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秦阳 《生产力研究》2006,(6):167-168,198
通过对德国制造业的辉煌成就及发展战略的总结分析,为我国制造业实施的长远发展目标——打造“世界制造业中心”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2.
位居衣食住行首位的服装制造业,既是传统产业,更是与时俱进、与世共存的永久产业。本文以翔实的数据揭示了服装业在县级市江苏金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首要地位,提出了打造“金坛服装”区域品牌、创建服装名城等发展战略,企望为服装业发展争得一个更为有利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标志。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总体发展水平还具有较大 的差距,积极稳妥的推进城市化建设将对于扩大内需,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战略与模式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工业化发展模式转变的目标模式1 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缺陷自2 0世纪5 0年代起我国就几乎是在一片废墟上开始踏上了漫长的工业化发展历程。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化模式主要承袭的是发源于西方工业革命的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其显著特点是生产体系前端的高投入、高消耗,在该生产体系中实行社会化的大规模生产,并伴随着高污染。透视我国近半个世纪来的工业化进程,可以看出其存在着下面一些严重的缺陷:1 )过分依赖于自然资源禀赋;2 )缺乏或很少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3)重复建设、过度竞争使得效益普…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表明,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基础。在过去的20世纪中,是制造业给美国、日本和欧洲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发展和市场繁荣。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制造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支柱。无论从制造业占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比重来讲,还是从扩大就业、保持社会稳定来讲,我们都可以肯  相似文献   

7.
中国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涛  王勇 《经济研究导刊》2009,(34):182-183
基于国际、国内背景的综合分析,对未来中国产业发展的战略原则、战略基础、战略重点、战略方向等进行了力所能及的分析和探讨,并指出务实推选科教兴国,构筑智力支撑体系、稳步扩大内需,提供持续需求支撑、实施可持续发展,强化资源环境支撑、制定完善政策体系,提供制度支撑和强化立法与执法,加强法律保障等未来中国产业发展的关键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8.
左世全 《经济》2012,(6):142-143
2012年2月,美国总统执行办公室国家科技委员会发布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的研究报告。该报告从投资、劳动力和创新等方面提出了促进美国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五大目标及相应的对策措施。这是美国政府在先后发布《重振美国制造业政策框架》、《先进制造伙伴(AMP)计划》后,从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及其战略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乔真 《经济前沿》2005,(7):17-21
当前,中国正处于向城市社会快速转变的过程之中,本世纪前50年,将是中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阶段,由于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成长时期,因此在城市化过程中将遇到许多复杂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城市人口增长过快,城市基础设施不足,城市如何吸纳农村移民等问题都亟待解决。本文在分析中国快速城市化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这一过程中已经和将会遇到的若干问题,并对当前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的取向问题提出了笔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怀化城市化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中国制造业发展模式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中国制造业的迅猛发展的事实入手。分析了在一些行业中。中国制造业已经拥有了与世界同行竞争的实力。但是中国制造业薄弱的技术创新能力。已构成对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严重制约。  相似文献   

12.
刘晶 《经济研究导刊》2007,11(2):190-19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制度改革的深入进行与迅速发展,中国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已接近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水平.同时,国际上新一轮的国际制造业产业转移方兴未艾.如何抓住这次机遇建立起强大的制造业体系,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我国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融入产业分工的步伐,加大培育产业创新的力度;将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战略结合起来,整体上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经验及对辽宁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怀涛 《当代经济》2009,(23):96-101
后工业化时代,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凸现.本文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角度,对国际、国内相关地区从现状趋势、分化过程、区位模式、发展环境等方面进行比较,提出在辽宁新型工业化道路上,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互动融合是必然选择,而突破二者之间在市场需求方面的低效平衡是实现互动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美国再工业化战略以数字制造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高新技术为依托,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并不是传统工业的简单复苏和回归,实质是一场产业革命。再工业化战略效果已经初步显现,在影响中国正常贸易的同时,进一步拉大中美技术差距,倒逼中国经济转型。为此,中国需要加大对内、对外开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科技人才培养,走科技创新、模式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的出口导向型外贸发展战略亟需调整,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其局限性,不完全符合我国现有国情。新-新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的学术前沿,它从微观企业角度分析贸易和投资选择,能够很好解释目前国际贸易微观化的现状。综合我国外贸发展状况和最新贸易理论,"市场主导的非对称出口促进战略"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6.
对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峥 《发展研究》2011,(6):35-38
平潭综合实验区是海峡经济区发展的核心区域,对深化海峡两岸交流合作、扩大国家对外开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在归纳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区域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平潭综合实验区发展的战略思路,分析了外向型制造业、国际物流、跨区旅游等区域产业发展的重点,并从财税、金融、开放政策、要素条件、治理模式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平潭综合实验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世界高技术产业发展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新的决定性因素,如何选择适当的模式发展高技术产业也成为各国政府、学术界和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文章拟从剖析世界各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模式及特征中,得出对我国进一步发展高技术产业的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18.
服务业发展的驱动力决定服务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本文基于产业关联视角实证检验了中国服务业发展的驱动力,结果发现中国服务业同农业和制造业的外部产业关联良性交互关系还没有很好的形成,这主要表现在中国制造业和农业发展对服务业发展的引致效果较微弱,而且制造业产出对服务业产出的引致呈现出均质性特征,特别是没有形成对生产性服务的大量引致性需求。因此,转变服务业的发展方式,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同本土制造业和农业的产业关联程度,促进制造业和农业的产业升级,是“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日本在能源领域的重要战略举措——氢能发展战略。通过对日本氢能发展战略的深入分析,探讨了其实施背景、战略目标、政策举措以及对未来进行展望。同时,还考察了氢能发展战略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因此,可以更好地理解日本氢能发展战略及其对中国氢能政策制定和产业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姜冀恺 《当代经济》2006,(18):43-44
2004年12月8日,一个历史的时刻,联想正式并购IBM的PC业务,从而走上了国际化的发展道路.本文通过对并购后联想公司发展战略的分析,得出对入世后中国企业发展战略的几点启示,从而达到加强国内企业的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