042家,投资总额60.95亿美元,占全国利用台资总量的1/10和江苏省的1/4。(张人华)台湾彰化商业银行昆山代表处正式揭…  相似文献   

8.
“第六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于2002年4月6日至8日在西安隆重举行。首次设立台湾同胞投资企业技术产品展馆,所展示的陕台合作成就及前景,成为此次“西洽会”的一个亮点。此次“西洽会”设立台资企业展馆是为了适应两岸加入WTO的形势,促进台商参与西部大开发,增进台商对祖国大陆特别是对陕西的了解,从而推动海峡两岸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和投资活动。台资企业展馆展出有高新技术、电子信息、家电、机械、房地产、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各种产品。参展的台商有72家有意在陕西投资,包括台湾投资公司、知名台商投资企…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在陕西的逐步实施,以及两岸先后加入WTO,陕西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正在成为台商参与西部大开发进行投资的首选地区之一。陕台经贸现状改革开放以来,陕台经贸合作伴随着国家经济的逐步繁荣而稳步发展。据统计,目前全省累计批准台商投资项目556个,实际利用台资5.42亿美元,台商在陕西的实际投资占我省吸收境外投资的第2位。其中,2001年全省新增台商投资项目34个,同比增长126.7%;协议投资总额3441.6万美元,同比增长0.66%;实际利用台资8…  相似文献   

10.
2007年是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一年来,台商对大陆投资或台资企业在大陆的经营活动,受大陆经济环境变化与一系列重大经贸政策出台影响出现重大变化与调整,台商在大陆发展进入新一波转型期。海峡两岸贸易持续快速增长,两岸贸易磨擦与经贸纠纷问题变得更为突出,两岸经贸格局正在出现新的变化。2008年,两岸经贸关系将继续呈现结构性调整与变化。  相似文献   

11.
几年来,祖国大陆利用台资增长很快,台商仅次于港商,排名第二.但是在农业投资中比重较小,分布极不均衡,其中福建台商农业投资10亿美元约占80%,海南2亿美元约占16%,而祖国大陆中、西部许多省份台商农业投资只是一个空白.所以,在两岸经贸中我们应重点引导农业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2.
闽海拾贝     
《开放潮》2001,(8)
福建省将构建对台经贸合作四大基地 福建省将根据省政府关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工作部署,努力构建对台经贸合作的四大基地。这四大基地是: 建立对台通商贸易基地。利用金门、马祖与福建省沿海地区直接往来的特有渠道,拓展对台通航新业务,争取创办闽台合资的外贸公司 ,努力把福建省建成海峡两岸的物流中心。 建设台资企业的运营基地.要主动出击,有针对性地做台商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的工作,实行“以项目带政策,一项一策,个案协调”的办法。争取每年引进几个有影响的大项目,并配套形成产业链、同时积故引进台湾的银行、中介机构…  相似文献   

13.
新年伊始 ,广东省有关部门定出粤台经贸交流、合作的新构想———把大量引进台资作为广东21世纪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在制定粤台经贸合作的长远发展战略与策略上 ,粤省正考虑宏观上的地区布局 ,哪些地区应着重引进高科技和高增值项目 ,哪些地区应引进一般性项目 ,设立何种专门的工业和科技园区 ,并确定重点优先引进的产业。对于重点优先引进的产业 ,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 ,对有发展前途、能带动高科技发展产业 ,可以给予优惠贷款和一定的销售市场等 ;鼓励台商建设台商投资工业园区 ,充分发挥台商投资企业的群体优势、产业配套…  相似文献   

14.
台商投资大陆的第四波及福建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其屏 《开放潮》2001,(12):43-44
台湾经济结构调整以及经济不景气、投资环境恶化,促使台湾企业不断外移祖国大陆,寻找新的出路。随着八十年代中后期两岸经贸互动出现了台商在大陆投资建立小企业的第一波后,九十年代初又出现了以传统产业“西移”为主要内容的台商投资大陆的第二波。从1998年起到现在以高科技产业的“西移”为主要内容的第三波正方兴未艾。加入WTO后台商投资大陆将出现以服务贸易为主要内容的热潮——第四波。对此,福建省应加紧服务贸易开放的准备,不断提高吸收台资发展服务业的水平。第一,加入WTO后台商投资大陆将出现以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  相似文献   

15.
吴德进 《亚太经济》2008,(6):97-100
根据1989-2007年福建省统计数据,运用协整检验、Breusch-Godfrey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台商直接投资(TDI)与福建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就扩大利用台资,提高利用质量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1988年,第一家台资企业落户济南,掀开了台商在济南投资创业的新篇章。1979年以后,中国大陆采取一系列推动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措施,台湾当局也逐步放宽了一些对两岸经贸往来的限制,两岸经贸交流日益增多。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台  相似文献   

17.
产业     
<正>浙台经贸合作平台发展规划首次发布浙江省日前发布浙台经贸合作平台发展规划。旨在通过规划引导、资源整合,推动对台经贸合作平台建设,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台经贸合作格局。根据规划,到2015年该省合同利用台资将达到400亿美元左右。作为大陆与台湾交流合作最为密切的省份之一,截至2012年底,浙江省已设立台商投资区7个、国家级和省级台湾农民创业园7个、浙台经贸合作区4个;累计引进台资项目7400多个,总投资约475亿美元,合同利用台资近300亿美元。2012年,浙江省台资企业完成工业产值超过600亿元,累计合同利用台资占利用外资的比重超过10%。随着两岸经贸合作逐步深化、浙江省产业转型  相似文献   

18.
台商在马来西亚投资概述钟锦富台资在马来西亚登陆始于60年代,马国的第一家台资工厂是台商洪荣民1966年在吉隆坡市郊工业区设立的大荣制钢(马)有限公司。台商在马来西亚的投资自1986年开始增长,当年获批准的台商投资计划有37件,总投资额为8740万马元...  相似文献   

19.
王平 《开放潮》2002,(10):8-11
入世后两岸经贸形势出现了重大变化。由于大陆与台湾经济政策的调整及市场的开放,两岸贸易在入世后迅速扩张。特别是今年以来,台商对大陆投资继续保持较高增长,形成了新一波台商投资热。台商投资区域布局重心发生变化,热点区域不断扩大;投资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层次在不断提高;台商投资大陆的投资领域和台资企业经营模式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台商新一波大陆投资热除了带给海峡两岸人们以关注和欣喜外,还将引起人们诸多思索:为更好地引进台资,在目前台商投资的“量”已有较大增长的基础上,今后我们吸引台资的政策还需作哪些战略性的调整,以进一步提高利用台资“质”的水平?能否将引进台资与大陆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以促进大陆弱势产业的发展? 本期编发特别关注的几篇文章——“台商新-波大陆投资热”,“台资企业:在‘聚变’中‘升腾’”,“吸引台资应作战略性转变”,“台商西进两岸双赢”,目的在于对以上问题的探讨起抛砖引玉作用。  相似文献   

20.
广东台资企业向高层次发展本刊讯引进台资居全国第一的广车,台资企业正在向高层次发)以近几年来,台湾的大企业纷纷派人来广东考察访问,洽谈投资。在广东的粤台合资、合作和台商独资企业目前已近4000家,协议合资投资额56亿多美元,另有台商“三来一补”企业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