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利香  李鑫  沈玲 《经济师》2012,7(2):231+248
文章首先通过对国际产品内分工理论的分析,探讨了国际产品内分工和加工贸易两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加工贸易是实现国际产品内分工的一种主要形式。然后,分析山西加工贸易在国际产品内分工条件下的发展现状,针对在国际产品内分工体系下山西加工贸易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国际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山西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应对策略,从而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2.
赵天宇 《经济师》2014,(12):85-86
山西是典型的资源型地区,煤炭产业是这些地区的主导产业。但是,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这些地区的发展前景受到了很大威胁,因此产业转型具有客观必然性。目前,在转型中的资源型地区遇到了许多困难,如地区发展陷入困境,产业转型的生态环境压力突出等。文章以山西省为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综合东方管理学派、中国产业经济学及西方产业经济学的相关观点,对山西省这一资源型地区的产业转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陕北地区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但主要依赖于资源型经济的发展。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本文着力于研究陕北地区资源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该地区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等未来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因区域产品内分工变化而引发的产业转移是本轮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模式,也是全球价值链空间再配置的体现。基于产品内分工的产业转移表现出新的特征和特殊条件,使得当前国际产业转移对全球产业链格局形成新的影响。中国国内的区际产业转移是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延伸,因处于大国综合特征的环境下而表现出多梯度空间纵深、大市场规模优势、完善产业配套和区域政策干预的特征。结合中西部要素结构的动态变化,利用好国际区际产业转移,是中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5.
基于产品内分工发展,分析产业体系演变的内在规律,揭示不同分工形式下产业体系的特征及构成,并针对我国不同地区产业分工演进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产业体系发展程度差异较大的现状,提出我国基于产品内分工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6.
李伟  张克军 《生产力研究》2006,(8):173-176,181
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过程中,对政府产业政策的强调和对市场机制作用的忽视,导致在一些市场化程度低的资源型地区,市场化改革进程被产业转型目标所制约和延缓。文章在演化经济学产业动态演化理论的框架下分析了产业转型过程中市场机制的作用,指出基于企业间多样性的市场选择机制是产业转型的有效实施途径,也是政府产业政策发挥作用的必要基础。然后从市场选择的效率特征、企业间多样性以及由此导致的演进过程的非建构性的角度,分析了产业转型过程中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的相互关系,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以市场化改革推动产业转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产品内分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代经济全球化在国际分工层面展现出一个引人瞩目的特征,就是很多产品生产过程所包含的不同工序和区段,被拆散分布到不同国家进行,形成以工序、区段、环节为对象的分工体系。本文提出产品内分工概念,刻画和分析当代国际分工基本层面从产品深入到工序的特点。为此,本文考察有关这类分工现象的现有研究成果及其局限性,比较产品内分工与其他常用分工概念的联系和区别,分析产品内分工的发生基础和决定因素,讨论产品内分工概念分析框架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8.
产品内分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代经济全球化在国际分工层面展现出一个引人瞩目的特征,就是很多产品生产过程所包含的不同工序和区段,被拆散分布到不同国家进行,形成以工序、区段、环节为对象的分工体系.该文提出产品内分工概念,刻画和分析当代国际分工基本层面从产品深入到工序的特点.为此,该文考察有关这类分工现象的现有研究成果及其局限性,比较产品内分工与其他常用分工概念的联系和区别,分析产品内分工的发生基础和决定因素,讨论产品内分工概念分析框架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9.
国际产业转移与国际分工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国际产业转移发生深刻变化,产业转移逐步深入至生产工序层面,从而演化成为一种国际产业转移新模式,即"产业片段"转移模式。该文重点剖析了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以及产业片段化转移对相关国家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而提出产品内分工条件下的中国产业升级策略。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产品内分工的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研究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与以往基于产业间分工和产业内分工的国际产业转移不同,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以产品内分工为基础。在此背景下,产业转移的特征、动因出现了新的变化,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对此进行了归纳,并揭示了其进一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产品内分工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卢锋 《经济学》2004,4(1):55-82
当代经济全球化在国际分工层面展现出一个引人瞩目的特征。就是很多产品生产过程所包含的不同工序和区段,被拆散分布到不同国家进行,形成以工序、区段、环节为对象的分工体系。本提出产品内分工概念,刻画和分析当代国际分工基本层面从产品深入到工序的特点。为此。本考察有关这类分工现象的现有研究成果及其局限性,比较产品内分工与其他常用分工概念的联系和区别,分析产品内分工的发生基础和决定因素,讨论产品内分工概念分析框架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2.
郭志芳 《当代经济》2016,(8):126-128
本文从产品内国际分工与产业升级的方向、产品内国际分工对产业升级的影响、作用渠道以及产业升级度量等方面对产品内国际分工背景下的产业升级问题进行阐述,并利用2002-2012年中国出口数据对我国15个行业出口复杂度进行了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制造业整体出口复杂度稳中有升,增长平稳.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资源型地区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但是由于一些资源型地区过分依赖自然资源,其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实现资源型地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转型,提高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其经济的跨越式和地区的再生崛起,使资源型地区逐步走出困境、重新塑造与开拓地区经济新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资源型地区为国家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随着我国经济迈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资源型地区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凸显。在资源型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有企业转型升级事关发展稳定大局,事关人民的福祉。文章选择全国首个在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进行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山西省国有企业进行研究,通过对山西省国有企业发展现状,及转型升级存在的障碍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提出了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建议,对全国资源型地区国有企业转型升级路径有一定的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17.
陈健  邵军 《经济前沿》2010,(6):119-128
本文通过基于我国各省份同典型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引力模型,从不同角度讨论了影响我国各地区产品内国际分工水平的相关因素,发现市场规模大小、要素禀赋差异和地理因素均对产品内国际分工发展水平有显著影响,且这种影响因双边贸易规模差异、我国各省份发展差异以及关国家(地区)发展差异而有所不同。综合来看,重视影响因素的差异对促进我国各地区的产品内国际分工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翟鹏 《经济师》2023,(8):125-126
在现代社会稳定发展背景下,我国国民经济逐渐进入到了高质量、高水平发展阶段,这也意味着中国社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在当前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中,群众生活从奔小康逐渐进入到了对美好生活期盼的全新阶段。所以在全新的历史时期下,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予以解决,也给我国相关工作的开展提出了严格要求。在此期间,不仅要对资源型地区进行工作内容进行平衡性调节,还要充分进行经济发展问题与生态建设问题的调节,从而在提出全新工作要求的同时,迎接更严峻的挑战。对此,文章进一步论述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产品内分工理论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产品内分工的两种类型.回顾了加工贸易的发展沿革,在产品内分工理论框架下对加工贸易进行了分析,并得出:加工贸易是一国参与产品内分工的重要途径、一国可以通过加工贸易提高本国的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不少大城市近郊区都依靠外资发展起高科技产业,这一现象只是产品内分工条件下高科技产业生产制造环节向中国转移的结果,它体现了跨国公司对利润目标的追求,也符合大城市近郊在生产要素禀赋和交易成本节约方面的独特优势,并为其优化产业发展基础创造了条件;但跨国公司与东道地区政府毕竟存在利益博弈,如果不加引导,很容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阱.通过对上海闵行区笔记本电脑产业的实例分析.进一步探索了其优化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